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陳雅芳 王婷婷 魏知秋)10日,古田縣“四下基層”第五期學員來到城西街道羅峰村開展為期6天的實踐鍛煉;
11日,柘榮縣領導與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層面對面現場辦公,幫企業解難題;
12日,福安市康厝畬族鄉人大主席團組織人大代表在金斗洋村開展人大代表接訪群眾日活動;
……
這是寧德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的縮影。
“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的。30多年來,這一工作機制不斷豐富發展,成為寧德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助力建設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近日,寧德市印發通知,從本月開始,在全市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四下基層貼民心、感恩奮進建新功”實踐活動。
現場辦公 企業輕松
“現階段,你們如果在環保、運輸等申請流程中還有問題,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傾力解決。”烈日炎炎,日前,福安市白馬港組團工業服務隊再次走進位于福安市灣塢鎮的鑫隆古建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回訪。
據了解,今年2月,白馬港組團工業服務隊走訪企業時了解到,鑫隆古建公司投產在即,卻面臨原材料短缺問題。“如果因原材料短缺造成生產線停產,將給企業造成很大損失。”回憶起當時的心情,白馬港組團工業服務隊隊長吳衛平直言,“我們的著急程度不亞于企業負責人。”
分工明確,行動增效。吳衛平根據隊員所屬部門與擅長領域,將成員分為多支小分隊,一邊與住建局、渣土辦等相關部門對接,協助企業做好外來原材料供應申報手續,暢通原材料供應大動脈;一邊鼓勵隊員立足自身資源渠道,開拓新的原材料供應渠道。
“鑫隆古建主要生產建筑仿古磚、空心磚,企業擁有可消納建筑垃圾的技術優勢。這意味著只要有建筑垃圾消納點,企業原材料供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吳衛平介紹,“如果說尋找臨時性原材料供應只是解企業開工燃眉之急,那么在建筑垃圾消納點和企業間建立聯系,才是讓企業心無旁騖忙生產的治本之策。”
工業服務隊在實地走訪中發現,灣塢鎮正困于建筑垃圾處理難。“這不正對上了?”如果在灣塢建立一個建筑垃圾消納點,不僅能解決當地建筑垃圾問題,還為鑫隆古建創造了原材料供應點。
吳衛平迫不及待將自己的想法與工業服務隊成員分享,并在形成成熟的方案后,與隊員一起找到灣塢鎮政府商榷。
“當地政府聽了我們的想法后,十分支持,并安排專人對接。目前,建筑垃圾消納點已進入用地、選址等環節。”吳衛平介紹。
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效益??粗鴱S里的機器終于能高效運轉,鑫隆古建負責人虞招東不無感慨:“服務隊沒日沒夜幫我們解決問題,讓我們十分感動,他們真的把企業當成了自家人。”
鑫隆古建難題快速解決得益于福安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
今年以來,福安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以深化“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為抓手,列出重大項目一線“崗位庫”,按照“崗位需要、個人意愿、組織調配”相結合的方式,選派872名干部到439個村和696家企業等一線鍛煉,推動干部在一線打硬仗、攻難關。
為推動更多干部奔赴一線,寧德各地變“聽廣播”為“看直播”,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讓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蔚然成風。
身挨身坐 心貼心聊
“你怎么還在駐村???”這兩年,周寧縣純池鎮桃坑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秀輝經常收到朋友這樣的詢問。
也難怪,2013年,在縣安監局工作的劉秀輝聽說要選派干部駐村,第一時間報名,掛職周寧縣咸村鎮下坂村黨支部副書記。期滿返崗后,2019年,他再次向組織提出申請,前往咸村鎮茶廣村,掛職黨支部第一書記。如今,這是他的第三次掛職。
說起三次駐村掛職經歷,劉秀輝感慨萬分:“駐村經歷,讓我受用一生。我就是喜歡和群眾打交道,實實在在干點為民服務的事。”
2021年12月,劉秀輝初到桃坑村,就開始琢磨:“如何才能融入桃坑村,如何讓村莊發展起來,讓村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為迅速摸清全村基本情況,他用兩個月時間扎進村里,針對村民白天忙問題,利用飯點及夜晚閑暇時間入戶走訪,掌握村情民意。
桃坑村是個小山村,環境優美,但交通不便,產業單一,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我有想到發展產業難,但沒想到真正實踐起來這么不容易!”劉秀輝說,桃坑村年輕勞動力基本外出務工,村內土地大量閑置,嚴重制約村莊發展。
“在和村兩委多次商討后,我們決定發動群眾開展土地流轉和農業種植,由村兩委注冊農業合作社,牽頭收儲流轉和復墾閑置土地。”劉秀輝說,村里已流轉土地200多畝,復墾耕地80多畝,發展中草藥、檳榔芋、蜜薯等特色種植業。去年,村集體收入翻了近一番。
同時,他還深入挖掘桃坑村傳統茶商文化,依托桃坑村老茶廠,引導在村茶商順利完成“萬新春”“華春來”商標注冊,為后續發展壯大茶產業增添市場動力和文化底蘊。
想群眾之所想,村里的大事小情劉秀輝都掛在心上。
動員鄉賢為村“長者食堂”捐款,建設完成古村落觀景廊橋和旅游公廁,解決外墻邊自然村群眾用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
“未來,我們將借助區位優勢,以鄉村紅色旅游和傳統鄉村旅游為主線,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帶領群眾勤勞致富奔小康。”對于桃坑未來發展,劉秀輝充滿信心。
在寧德,大批像劉秀輝一樣的年輕干部在鄉村一線真蹲實駐、真抓實干,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2022年,寧德專門出臺《關于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組織年輕干部到鄉村一線培養鍛煉的意見》,引導年輕干部苦練密切聯系群眾基本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
政策講透 信心給夠
當晨光照射在“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崳山島的山海之間,陳志勇已戴上草帽,下村查看沿線5公里環島旅游公路建設情況。
陳志勇是福鼎市崳山鎮黨委書記。去年9月,他從寧德市文旅局到崳山鎮交流任職。
上任,上島。處處皆盛景的崳山島還缺什么?多番走訪下來,他有了答案:旅游配套和旅游業態。
“原環島公路等級低,僅通了‘半島’,無法將所有景點串成線,旅游只停留在‘景點游’。”陳志勇解釋道,路通了,才能更好地實現“全島游”。
說干就干,當地立即成立專班,全面籌建旅游環島公路。然而,質疑聲緊隨而至:“說了10年都沒修成,真要修?”“那邊根本沒路,怎么通?”陳志勇明白,要想獲得支持,只能一次次走村入戶把黨的方針政策講深、講透。“不理解就多講幾次,沒信心我們就給夠信心!”
以“心”換“新”,陳志勇帶領專班積極爭取“上級補助+銀行融資+專項債”,率先啟動第一試驗段5公里道路建設。見到成效的鄉賢紛紛帶頭捐資,群眾也捐款讓地,環島旅游公路迎來“新生”,籌建剩余19公里道路,配套步游道、游客驛站、觀景臺等綜合性旅游觀光設施。
來得了,還要玩得好、住得下。“島上的住宿條件無法承載旅游旺季時的游客量。”走在沿海漁村,陳志勇發現幾乎村村都有閑置石屋、民房,而這,恰恰可以用來改造成精品民宿。
具體怎么改?陳志勇將黨員、干部、村民和民宿企業代表召集起來,大家圍坐一桌,就著熱茶,想法愈聊愈多。
“我們堅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把握群眾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點,解開思想上的‘扣子’,創新‘民宿銀行’模式,收儲、流轉閑置民房,利用富村貸、民宿貸等資金進行公建民營。”陳志勇介紹,目前已建成洋鼓尾NOMI精品民宿、海天湖民宿、觀海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群,打造集小吃、用餐、購物、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
“我家以養羊、賣羊為生,書記經常來幫我們出主意,建議研發崳山羊禮盒和文創產品,‘與時俱進’跟著旅游產業走。”眼看發展越來越好,馬祖村村民汪敬財豎起大拇指。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寧德市提升鄉鎮紀檢干部履職能力2023-07-15
- 閩江學院地海學院“河小禹”專項雙碳青年行隊開展實地調研2023-07-12
- 寧德蕉城區:村干部“屆中考” 村民當“主考官”2023-07-07
- 周祖翼赴寧德福鼎市開展工作檢查2023-07-06
- 寧德:項目“加速度”發展勁更足2023-07-04
- 福建寧德首個超十萬噸級深水泊位通過交工驗收2023-06-26
- 全國黨刊全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在寧德啟動2023-06-15
- 寧德放“大招” 硬核舉措做熱暑期旅游市場2023-06-12
- 寧德海警局查獲1起海上違法犯罪案件 查扣涉案凍品100余噸2023-05-19
- 寧德監獄有支“療愈”樂隊2023-05-1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江學院地海學院“河小禹”專項雙碳青年行隊2023-07-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