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一刻,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斗的夢想變成現實。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日起,本報開設“小康圓夢·看福建”欄目,推出系列報道,生動呈現八閩大地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充分彰顯我們黨擔當使命、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東南網7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吳通華)天色漸暗,五顏六色的燈次第亮起,廊橋、流水、村落組成一幅恬靜優美的山村風景圖。
7月6日晚,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作為國內五個分會場之一,壽寧縣下黨鄉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這讓下黨鄉幸福茶館的主人王光朝非常興奮,他一邊哼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邊對老伴說:“全世界都知道下黨了,我們的茶葉更好賣了。”
“沒有‘三進下黨’,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就沒有下黨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以此為起點,在奮斗路上再出發。”在現場同步收看峰會盛況的下黨鄉黨委書記項忠紅說。
“七一”期間,下黨鄉黨委從北京捧回“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獎牌,這是下黨繼今年2月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之后摘得的又一國家級榮譽稱號。
思想引領,激活動力源
下黨鄉楊溪頭村農民羅興堂早年困守幾畝農田和茶園,一家人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干部的鼓勵和幫助下,他向農信社申請一張5萬元的精準扶貧卡,種植金觀音、金牡丹等新品種茶葉。3年后,他的茶葉從原來每公斤只賣2元至4元漲到每公斤20元至40元,一舉摘掉了貧困帽子。
“我能脫貧致富,多虧了鄉村課堂。”羅興堂感嘆道。
據介紹,下黨鄉依托“閩東鄉村振興學院下黨分院”,結合鄉村課堂教學,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孵化、農村實用技術、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新型職業農民等培訓,培育了一批“田專家”“土秀才”。目前,全鄉有黨員致富帶富能人53名,為扶貧工作提供人才支撐。
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30多年來,壽寧縣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殷切囑托,以五個“黨建為民平臺”為載體,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項忠紅說,鄉黨委把改變群眾“窮的當然”的意識作為擺脫貧困的首要任務,把扶智和治愚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普及鄉村圖書室、舉辦鄉村課堂、電商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群眾破除各種陋習、轉變思想觀念。
“在扶貧工作中,掛鉤結對幫扶干部不僅送去扶持資金,還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效果非常明顯。”壽寧縣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
產業引領,開辟致富路
7月1日,下黨鄉召開定制茶園2021年春季茶青溢價分紅大會,向當地茶農發放溢價分紅43.4萬元。領到分紅的社員王光付說:“有黨的英明領導,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王光付的日子好起來,得益于“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
據介紹,下黨鄉黨委成立扶貧開發協會,推行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將全鄉13個茶葉合作社統一納入“滴水緣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28家,實現品牌共建、渠道共贏、利益共享。
“通過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帶動,建立三方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壽寧縣滴水緣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王菊弟說。
項忠紅介紹,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理念,下黨鄉依托生態資源優勢,找準路子,創新模式,創新推出全國第一個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建立從茶園到茶杯的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讓“養在深閨待人識”的生態農產品走出大山,帶動茶農戶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鄉村振興,品牌先行。
“我們創立‘下鄉的味道’共建共享公共品牌,成立‘下鄉的味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培育‘互聯網+農業’的新主體,打響了‘全閩樂購·下鄉的味道’促消費品牌,實現引導農民種、督促農民管、幫助農民賣、促進農民富。”壽寧縣夢龍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經理黃文說,壽寧縣與福建盼盼飲料有限公司、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推動下黨涼茶產業發展,首批1萬件“盼盼·下鄉的味道”涼茶產品順利達產并上線銷售。
人才引領,建強主力軍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壽寧縣充分發揮省、市、縣下派駐村第一書記、掛職干部、鄉村振興指導員、科技特派員4支隊伍力量,實現下黨10個建制村4支隊伍全覆蓋。
“今年,壽寧縣擬選派第六批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駐村幫扶,并通過導師幫帶,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進一步謀劃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壽寧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潘勇杰說。
在開展聯絡感情到戶、聯系幫扶到戶、聯接政策到戶等“三聯到戶”工作中,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家中當好政策宣傳員、發展指導員、問題調解員。去年以來,推動109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基本完成,90多項民生社會事業補短板項目加快實施。
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激發干部擔當作為。下黨鄉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多種方式加強培訓,把鄉干部培養成為懂業務、知政策、有技術、能指導的技能型干部,推動他們在基層黨建工作中“舉大旗”、在項目建設中“挑重擔”、在精準扶貧中“扛大梁”,努力練就過硬作風和本領。
在黨建引領下,下黨鄉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滴水穿石”主題公園、露天藝術廣場、修竹溪安全生態水系等27個民生項目相繼投用,推動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智能35kV變電站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責任編輯:趙睿
- 把下黨建設得更美好2021-07-08
- 尹力在下黨講授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2021-07-07
- 壽寧下黨鄉:昔日 “五無鄉” 今日紅色生態旅游古村2021-06-23
- 福建下黨首個“鄉村振興記者采風基地”揭牌2021-04-22
- “同心圓·下黨情”公益活動在壽寧下黨舉行2021-04-01
- 央視特別報道連線下黨 向全國推介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21-02-26
- 壽寧縣下黨鄉黨委捧回“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牌:把沉甸甸榮譽化為振興動力2021-02-26
- 29日省道207壽寧下黨至尤溪公路通車 全長12公里2020-09-30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下黨2020-08-06
- 總書記的回信凝聚力量:下黨不斷在向上2020-08-05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霞浦福寧文化公園:低洼地變身“網紅公園”2021-07-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