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全省首個“林業生態文明實踐基地”——位于周寧縣七步鎮后洋村的黃振芳家庭林場“三庫”生態文明學習實踐基地成為打卡地,吸引了數千名游客參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曾到黃振芳家庭林場調研,并親手種下三棵杉樹。在《擺脫貧困》一書中,習近平首次提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的“三庫”綠色生態理念。
“秉承綠色生態理念,周寧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新起點,在放大生態效益上下足功夫,做大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全域旅游等生態產業,培育發展可再生能源、數字經濟等新業態,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子。”周寧縣委書記袁華軍說。
以林興業百姓富
依托黃振芳家庭林場豐富的林業資源,在縣鎮兩級支持下,后洋村試點開展農村生產要素流轉,按照“林養、林種、林游”產業模式,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高山晚熟葡萄和陽光玫瑰一共種了18畝,今年產量供不應求。”后洋村村民黃傳融說,依托七彩后洋、七彩水稻以及“三庫”基地,今年游客量持續增加,輻射帶動合作社休閑采摘游大發展。
黃傳融介紹,他和20多個村民組建榮茂農業專業合作社,不僅在林下種水果,還在林場種了50多畝黃精、芍藥,養了210多箱蜜蜂,林下經濟每年給合作社創造50多萬元的收益,也給當地近30名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同時,周寧引進的花卉企業三杉生物科技公司落地后洋村,發展高山冷涼花卉;和諧牧業公司養殖澳大利亞進口純種荷斯坦奶牛近千頭,逐步形成“林、茶、果、牧、養、游”發展路徑,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統一。(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林業發展的“后洋探索”引領周寧綠色發展。到目前,周寧縣共利用9.4萬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建設57個林下經濟項目,林下種植中草藥1578畝,林下經濟總產值超過3.1億元,參與建設的林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300家,帶動就業近萬人。
生態旅游人氣旺
備受游客青睞的不僅有后洋村,還有青山環繞中的“鄉村迪士尼”蘇家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范鯉魚溪以及新晉網紅打卡點花海小鎮等。據統計,國慶期間,該縣接待游客量達11.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650萬元。
近年來,周寧以綠色發展為底色,總投資近10億元,建設旅游配套項目30多個,不斷完善鄉村游景點,同時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李墩鎮樓坪村聯手石門山,精心制定徒步古道路線及古村旅游精品路線;禮門鄉陳峭村利用大自然饋贈的日出云海、峭石峽谷,每年吸引10萬人次游客前來一睹“芳容”;瑪坑鄉紫竹村依托別具一格的吊腳樓和原始的自然景觀,打造集“吃住行游購”為一體的生態康養旅游……
用好生態換好生活,用好風景換好前景。在全域旅游帶動下,周寧成功創建國家級及以上文化旅游品牌24個,56個鄉村生態旅游經營點先后開放運營,運營和在建的民宿超過100家,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屢創新高。
綠色產業動力足
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較為開闊的發展空間,為引進綠色工業創造了可能。通過深入對接寧德市四大主導產業,優化營商環境,山區縣周寧抱上了一個個“金娃娃”。
10月9日,在周寧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一期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已入駐企業43家。該園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行工業污水統一處理、循環利用,其中一期規劃用地1743畝,達產后年產值100億元以上,可創造稅收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000個。
位于咸村鎮的周寧站前工貿科技園項目穩步推進。這是對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又一大項目,將引進物流倉儲、公鐵水聯運和工業企業,重點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先進設備制造等產業。
此外,年發電量12億千瓦時的周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工程預計年底實現一號機組投產發電,明年全面竣工。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煤20.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8萬噸。
周寧抽水蓄能電站是當地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縮影。到目前,該縣建成水電站40處,去年清潔能源總裝機約55萬千瓦。
為有序推進各項目建設,周寧定人、定責、定進度跟蹤聯系,并在用地、審批、融資等方面攻堅突破,打通稅務、財政、金融等方面惠企服務“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促投資、穩增長方面,周寧強化重點項目“集中協調、專班推動”工作機制。截至9月底,21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0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76.84%。
“未來五年,我們將繼續主動融入環三都澳大灣區開發,深耕細作寧德四大主導產業上下游項目,集中精力打造新城區、李墩、咸村、七步等四大片區,精準對接引進不銹鋼、新能源、汽車配套等領域優質項目,培育更多新增長點。同時,以清潔能源為生態產業添動力、增綠色,讓縣域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發展更具活力。”周寧縣代縣長陳文卿說。
本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黃起青
責任編輯:趙睿
- 松溪:一片生態茶 一個富產業2021-10-17
- 周寧抽蓄電站下水庫大壩通過“國檢”2021-09-24
- 福州加快打造高品質山水城市 擦亮生態“金名片”2021-09-11
- 周寧縣:心系群眾事 服務送上門2021-08-31
- 大河奔流,生機無限——遼河生態蝶變啟示錄2021-08-30
- 政和:好生態帶來好日子2021-08-30
- 周寧:“涼資源”變成“熱產業”2021-08-27
- 周寧:木拱廊橋有了“護身符”2021-08-13
- 周寧七步后洋村:荒山復墾成了“綠色銀行”2021-08-09
- 福建首個“電視+環保”宣傳平臺落戶周寧2021-08-06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茜安水利:潤澤萬家的閩東“紅旗渠”2021-10-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