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一季”變成“賣四季”
古田縣打造田間“保鮮工廠”
東南網11月15日訊(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王夢嫻 通訊員 楊遠帆 姚劍平) “我們這里面總共有4個冷庫,一個庫可以儲存6.5萬公斤銀耳,4個庫的總儲量超過了20萬公斤。”7日,在古田縣城西街道下洋村,新思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翁時仲向前來調研的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企業在冷藏庫投入使用后的運營情況。
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一環,隨著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的區域化發展,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對農產品產后降損增效、冷藏保鮮和商品化處理能力的需求日益提升。
古田縣是“中國食用菌之都”、聞名八閩的“水果之鄉”,近年來全縣農業產業蓬勃發展,以食用菌、果蔬為主的“2+N”特色產業格局基本確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需求量大。2021年,古田縣被農業農村部列為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國家級試點縣,兩年來該縣通過有效措施扎實推進項目建設,打造田間“保鮮工廠”,有力提升了農產品產地流通水平,為全縣農產品出村進城提供了堅實保障。
“合作社建冷庫前經營農產品的損耗比例達到30%,投入使用后損耗比例減少到3%,貯藏期延長了90天。”翁時仲介紹說,自今年2月該合作社冷庫投入運營以來,一方面用于存儲基地自產的銀耳,另一方面服務周邊農戶收儲香菇、鹿茸菌等干品。至10月末,累計入庫食用菌干品近400噸,貯藏的農產品遠銷廣東、浙江等地。翁時仲說,能有如此好的銷售業績,與冷庫的使用密不可分。
與此同時,古田縣農業主管部門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引導主體樹立依托市場、順應市場、把握市場的意識,并結合線上線下的“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等產銷對接方式,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集群集聚建設,逐步形成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基礎設施網絡。截至目前,借助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項目,全縣共支持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4個,累計發放項目補助資金1500萬元,新增儲藏能力7萬立方米,直接或間接創造就業崗位數量800多個,全縣冷鏈農產品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生產的菇不愁沒地方賣,也不愁價格會降。從‘賣一季’變成‘賣四季’,我們的心里更有底了!”古田縣菇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泉國川高興地說。
責任編輯:趙睿
- 古田縣:菌菇朵朵,撐起致富之路2022-11-08
- 尹力赴寧德古田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調研推動鄉村振興發展2022-11-05
- 見證·非凡這十年 | 紅色古田再出發2022-10-24
- 海信冰箱“真空·實驗室”出圈背后:科技滿足需求的最佳寫照2022-06-17
- 首屆古田·錢厝櫻花節開幕 鄉村振興添活力2022-03-08
- 古田:“創保貸”擦亮全國創業城市名片2022-02-18
- 去年古田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220億元 產量90.64萬噸(鮮品)2022-01-12
- 古田:專項資金關愛干部2021-12-24
- 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養老——福建古田“互助孝老食堂”的探索與實踐2021-12-23
- 古田溪水電廠入選國家工業遺產2021-12-20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數字技術賦能 海洋產業發展2022-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