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符號,寄寓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千百年來,“福”文化早已浸潤在生命、生活、生產、生意的方方面面。
福建是全國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寧德又是我省縣域以“福”冠名最多的設區市,地名福安、福鼎無不隱現著“福”文化的絢麗身影。
福來福往、福見寧德。歲末年初,徜徉于閩東城鄉,無論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福藝、福食,抑或是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福山、福水、福景,處處鐫刻著“福”文化印記,訴說著寧德與“福”的不解之緣。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福鼎太姥山吸引眾多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祈福。 “當前,全省正積極推動‘福’文化資源轉化利用。太姥山‘福’文化底蘊深厚,太姥娘娘信仰文化的核心就是‘福祈’文化。因此,每年春節期間太姥山都會開展系列新春祈福活動,目的就是希望讓游客更好地認識太姥山別具特色的‘福’文化,進而增強太姥山旅游吸引力和品牌影響力。”太姥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閩東的“福”文化植根于山山水水,融匯于風土人情。去年以來,寧德市利用春節、元宵等重點節日,深化“福”文化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相融合,“福”文化主題活動亮點紛呈。
“桐山八景”、東僑百“福”時光長廊等一批“福”文化景觀成為網紅打卡點;市藝術館展出“百福迎春”——新春賀歲書法作品展,市民駐足感受傳統藝術之美;“五福迎春 全家福安”“福見寧德·福氣活動”“福見寧德·福味節慶”等活動接連舉辦,福韻悠長;民俗文化展、書畫展、戲曲研學、猜燈謎、讀書會、剪紙活動等“福”文化活動滿滿當當,春節年味氣氛值拉滿……
福山、福水、福景、福藝、福食……寧德人以各種方式信仰福、祈求福和接納福,閩東各地步步見“福”,處處有“福”——
畬族人民將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憧憬與祝愿,以歌舞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祈求降福于子孫,保佑后裔平安、健康、順利;
古建筑中,一個個蘊含美好祝愿的“福”字躍然古厝之上,成為特色裝飾的同時,也為在古厝里生活的人們添彩添福;
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公園廣場,一盞盞福燈籠,一幅幅福海報,一對對福春聯,還有福視頻、福圖片、福標語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文明和諧的氣氛;
……
不斷出圈的“福”文化在被傳承的同時,還被創造性地融入到現代產業之中,賦予新的內涵。
不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福”字號農產品都成為人們致富增收的法寶,一批具有福建烙印、寧德元素的福茶、福菌、福果、福魚等“福字號”綠色農產品走俏市場,“福寧虎”“福虎”吉祥物、《閩福》剪紙等“福”禮產品和“福”字衍生創意品不斷豐富。
與此同時,寧德市以“山海寧德”旅游品牌建設為抓手,推動“福”文化資源全面鏈接閩東山海風光、歷史文化、鄉村田園、畬族風情等特色旅游資源,優化推出洞天福地祈“福”、山海畫廊見“福”、茶源畬鄉親“福”、山珍海味品“福”、研學探秘尋“福”等一批“福”文化主題深度旅游和研學體驗精品線路,彰顯“山海寧德”的城市魅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如何用好豐富的文化資源,推動“福”文化浸潤人民幸福生活?
寧德堅持把弘揚“福”文化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著力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寧德,推動醫療優質資源共享、醫療機構上下聯動,推動口袋公園、城市充電站、路段無障礙設施等民生“十個十”工程建設,推動更多資源和力量用于發展民生事業、健全社會保障、提升社會治理等領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海交響,“福”見寧德。寧德人民深刻演繹著“福”,不僅是美好的祝愿和期盼,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落實,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全面實現。向“福”而往、為“福”而謀。“福”文化必將潤澤寧德、滋養寧德,為全市上下奮力譜寫“寧德篇章”注入新動能。
單志強 趙巧紅
責任編輯:趙睿
- 周祖翼赴寧德壽寧縣調研2023-01-09
- 首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在榕啟動2023-01-07
- 寧德去年GDP增速達10.5% 首次躋身中國百強城市2023-01-05
- 市政協委員1日報到 “福”文化等成為熱議話題2023-01-02
- 寧德:把“金點子”轉化為“金鑰匙”2022-12-30
- 福州·寧德山海協作工作座談會召開2022-12-30
- 寧德:8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2022-12-27
- 福建舉辦“1號濱海風景道·騎游福建”機車文化旅游節2022-12-23
- 首屆福建“福”文化嘉年華活動月底啟動2022-12-22
- 寧德:深入群眾接地氣 實踐砥礪勇擔當2022-12-22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霞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振興增動2023-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