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東南網10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10日,省政府新聞辦在福州召開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本場發布會聚焦屏南縣,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群眾,通過現場推介、連線直播等方式,生動講述擺脫貧困的屏南故事。

      作為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屏南在脫貧攻堅實踐中,創新金融扶貧、產業扶貧、公益文創扶貧機制,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金融活水,為貧困戶“止渴”

      發布會現場,省農業農村廳派駐屏南縣甘棠鄉新田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董建武,講述了一段金融扶貧故事。

      黎益彭是村里1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最困難的一戶,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董建武對接來了福州佳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鼓勵他養殖定制化、可視化的“腳環雞”。

      面對好項目,黎益彭卻猶豫不決:“1000只雞需投資5萬到6萬元,錢從哪里來?”

      在扶貧干部幫助下,黎益彭成功向縣農村信用社申請了5萬元貸款。啟動資金有了,技術和市場也由企業解決,“腳環雞”養得風生水起,半年便收回成本并凈賺2萬多元。養雞的同時,黎益彭還利用剩余時間打零工,大女兒也已畢業就業,一家人住上了138平方米的造福工程新套房,日子越過越紅火。

      “扶貧開發,產業先行。產業之花,則需要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屏南縣委書記黨帥說,針對貧困戶貸款擔保難、貸款辦理不便捷、銀行服務成本高等問題,屏南持續創新金融扶貧機制。

      錢要放得出去。屏南縣財政出資1600萬元,與農信社、農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等4家金融機構建立貸款推介擔保合作機制,實現貧困戶小額貸款免抵押、免擔保。

      錢要放得準。屏南探索構建農村信用評級機制,以“村提供、鄉把關、縣核實”模式,重點篩選有勞動能力、致富愿望、貸款意向、良好信用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貸款對象。

      錢要用得好。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扶貧干部全程幫扶,屏南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技術指導、專業培訓、營銷支持等全鏈條服務。

      錢要收得回。當地通過構建信用村、信用戶增強農村的信用體系建設,加大信息研判,幫助貧困戶判斷市場供需情況,盡可能規避市場風險。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屏南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8億元,覆蓋60%以上的貧困戶,貸款貧困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截至目前沒有出現一筆壞賬。

      產業興旺,聯農帶農助增收

      發布會上,棠口鎮黨委書記王生智展示了“一朵花”的扶貧力量。

      “我們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著力打造多肉植物、蘭花、菊花等眾多高山花卉品牌建設。”王生智說,近年來,棠口鎮先后建成文心蘭貴溪基地、龍漈花卉休閑產業園、閩卉多肉植物研發種植基地、大馬仕革玫瑰種植加工基地等多個規?;N植基地,引進多家花卉龍頭企業。

      產業有了,龍頭來了,如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福建龍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菊花種植基地,企業流轉400畝土地供周邊貧困戶、農戶種植菊花,由公司統一提供種苗、農資,菊花長成后再統一回收。種植戶扣除成本后,每畝可獲利6000多元。

      閩卉(福建)園藝有限公司同樣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模式,為貧困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種植戶每年可增加5萬至6萬元的純收入。

      目前,棠口鎮花卉產業種植面積870畝,輻射帶動貧困戶及當地農戶650多人。黨帥說,當地通過建立產業基地、經濟實體、貧困群眾“三位一體”產業扶貧機制,為貧困戶提供自主經營、訂單幫扶、安排就業、投資分紅等多元增收渠道。

      當前,屏南縣立足本土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高山蔬菜、花卉、林竹、食用菌等10個優勢產業,推動建立26個扶貧園區,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了廣闊平臺。扶貧園區還鼓勵貧困戶投資入股,進一步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縣投資入股管理的資金達到了1億元,每年穩定收益約800萬元。

      人才新政,喚醒沉睡鄉村

      發布會通過遠程連線,將鏡頭轉向了風光旖旎的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

      這是一個文藝氣息濃厚的“網紅村”:古色古香的閩東古厝,變身各具特色的工作室、美術館、咖啡屋、酒吧,現代文化與傳統民居和諧與共。

      三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便,生產落后,信息閉塞,大量勞動力外流,原本1400多人口的村莊僅余180多人留守。”屏南縣縣長柳岳說,那時的龍潭村是省級貧困村,“人去房空,古厝年久失修,青山綠水間難掩破敗蕭條”。

      人,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屏南縣提出了文創扶貧的構想:引進高人、引回親人、引來新人,深挖生態優勢和文化底蘊,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把凋敝的鄉村建設成為有情懷、有活力的美好家園。

      一個式微的村莊,如何喚來人才?縣里每年拿出1000萬元文創專項資金,出臺人才引進政策與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創新完善古厝流轉機制,建立村級中介平臺,避免了哄抬房租等無序現象;創新老屋修繕機制,建立“租賃人出資,助創專家設計,村委會代為建設”的運作模式;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引入第三方企業,實現鄉村環境衛生、道路維護、森林防火、物業等統一管理……

      幾年來,300多人回歸龍潭,100多人慕名而來成為“新村民”。他們改造古民居,發展文創產業,讓破木屋變成“黃金屋”,讓古村重現生機。

      像龍潭這樣的“網紅村”,屏南還有十幾個。“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東北、東南、西南三條文創帶,文創與鄉村旅游、特色農產品產銷實現深度結合。”柳岳說,去年,屏南全縣接待游客600多萬人次,其中鄉村旅游人數占據了60%以上。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