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寧德7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吳文偉)連日以來,在蕉城區漳灣片區,連城路、新能源科技鋰電、東僑二中、寧德福浦等多個省、市重點項目施工現場,一臺臺大型設備有條不紊地作業著,工人們緊鑼密鼓推進著施工進度,掀起了“三比三賽”活動下,大干快上、比學趕超的熱潮。
然而今天的“建”,都源于昨天的“拆”。若將時間回溯至2020年3月——彼時疫情過后的寧德,城市發展蓄勢待發,多個重點項目亟待征遷動工。為了保障項目如期動工投產,順利推進漳灣片區連城路沿線村、下凡村東樓、尤澳自然村、福寧北路沿線、倉西村西岐自然村等地的征遷工作,寧德市蕉城區漳灣片區安征遷指揮部(下稱“指揮部”)正式成立。
16個月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房屋征收拆除1169座,拆除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這是指揮部自成立以來,所交出的成績單。據蕉城區漳灣片區安征遷指揮部副指揮長、漳灣鎮黨委副書記鄭其周介紹,此次漳灣片區安征遷工作,共有16個項目,涉及征收房屋1345座、拆除房屋建筑面積38.6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心城區范圍內體量最大的安征遷工作。
在如此大體量的背后,鄭其周和他背后的“安征遷人”,以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跑出三比三賽下的“漳灣速度”……
苦練內功
科學部署聚合力
安征遷工作是市政建設和項目落地的前提條件和關鍵因素,對全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此次漳灣片區安征遷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鄭其周從政策商討制定、實地入戶走訪、項目進度把控到指揮部組建、人員調配、群眾答疑解惑等個環節,均參與其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安征遷流程,帶領著指揮部內的“安征遷人”苦練內功,在推動高質量超越發展中出經驗、當標兵。
考慮到項目多、時間緊、任務重的要求,為保證安征遷力量統籌到位,指揮部內下設了指揮長辦公會議、動遷科、補償科、工程科等多個科室,并在市、區等各級組織部的牽頭下,抽調相關縣市、鄉鎮和有關單位工作人員,根據指揮部會議明確抽調人員分工情況、崗位職責,聯同測繪、評估、征收公司展開安征遷工作。
蕉城區副區長巫白率隊前往倉西村、南埕村、湯灣村指導房屋拆遷工作。陳思瀅供圖
目前,漳灣片區安征遷工作已先后從蕉南、蕉北、城南、洋中、九都、霍童、洪口等多個鄉鎮抽調合計90多名干部進駐征遷一線。周寧縣禮門鄉副鄉長黃琦,便是其中一名經市委組織部抽調,來到指揮部的鄉鎮干部,任儲備用地GY2020-3地塊項目的動遷組副組長。區林業局干部林觀兒、洪口鄉干部林其斌同樣是經抽調來到指揮部,目前任補償科科長。
在三人的介紹中,指揮部日常的運作情況,逐漸清晰起來——動遷科需要入戶對群眾進行宣傳,動員搬遷戶的測量、評估、產權認定、簽約、選房安置工作;補償科則主要負責項目中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工作;在經由補償科的補償計算后,與搬遷戶簽訂協議,再由工程科進行項目的騰房、拆房等后續工作……
而各司其職的背后,則是各科室之間的分工協作,例如:動遷科的入戶宣傳動員,離不開補償科對于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方案的系統培訓;補償科真正落實補償安置工作,也離不開動遷科前期對群眾的思想動員。只有當部門內部,個人做到專業素質過硬;部門間的密切配合,才能彼此高效協同。只有部門間的配合高效協同,安征遷工作方能真正做到科學部署,凝聚各方合力。
深入一線
真抓實干攻難關
如果你有幸與指揮部內的“安征遷人”成為微信好友,那么在他們的朋友圈內,時常能看到這樣的兩幅圖片——萬籟俱寂的深夜與晨光熹微的黎明。這樣的夙興夜寐、披星戴月,已成為指揮部內的工作常態。
“最忙的時間,應該是項目簽約期的最后一天。”指揮部補償科科長林觀兒、林其斌倆不約而同介紹道。為了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利益,讓每一戶都能盡快搬遷安置,展開新生活。每到簽約期的最后一天,指揮部內的這群“安征遷人”一定是奮戰至當日晚間24時的最后一秒鐘,服務好每一位群眾。
簽約至凌晨4點半的曙光。陳思瀅供圖
群眾利益無小事,細節之處見真章。除了最后一錘定音的簽約環節。在此之前,還存在著大量繁瑣又漫長的前期作業,如拆遷面積的測量、二次裝修補償的計算、房屋結構等級的認定等等,一系列的細節等待落實,一個個難題等待攻克。這些前期作業往往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深入一線,真抓實干。
對此,指揮部的征遷動遷組人員每日都沖在工作最前線,挨家挨戶丈量做工作,仔細了解每戶家庭情況,面對面向群眾宣傳省,市,區重點項目建設的重大意義、征地補償標準、房屋搬遷安置標準以及房屋補償安置方案等相關政策,及時答疑解惑,讓征遷工作每個環節在“陽光”下操作,將一塊塊“硬骨頭”啃下,確保征遷進度如期完成。
成片開發b3地塊項目簽約期。陳思瀅供圖
“一開始做工作的時候,也會收到許多群眾的不理解,有時可能還會發生一些摩擦與爭吵。”談及工作中的困難,黃琦如是說。但經過時間的歷練,他也摸索出了自己工作上的“制勝法寶”——將心比心。“因為群眾都是純樸、重感情的,只要真心實意去維護他們,設身處地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為他們去考慮,那么就沒有開展不了的工作。”他動情地說道。
以人為本
創新方法保民生
一切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人。除了參與工作的“安征遷人”,還有房屋被征遷的搬遷戶,也同樣值得留心。“搬得出、安得下、穩得住、能發展”,這是鄭其周時常掛在嘴邊的12字工作方針,也是指揮部長久以來用身體力行實踐著的工作初心。
在此次安征遷補償方案起草過程中,鄭其周從2006年開始參加重點項目安征遷補償工作,積累借鑒各重點項目成功經驗,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根本遵循,深入開展安征遷補償方案的調研起草工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指揮部既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政策,又兼顧特殊群體的合理訴求,始終統籌兼顧各方利益。
向群眾解釋補償方案。陳思瀅供圖
歷經長時間的研究制定過程和嚴格的審批公示程序,此次蕉城區漳灣片區安征遷工作補償方案,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民主化,做到充分保障了群眾的合法權益,例如:針對特困戶對象,按照屬地原則由村居配合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給予妥善安置,按不低于60㎡左右給予購買安置型商品房并結清差價。在這樣“有溫度”的補償方案下,越來越多的群眾住進了新家,收獲了幸福感、獲得感。
“我的房子拆掉后幾個月就入住到金馬小區。這邊的居住環境好,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小孩就在小區旁邊配套的幼兒園里就讀,很方便。”作為此次搬遷戶之一的章先生,談及自己搬遷后的生活,由衷感慨道。
章先生告訴記者,一開始想到住的房子要拆了,他腦海中冒出一系列顧慮——搬遷后的生活如何保障?補償方案能否到位?原本穩定的生活是不是就被打破了?這讓章先生和很多村民一樣,對征遷抱持著觀望態度。“但實際操作過程中,體驗還是很好的,補償方案和安置保障也都做得很到位。”章先生表示,正是補償政策的公正合理和指揮部內工作的以人為本,給自己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接受了搬遷。
安征遷工作,遷的是眼前空間,征的是長遠發展,安的是群眾生活。近年來,上汽園區、沈海復線、衢寧鐵路、臨港工業園區,一個又一個推動寧德大跨步向前躍進的項目背后,是這群“安征遷人”夜以繼日的身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閩東這座日新月異的夢想之城得以書寫出絢麗多彩的時代華章。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眼下,寧德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上下部署開展“三比三賽”活動,通過比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賽前期報批、安征遷、籌融資,全方位推動寧德高質量發展超越。對此,蕉城區漳灣片區安征遷指揮部將繼續攻堅克難,保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早見成效,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奮力譜寫“寧德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德市公安局東僑分局:為群眾撐起一把“平安傘”2021-07-15
- 寧德市新添兩處“口袋公園” 將于7月中旬建成開園2021-07-08
-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在京舉行 中國電信圓滿完成寧德分會場通信保障2021-07-07
- 王寧赴南平寧德調研:加快發展富民產業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2021-07-07
-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6日舉行2021-07-06
- 文明,閃耀閩東之光——福建寧德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綜述2021-07-06
- 總閱讀量2.3億!“追尋建黨百年足跡——網絡名人福建行”走進寧德2021-06-24
- 擁抱“新動能” 網絡名人近距離感受寧德新能源產業“加速度”2021-06-23
- 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寧德賽區)游泳賽火熱開賽2021-06-21
- 寧德海警夜間緝拿“油耗子” 涉案成品油350余噸2021-06-21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書香福鼎”朗誦與演講大賽初賽第一場落幕2021-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