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楊遠帆)2月12日,古田縣一年一鄉鎮“送溫暖 獻愛心”大型公益活動啟動,100名志愿者和20臺愛心車輛分頭出發,為136名困難老人送上關心與慰問。活動中,志愿者走村入戶,為老人們測血壓、理發、打掃衛生……不僅將物資和慰問金送到孤寡困難老人家中,更將濃濃的社會溫情送到老人們的心中。
“以往每年搞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都是集中在幾天之內,將手里的一些東西單方面送給老百姓,沒有與群眾很好互動。”古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余蘭介紹說,今年古田縣積極響應“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號召,將常態化開展“三下鄉”服務與“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創新推出下鄉巡回服務機制,著力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困難事、煩心事,切實提升基層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鄉村振興鑄魂賦能。
歡歌笑語辭舊歲,“福見好戲”賀新春。離杉洋鎮區不遠的珠洋村,是一個中國傳統村落。珠洋村民愛看戲,也懂戲,還成立了一個業余閩劇團,閩劇傳習蔚然成風。今年春節期間,村里的戲迷們剛剛過足了戲癮——來自省實驗閩劇院的“大腕”們帶來了三臺精心準備的閩劇大戲,讓大伙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幸福。
“如今這樣不定期的‘送戲下鄉’已成為村里的一景。一陣鏗鏘的鑼鼓、一段悠揚的唱腔,總能把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珠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許廣城高興地說,正是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村里啟動了“閩劇傳習+農耕體驗”研學文旅基地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閩劇傳習所配套食住、閩劇傳習教學點和研學中心建設。
珠洋村的變化是古田縣將“三下鄉”變常下鄉,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一個縮影。
2月8日晚,古田縣杉洋鎮“文武古鎮”景區,由于疫情暫停了三年的民俗“踩街”再次開場。活動中,燈謎活動,舞龍、游臺閣等表演隊伍一一亮相,民俗表演長隊在粉墻黛瓦中穿行,一路蜿蜒騰挪,氣勢不凡。精彩紛呈的演出吸引眾多群眾和游客駐足觀看。
據了解,除了文化娛樂方面的內容,古田還將實施文明風尚、健康生活、美麗鄉村和科技富民等方面的常態化工作。以文明工作為例,當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通過建立健全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優質服務品牌、活躍宣傳形式載體等途徑,把集中服務活動與日常服務活動相結合,打通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并逐漸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
“不管‘幾下鄉’,根本是農民群眾要得到實惠。不宜‘大兵團作戰’,而應‘小股部隊’深入到基層,長期駐扎下來,增強農村的造血功能。”余蘭深有感觸地說。
去年以來,每當開展相關活動之前,古田縣相關部門都會對群眾需求進行調研。比如,部分食用菌種植戶有擴大種植規模的需求,但苦于欠缺資金,當地就把金融助農列入“三下鄉”活動的內容。“三下鄉”變成了常下鄉、常在鄉,古田縣通過廣泛組織開展道德教育、文化娛樂、民俗文化傳承等活動,讓廣大基層群眾唱起來、跳起來、樂起來、富起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細、落實。
責任編輯:趙睿
- 寧德蕉城水產業:滿產趕訂單 出海拓市場2023-02-14
- 寧德出臺措施振興有居民海島 提升海島規劃水平2023-02-14
- 寧德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2023-02-13
- 寧德救援隊員所在搜救組發現一名幸存人員2023-02-10
- 山海交響 福聚寧德 八閩美食嘉年華系列活動在寧德盛大啟幕2023-02-03
- 寧德:直播帶“崗”讓工作觸“屏”可及2023-02-01
- 柘榮推出27個“秒批秒辦”事項2023-02-01
- 港澳臺僑同胞福建寧德敘鄉情話發展:共同講好家鄉故事2023-01-31
- 寧德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2023-01-31
- 寧德:政策托舉,促民營經濟茁壯成長2023-01-31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玉兔迎福·全家福安”“福”文化主題活動啟2023-0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