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生在制作盆景。
冬日,走進位于寧德市霞浦縣城東的閩東最大的盆景園,滿目形態各異的盆景,透著說不出的自然之美。
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的盆景,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縮龍成寸、小中見大,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霞浦縣是全國著名的附石盆景產地,以天然榆附石盆景為名。其盆景創作素以樁材優良、育枝健壯、造型優美、布苔精致而見長,成為全國性花卉盆景展覽的“座上客”。
機遇 自然與人的“天作之合”
在霞浦,盆景制作由來已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霞浦盆景制作藝人一鑿子一剪刀模仿古畫上的造型設計,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制作門道。
90年代,天然榆附石的發現,將霞浦盆景推上了新的高度。這種生長在沿海地帶、亂石山中的榆樹,抱石而生、依石而長,形成樹附石的天然景觀。霞浦盆景制作藝人憑借順其自然的理念和匠心獨具的設計,研創出天然榆附石盆景,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盆景品種。受嶺南派盆景影響,霞浦天然榆附石盆景采用截干蓄枝、“脫衣換錦”技法,整體造型主次分明、曲折流暢、聚散有致。同時,保留了原有山野天然形態,雖形態怪異卻自然真實。
劉景生是霞浦第三代盆景制作者,其作品在全國、省花博會展中多次獲得大獎,2008年被評為省盆景藝術大師。他的創作理念是進行盆景培育時,根據樹樁形狀和長勢,對其未來造型有一個準確的構思,把大自然的創造和人的創意結合起來。
“天然榆附石盆景的制作特別需要韌勁和耐心。先讓樹樁自然生長,再按照構思好的想法,對長到一定比例大小的枝干進行剪裁,然后在枝干上選留芽點角度、位置合適的新枝,以控制枝干的走勢。”劉景生介紹,一盆好的天然榆附石盆景,至少耗時十年才能完成。
近年來,天然榆附石盆景在國家、省、市級盆景展覽中屢獲獎項,霞浦盆景的名聲不脛而走,全國各地客商紛紛慕名前來,霞浦盆景逐漸走上產業化道路。2009年,“霞浦盆景基地”被省文化廳授予“福建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
求變 “玩”出新花樣
天然榆附石盆景雖意境高雅、制作技藝精湛,但培育樹樁多需采用天然林,取材困難。如何在發展中避免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霞浦盆景制作者有自己的方式。
“榆樹生命力頑強,耐旱、耐寒、易修理,而且它的形成層容易將石頭包實,所以我們試著人工采種育苗,培育人工榆附石盆景。”劉景生說。
為此,霞浦縣開展“人工附石盆景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攻關,目前已研發出鑲嵌式、穿透式人工附石盆景,既克服了樹樁來源的困難,又保留了天然附石盆景的神韻。“相較于天然附石盆景,人工附石盆景需要更長時間。”劉景生說,但發展人工附石盆景才是最終出路,不僅環保,還能為盆景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好后備軍。
在各個種類中,劉景生更偏愛山水盆景。不同于虬曲多姿的附石盆景,山水盆景以氣勢雄偉取勝。霞浦擁有曲折綿長的海岸線、拔地而起的群山、臨空探海的怪石,這些自然景觀都成為山水盆景創作的源泉。目前劉景生創作中的山水盆景,已完成整體構架,經過切割、拆分、打磨的石頭堆疊組合起來,初顯山峰溝壑雛形。接下來擺上小船、人物,霞浦三沙美麗的海岸風光立刻躍然盆中。
傳承 大家都在努力
隨著霞浦盆景知名度不斷提升,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前來拜師求藝,但劉景生依舊牽掛著盆景技藝的傳承問題。“現在,肯靜下心來學習盆景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劉景生感慨道。
“盆景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不是簡單地修剪植物,還要將書法、繪畫藝術融入其中。所以,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悟性。”劉景生說,盆景制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遇上盆景的生長季,創作完成后樹樁仍不斷生長變化,如不加以修剪,勢必影響樹樁造型。
盆景漫長的制作過程,注定了其收益的滯后,這是對傳承人的又一項考驗。考慮到成本因素,往往很多人將還是半成品的盆景直接出售,對盆景藝術作品的留存相當不利。在劉景生看來,霞浦盆景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多方支持,達到生產與銷售的動態平衡,推動盆景文化傳承發展。
這些年來,劉景生帶過省內外六個徒弟。如今他們將盆景技藝帶回自己的家鄉繼續發光發熱。劉景生說,霞浦盆景技藝的傳承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目前大家都在努力,讓盆景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責任編輯:趙睿
- 霞浦:城市建設“日日新” 幸福指數“節節高”2020-12-29
- 講好霞浦故事 弘揚霞浦文化——霞浦留云書院正式成立2020-12-23
- 霞浦舉行第二屆海洋產業發展研討會2020-12-11
- 流浪者流落外鄉 他們在霞浦找到了“家”2020-11-23
- 霞浦北岐美景成攝影天堂 3公里盤山道站的滿滿當當2020-11-05
- 中國·霞浦海洋文化研討會在霞浦縣舉行2020-11-03
- 2020福建霞浦(三沙)第十一屆山地馬拉松賽成功舉辦2020-10-26
- 霞浦秋意濃,北岐灘涂五彩斑斕惹人醉2020-10-19
- 接力養殖,霞浦海參這樣脫穎而出2020-09-14
- 2019年霞浦灘涂全年接待游客量615.9萬人次2020-09-03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扶貧開發的“寧德模式”: 堅持精準方略、強2021-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