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寧德全面打響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探索出綠色發展新經驗
碧海漾開筑夢蔚藍
東南網12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范陳春 單志強)國慶節前夕,霞浦縣鹽田鄉下青山大橋附近海域,兩只中華白海豚時而躍出海面,時而鉆入水中,歡快暢游……
經過兩年來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閩東近海海域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銷聲匿跡20多年的中華白海豚頻繁重返這片蔚藍海域。
2018年7月以來,寧德市鐵腕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累計投入資金45.48億元,綜合整治各類漁排141.73萬口、貝藻類54.15萬畝,清理廢舊漁排25.9萬口、海漂垃圾10萬噸、泡沫浮球531萬個,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和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的“寧德探索”,已成為全國水產養殖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典型。
綜合整治迫在眉睫
寧德擁有海岸線1046公里、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里。開發三都澳,承載著幾代閩東人開發海洋、經略海洋、保護海洋的夢想。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大黃魚育苗和養殖等技術逐步成熟,寧德海洋漁業迅猛發展。”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梁敏生說,然而,由于海上養殖業盲目擴張,養殖戶養殖方式粗放、設施落后、投入不足,導致每年約有100萬個易破碎、難分解的泡沫浮球成為海上垃圾。
海上養殖綜合整治迫在眉睫。但考慮到閩東沿海有60多萬人從事與海洋養殖相關的行業,必須在確保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保證海上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此,寧德專門成立由黨政主官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指揮部,依法、科學、強力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
“市委、市政府以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在‘千人行動’率先突破藻類養殖清退和航道清理的同時,‘百日攻堅’強力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寧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王世雄說。
放眼長遠,方能行遠。寧德市委制定頒布海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科學劃分海上禁養區、養殖區和限養區等功能區。同時,聚焦養殖戶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出臺海上養殖升級改造實施方案、升級改造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升級改造產品市場競爭行為規范等文件70多份,為養殖戶解了后顧之憂。
為讓養殖戶了解海水養殖合理布局、升級改造的好處,寧德一線干部上島下村、入戶進排,不厭其煩地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科學養殖知識。最終,贏得養殖戶的認可和支持。
有效舉措強力破題
在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海域,一大片整齊劃一的新型海上漁排格外顯眼。七星村村民阮元廣的新型漁排就在其中。
“原先的泡沫浮球一兩年就要換一次,現在的環保抗風浪塑膠網箱可以用十幾年,政府還補貼費用,對提升海洋環境也有很大好處。”阮元廣說。
新型環保材料污染少,然而,大規模的塑膠養殖設施生產、檢測、布局、錨固與質量維護、政策保障并無可學習借鑒的經驗。寧德邊整治,邊開始了要素保障體系的探索。
從沒有規范的塑膠設施生產企業,到引進60家新型塑膠設施生產和銷售企業入駐寧德;從沒有足夠資金保障,到著力爭取18.1億元的環保專項PSL貸款和30億元的銀行授信;從沒有塑膠設施技術規范(標準),到制定《港灣塑膠養殖設施建設工程技術規范》,填補國內空白;從沒有塑膠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到組建全省唯一的塑膠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從沒有塑膠設施抗海流抗臺風防御系統,到率先制定《海上塑膠漁排固泊系統和減壓阻流設施建設工作手冊》;從沒有塑膠設施保險配套政策,到首次實施塑膠設施臺風指數險、財產險和質量險;從沒有海漂垃圾收集處置機制,到嘗試實施市屬國有企業牽頭統一清理,縣、鄉屬地分區域分層級負責的海漂垃圾治理新機制……這些行之有效的舉措有力推動了綜合整治工作。
在此基礎上,各地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有力有效地展開綜合整治工作。
蕉城區創新實施海域使用權屬改革,完成占全市2/3的禁養區清退任務;福安市率先打造全市首個藻類升級改造萬畝連片示范區,帶動其他沿海縣(市、區)共打造10個萬畝連片示范區;福鼎市率先建立海上養殖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助推海上設施依法清退、依規升級改造和長效管控工作;霞浦縣建立整治獎懲剛性機制,扎實高效推動占全市73%的傳統漁排和75%的貝藻類完成升級改造或清退工作。
“海上田園”風光正好
清風徐徐,碧海藍天。在福安市下白石鎮寧海村,海上觀光平臺與黃藍相間的深水塑膠網箱有序排列,“海上田園”風光正好。“環境很漂亮,很適合游玩。”從福州過來體驗新型塑膠漁排的游客陳先生說。
今年3月,寧海村啟動“海上田園、多彩漁村”項目,通過房屋立面改造、綠色長廊及碼頭等配套設施建設,將休閑漁旅與傳統養殖業相結合,帶動漁民增收致富。
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漁排成為網紅漁排,吸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慰問演出、第36屆青春詩會等全國性活動在此舉行。
“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推動‘海上田園、多彩漁村’建設,以漁旅結合助力全產業鏈發展。”福安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劉梁說。
如何讓這美好風光持續顯現?
三分建,七分管。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戰役一打響,寧德市便一次性依法查封關停非環保海上養殖設施生產企業62家,24小時從嚴查控外地流入的非環保養殖設施以及海上、陸上違規運輸船舶和車輛,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本地生產完全杜絕、外地流入屬地管控、新增下水有效扼制”。
“我們還出臺《寧德市海上養殖綜合整治長效管控制度》,嚴防整治效果出現反彈。”寧德市副市長、綜合整治指揮部副指揮長黃國璋說。
如今,三都澳港變闊了、海變藍了,又恢復了“三都良港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的美麗容顏。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德電機企業首獲海關高級認證2020-12-09
- 寧德公共機構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2020-12-08
- 中國大黃魚文化節在寧德拉開帷幕2020-12-07
- 文明寧德展新姿 民生引領共享美好生活2020-12-07
- 尹力在寧德調研時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寧德篇章2020-12-04
- 寧德675家學校食堂“明廚亮灶” 覆蓋率達100%2020-12-03
- 寧德市和建設銀行合作試點 垃圾分類積分可抵物業費2020-12-01
- 寧德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2020-11-30
- 寧德柘榮:“小板凳”進村,土話講透大道理2020-11-30
- 福建寧德:打造鄉村振興的“壽寧樣板”2020-11-27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2020-12-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