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黃起青 湯文娟)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周寧縣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有37201人,占全縣總人口17.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何破解困局?
“我們每年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領域,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圍繞‘老有所養’,以黨建為引領,推進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打造暖胃更暖心的長者食堂,并在此基礎上努力探索符合山區實際的農村養老新模式。”周寧縣縣長黃桂誠說。
紅燒肉、木耳炒蛋、家常豆腐……4月13日中午,記者走進周寧縣七步鎮登科地村的長者食堂,食堂阿姨將煮好的飯菜擺上桌臺,村里的老人陸續前來排隊就餐。
在食堂長桌上,老人一人一餐盤,邊吃邊拉家常。“這個食堂辦得真好!環境整潔、飯菜每天不重樣,很合我的口味。”78歲的村民陳琴芳說,因為孩子們都在外面,自己做飯嫌麻煩,自從食堂第一天開爐,她就過來吃,著實方便又舒心。
據七步鎮黨委統戰委員、人武部部長阮松波介紹,登科地村留守老人多,特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年初,在上級有關部門和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本著節約成本的思路,將寬敞的農村幸福院一樓改造升級為長者食堂。同時,將黨建元素融入服務中,創新開展“黨建+N”服務,村黨支部和黨員主動帶頭參與服務。
開辦之初,登科地村黨支部書記鄭承松帶頭捐款2000元,村里10多名黨員緊跟上。在黨員的帶領下,在外鄉賢自發捐款2萬余元。
3月中旬,登科地村長者食堂正式開辦,平均每餐都有30多位老人就餐。“每日三菜一湯,飯、湯不限量,只收5塊錢,實惠得很。”88歲的退伍老黨員陳兆新說。
為了讓老人吃飽、吃好、吃得放心,鄭承松和其他黨員每天輪流早起到鎮市場挑選優質蔬菜、肉類、海鮮,和食堂阿姨一起研究菜品,保證老人營養均衡。
就餐期間,村黨支部安排多名黨員志愿者,為行動不便、高齡老人提供用餐幫助,還特地為一位101歲老人提供送餐上門的暖心服務。
菜肴實惠,也不能浪費。在長者食堂就餐的8位老黨員,帶頭提倡節約、文明禮讓等美德。
登科地村長者食堂每月收支公布,及時公開收費、捐款捐物、菜品采購、掌勺義工補助等收支情況,接受監督;明確飯食的現場制作、加工及配送等流程,倡導簡約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登科地村,七步鎮已創辦長者食堂5家,年內計劃新增3家。接下來,該鎮計劃給予相應配套支持,鼓勵黨支部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長者食堂是周寧縣推進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一個縮影。
為了有效應對社會老齡化和空巢老人問題,去年以來,當地鼓勵改造利用村(社區)的幸福院、老人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設施和資源,精心打造長者食堂,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廣。
據縣民政局局長阮金增介紹,長者食堂建設運營工作實行屬地責任原則,列入鄉鎮年度績效考評。各鄉鎮每年至少新開辦運營3所長者食堂,由縣財政以獎代補給予適當獎勵。
為了形成合力,由縣民政局牽頭統籌,建立跨部門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鎮村黨支部引領作用,聯合慈善總會、計生協會,鼓勵慈善力量、志愿者組織、計生服務組織通過向長者食堂捐款、捐物及開展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助餐服務;市場監督、衛生健康、消防等部門加強對運營管理的指導監督。同時,創新工作機制,圍繞兜底保障、四級聯動、建章立制、持久節約等四個方面,進一步增強村級服務水平,確保長者食堂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周寧已建設運營27所長者食堂,就餐老人超過600人。今年,該縣將新建30所,力爭到2022年底,做到有需求的建制村長者食堂全覆蓋。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德將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范疇2021-04-09
- 寧德市召開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暨2021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形勢分析會2021-04-08
- 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寧德市舉行2021-04-08
- 寧德市確定2021年食品安全“三大一小”重點工作2021-04-08
- 中國兩輪換電生態聯盟在寧德成立2021-04-08
- 寧德今年計劃投資18億元 實施教育補短板項目84個2021-04-07
- 寧德陸港開辦集裝箱運輸業務2021-04-07
- 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宣講團在寧德宣講2021-04-07
- 寧德市康復醫院開展“清明祭奠英烈 重溫入黨誓詞”活動2021-04-06
- 治理欠薪 寧德建立“網格員包片區、監察員包項目”制度2021-04-06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市召開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暨2021年第2021-04-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