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全國2023—2024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縣名單公布,壽寧縣榜上有名。
據介紹,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項目涉及下黨等10個鄉鎮,將聯動青山綠水,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系統整合岸線生態資源、旅游資源,走好經濟發展“高素質”與綠水青山“高顏值”相得益彰的“壽寧路徑”。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為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寧德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的重要回信精神,下大力氣做足特色文章,全域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融合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壯大,努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的樣板區。
“面向未來,我們將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大做強海洋、綠色、文旅、數字等‘四大經濟’。”寧德市主要領導表示。
向海洋要空間
11月9日,我國最大的深遠海半潛式養殖平臺——寧德1號在福安市南方船廠成功下水。
據了解,寧德1號項目是全國首座入級中國船級社(CCS)半潛式全框架深海養殖平臺,具有可升降、抗臺風、避赤潮及智能化養殖等特征,將填補國內深遠海自動化養殖大黃魚的空白,改善近海養殖污染等問題。該項目為試驗性科研平臺項目,主體結構為高強度Z向船板建造,平臺裝有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海洋機器人洗網巡邏等裝備,目前已申請6項專利。“寧德1號”項目于去年10月開工建造,預計今年12月底投用。
這是寧德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全力以赴做好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后半篇文章”的一個縮影。
如何從“海洋資源大市”邁向“海洋經濟強市”,自2018年7月起,寧德下大力氣開發三都澳,全面打響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闖出一條依法養殖、科學養殖、環保養殖的新路子,給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寧德答卷”,成為全國水產養殖綠色高質量發展典型。
呵護好生態,帶來好光景。如今,船行三都澳,滿眼是“碧海藍天、漁舟唱晚”的美景,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頻繁重返閩東這片蔚藍的海域,寧德大黃魚也“游”出了新天地。
為加快實施“國魚計劃”,推動大黃魚產業全鏈條提升,打造寧德城市名片,第六屆中國(寧德)大黃魚文化節11月19日在寧德舉行,將通過品牌宣傳、質量引領、產銷對接、產業研討會、文化旅游、餐飲美食、休閑娛樂等形式,打造大黃魚產業融合發展的行業盛會,助力“大黃魚國魚”享譽全國,游向世界。
向綠色要動力
寧德堅持向綠色要動力,重點打造清潔能源基地、風光儲能用一體化示范基地,漁排風光儲微電網、“光儲充檢”加能站、菇棚屋面光伏等一批“儲能+”“光伏+”項目建成投用。
產業“減碳”,發展增“綠”。周寧是閩東茶葉主產區之一,現有茶園10.7萬畝。為推進茶業綠色發展,周寧縣大力推進制茶“煤改電”,出臺茶葉加工企業“煤改電”實施方案,指導燃煤茶企通過購置顆粒燃燒機、電機及相關設備實現“煤改電”“煤改顆粒”改造。
截至目前,周寧縣34家茶企在制茶工藝上已全部完成電制茶改造,電制茶覆蓋率100%,實現電能替代580萬千瓦時,減少標準燃煤用量2013.17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40噸,為區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在推動傳統產業集約發展的同時,周寧縣千方百計引進低碳企業,做優產業結構,培育壯大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云端周寧,“云”上發展。依托高山海拔氣候優勢,寧德市大數據產業園在周寧落地并加快推進,項目總投資32971萬元,目前機房樓、動力樓、運維樓等加快建設。數字賦能,讓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肖舒
- 寧德:產業協同 激發新動能2022-11-18
- 寧德再添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022-11-15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講團在寧德宣講2022-11-12
- 寧德建立“互聯網+N”監管機制破解網絡餐飲“臟亂差”頑疾2022-11-11
- 寧德:讓電動自行車行駛在“法治軌道”上2022-11-08
- 尹力赴寧德古田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調研推動鄉村振興發展2022-11-05
- 寧德市印發實施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方案2022-10-25
- 好消息!寧德市將啟動HPV疫苗免費接種2022-10-24
- “福州造”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亮相寧德2022-10-20
- 《那山那海》央視開播 收視率拿下當日全國第一2022-10-1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數字技術賦能 海洋產業發展2022-1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