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林耀琳)福安是全國畬族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畬族人口占全國畬族總人口的11.3%,有畬族鄉3個、畬族村105個。近年來,福安扎實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強化政策幫扶、資源整合、產業優化、文化傳承等措施,努力探索少數民族村寨振興的福安路徑。截至目前,福安少數民族村集體收入均突破10萬元,其中,20萬元以上的村39個,占比37%;50萬元以上的村15個,占比14%。
為了振興少數民族村經濟,福安市開展村企結對共建活動,引導大中型企業和重點龍頭企業與23個民族村結對幫扶,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贏,延長“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鏈條。如穆云畬族鄉科后村、嶺坑村聯合福安市農墾穆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產業鏈延伸項目6個。青拓集團為灣塢鎮池頭村等鄰近5個民族村的農副產品提供展銷平臺,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同時,推行“合作社+貧困戶”“示范基地+農戶”等模式,實施“龍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能人帶困難戶”的聯幫模式,帶動整村發展。如,穆云畬族鄉虎頭村依托示范基地平臺,為村民送技術、送銷售,帶動全村群眾種植水蜜桃1600多畝,年產量1200多噸,年產值2400多萬元,成為畬族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支持民族村融合畬族非遺、畬族美食小吃展示與制作體驗、畬族特色商品展銷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畬族傳統歌會、“桃花節”、“刺葡萄采摘節”等活動,做大旅游產業,促農增收。如,穆云畬族鄉溪塔村將農業生態產業與畬族特色文化有機結合,發展民俗風情旅游業等,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虎頭村2021年桃花盛開期間吸引全國各地游客3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0萬元。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福安市擇優選派13名經驗豐富的鄉村振興指導員、35名駐村第一書記擔任少數民族村“指導員”和扶貧“領頭羊”。推動人才向少數民族村流動,先后下派37名科技特派員、22名金融助理,聘用大學生村官8名,回引高校返鄉創業大學生243名,充實鄉村振興骨干力量。福安市農業農村局、茶產業發展中心等單位在少數民族村設“農技課堂”,舉辦芙蓉李種植加工技術培訓,著力提高群眾致富能力。
改善民族村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民族村經濟發展。近年來,福安市累計補助少數民族地區道路改造提升236.78公里891.23萬元。合力整治穆陽溪流域,興建水利項目50多個,解決了康厝、穆云畬族鄉的防汛和飲水安全問題;開展高速高鐵沿線村莊環境整治行動,保護特色古民居,建成坎下、蘭田、廉嶺等一批高速高鐵沿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目前,福安市共有10個村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2個村被列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建設試點村。
責任編輯:趙睿
- 神州信息攜手福建福安,共建智慧茶園縣域樣板2022-03-29
- 福安灣塢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園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22-03-24
- 中外專家學者研討少數民族權利保障2022-03-22
- 福安市開啟遠程政務服務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難題2022-03-09
- 福安:緊抓大項目建設 沖刺首季“開門紅”2022-02-28
- 獨創技藝“變廢為寶” 魚鱗畫繪出家鄉之美2022-01-18
- 福安青拓集團創新驅動發展 練就千億“鋼鐵俠”2022-01-14
- 福安姑娘設計冬奧會頒獎服裝2022-01-13
- 福安:“靜夜守護”讓城市一夜好夢2021-12-30
- 福安:村口辦起鄉村“復興少年宮”2021-10-2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周寧姑娘魏伊寧:把志愿之火傳遞給更多人2022-05-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