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寧德4月15日訊(本網記者 邱麗娟 吳文偉)“喲,這邊是體育中心,那里是我們家小區……”海拔800多米的嶺頭村,成為寧德市民觀城看海瞰全城的絕佳觀景點。村支書劉佬森忙著招呼慕名而來的客人。昔日,村民們望城興嘆愁溫飽;如今,村民們開著私家車城里村里跑。
蛻變的起源,是村里修通了一條致富路。2000年10月,在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的關心下,專門撥款修建了蓮峰三村通往市區的公路,讓這一方百姓擺脫了貧困、落后,正走向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嶺頭村與鄰村葉厝、田中三個行政村并稱“蓮峰三村”,位于寧德蕉城區城南鎮西北部偏僻的蓮峰山區,雖距離市區僅一山之隔,但早期礙于山路崎嶇、交通不暢,蓮峰三村發展較為緩慢。
如今,三村煥然一新,路寬了,鄉村美了,村民腰包鼓了,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昔日的貧困山村,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蓮峰三村”。陳翊群攝
產業振興 筑牢發展基礎
產業優,鄉村振興有底氣。“產業之于鄉村振興,處于頭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將產業發展起來,鄉村振興方能轉外部‘輸血’為自身‘造血’,為未來的發展筑牢基礎。”嶺頭村鄉村振興指導員周水生說。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論述和給下黨鄉鄉親們重要回信精神,2019年,在省市縣選派525名駐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寧德市創新“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選派臨近退休、有鄉土情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返鄉擔任鄉村振興指導員。
駐村后,鄉村振興指導員保持“只爭朝夕”的干勁、“滴水穿石”的韌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火熱實踐。他們從推動基層黨建、產業振興、基礎設施建設和解決民生難題方面真抓實干,為駐點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新氣象。
“蓮峰三村”的三位鄉村振興指導員齊發力,三村開啟抱團發展之路。依托豐富的山地資源,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三村建設農產業示范基地,組建專業合作社,大力推進山地綜合開發,逐步發展出了蔬果、油茶等特色農業產業及養殖業,山區群眾持續增收,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目前,嶺頭村流轉開辟100多畝土地,用于發展城市菜園項目;田中村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現已種植櫻花、紫薇苗木30多畝;葉厝村引進金牡丹、黃玫瑰等新品種茶葉,環茶園種植桂花櫻花等觀賞花樹,各村的產業項目都紅紅火火地進行著……
此外,2019年11月,三村開啟了抱團發展之路,合股成立了蓮峰三村食品有限公司,主要進行紅薯、粉扣等山區農副產品的加工。這是蓮峰三村村集體成立的首家食品公司,平均可為每個村年增收1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正進一步發展壯大。
蓮峰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成立。陳翊群 攝
文旅振興 煥發鄉村文明
文化興,鄉村振興有活力。4月的蓮峰三村,芳草萋萋,古道幽幽。沿著貫穿三村境內的白鶴嶺古官道漫步——山谷間隨風搖曳的蘆葦叢、層層疊疊的梯田、云霧繚繞的茶園,一幅清新的田園畫卷正在這里緩緩展開,讓路過的人流連忘返。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這里便吸引了不少周邊的市民,前來踏青游玩。
作為寧德明清乃至民國初期重要的茶鹽古道必經之地,蓮峰三村文旅資源豐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境內現存多幢明清古建筑,旅游發展后勁十足,為蓮峰三村走好鄉村振興路增添活力。2019年白鶴嶺古官道更是獲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厝村也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據葉厝村市級鄉村振興指導員凌慶賢介紹,葉厝村正委托設計單位對白鶴嶺古道展開修復設計,目前已完成前期方案設計,并被列入2020年蕉城區文化產業發展計劃。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葉厝村古村落保護規劃和修繕工作,深度推廣白鶴嶺古官道。
民生振興 改善村容村貌
民生強,鄉村振興有保障。現如今,當你來到蓮峰三村,登上嶺頭村修建的觀城看海平臺俯瞰,無論車水馬龍的萬達路口,高樓林立的東僑片區,還是蓄勢待發的三都澳……寧德的城市全貌都能在此盡收眼底。
這一切都得益于三村對于村內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近年來,蓮峰三村堅持以改善民生保障發展成果,通過推動蓮峰三村基礎設施升級改造,補齊民生短板。
觀城看海平臺俯瞰寧德。東南網記者吳文偉 攝
其中,嶺頭村完成森林步道整理與破損路段修繕,農旅文化中心、嶺頭下文化廣場建設初具規模;田中村完成田丘中防洪景觀池建設,美麗鄉村文化長廊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中;葉厝村完成村道拓寬改造和村口停車泊位增設,計劃打造村中小公園,提升村容村貌。
當土木瓦房變成小洋房,巴掌大的泥土路變成數米寬的水泥路;當路燈延伸到了家家戶戶,休閑廣場、景觀湖等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一一落地,三個昔日里盤踞在大山深處的小山村,正迎來屬于自己的美麗蝶變。
人才振興 建強基層堡壘
人才旺,鄉村振興有動力。2015年,一次機緣巧合,寧德市綠天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城南鎮招商會,入駐了嶺頭村,助力“蓮峰山區”扶貧開發。
據綠天下公司負責人張世仁介紹,自綠天下入駐以來,通過種植銷售獼猴桃、桑葚、水蜜桃,創業帶動就業,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加之場地租金,每年能為嶺頭村帶去30-40萬元的收入。
像張世仁這樣為鄉村振興出力的人越來越多。兩年前,寧德市委政法委干部馬忠盛離開機關,以鄉村振興指導員的身份來到田中村開展工作。期間,他與村干部一同走訪村民,輾轉多處,最終擬定了田中村的發展規劃。隨著村里路、田間路、出村路的落地,看著正不斷向規劃目標靠近的田中村,馬忠盛心里很滿足。
曾經的蓮峰三村,因基礎設施落后,年輕人不斷外流。為破解人才短缺難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寧德市創新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通過選派經驗豐富、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下村,真正地下沉一線,為當地村民謀規劃、解難題、促發展,推動更多資源、人才、政策向鄉村聚集,讓群眾實實在在受益。
嶺頭、田中、葉厝,三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小山村,正從昔日的窮山溝,華麗轉身成為市民近郊徒步休閑的“都市后花園”。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緩緩打開,奔小康的夢想照進現實,笑容早已在村民臉上洋溢。
蓮峰三村發展定位——“都市后花園”。東南網記者吳文偉 攝
責任編輯:趙睿
- 分手后男子向前女友討要30萬"轉賬" 法院這樣判2021-04-14
- 寧德古田一“黑車”司機拒檢沖關 10天后再次營運被抓2021-04-14
- 弘揚“閩東之光” 打造“寧德學派”2021-04-14
- 寧德市通報外貿出口企業八大風險及應對措施2021-04-14
- 寧德:實施“五化”綠色公路,助推降本增效2021-04-14
- 寧德周寧縣:長者食堂,暖胃更暖心2021-04-14
- 寧德將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范疇2021-04-09
- 寧德市召開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暨2021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形勢分析會2021-04-08
- 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寧德市舉行2021-04-08
- 寧德市確定2021年食品安全“三大一小”重點工作2021-04-08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弘揚“閩東之光” 打造“寧德學派”2021-04-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