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民日報7月23日刊發通訊《福建寧德傳承“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報道寧德市各級領導干部傳承“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在基層一線宣講政策、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推進工作,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福建日報今日予以轉載。
“目前最盼望的是辦理土地合宗手續,縣委書記帶著縣直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問題,明確專人指導。”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苑說。
7月11日,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領導干部來到柘榮縣制藥工業園區,為企業送政策、辦實事、解難題,力捷迅藥業人才公寓用地等問題的解決有了明確時間表。這是寧德市各級領導干部傳承“四下基層”優良作風的新近一例。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的。寧德市各級領導干部傳承“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在基層一線宣講政策、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推進工作,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在基層一線辦實事解難題
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當地特產太子參,生產的復方太子參顆粒等產品年銷售額5000多萬元。
“農戶種一畝太子參,能賣1萬元。”林苑說,“為進一步擴大產能,吸引更多人就業,公司正籌建人才公寓,希望在用地方面得到支持。”
“目前我們正對公司周邊的土地進行收儲、清理和平整,預計3個月完成,屆時可解決人才公寓用地問題。”現場辦公會上,柘榮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江平介紹。柘榮縣委書記張曉容說:“閩東力捷迅藥業為太子參產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我們將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務。”
2022年,為精準落實有關政策舉措,柘榮縣建立“專班推進、專人掛鉤”機制,成立生物醫藥等7個產業工作專班,由縣級領導干部牽頭掛鉤全縣規模以上企業,每月至少到掛鉤企業現場辦公、實地調研一次。
以“四下基層”機制為重要抓手,寧德市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深入基層一線,研究解決問題。
享有盛譽的福鼎白茶,是福鼎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全市現有280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可提供10萬多個就業崗位,直接帶動30多萬人增收。
福鼎市成立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明確責任部門、劃定責任片區,每兩月召開一次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市領導帶隊深入茶企、茶園調研,破解生產、加工、銷售難題,助力茶產業加快發展。
“我們推進基地化生態茶園建設,建立全市茶園茶企大數據庫,完善防偽溯源系統,推動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介紹,目前全市基地化茶園面積達20多萬畝,2300多家企業、7.2萬多戶茶農納入大數據溯源系統。
寧德市明確市縣兩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年到基層調研時間不少于60天,通過深入調查研究了解民情、掌握實情,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寧德市市長張永寧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企業調研并召開座談會,詳細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經過細致調研,寧德推出一批務實管用、含金量高的“一頁紙”政策,逐一配套政策解讀文件、兌現操作細則,并更新發布25類33項“免申即享”政策清單。
2022年,寧德市累計減稅降費85億元,提供再貸款、再貼現、信用支持等各類資金52.2億元,發放紓困貸款18.8億元、普惠小微貸款500億元。
面向基層建立常態化宣講機制
“弱鳥先飛飛更高,滴水穿石勁更堅。齊心建設新家園,擼起袖子加油干……”柘榮縣城郊鄉靴嶺尾村剪紙傳習館里,柘榮縣小板凳宣講隊員的快板表演吸引了村民們。“說的是老百姓身邊的事,講的是我們聽得懂的話,還有本土特色的文藝表演,大家都愛看。”村民劉冬寶說。
“從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到去年收入52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萬元,靴嶺尾村發展駛入了快車道,靠的是黨的好政策。”靴嶺尾村第一書記吳雪香感觸頗深。
2020年初,由縣領導帶隊的宣講團來到靴嶺尾村,宣講主題是推進鄉村振興。“找準特色產業,發展一村一品,發揮能人示范作用……”一場宣講下來,吳雪香的本子記得滿滿當當,發展思路也隨之打開:“村里剪紙已有400多年歷史,家家戶戶都會,能不能以此破題?”
宣講活動不僅傳遞了黨的好政策,也凝聚起了人心、鼓起干群干勁。靴嶺尾村挖掘剪紙文化,發展以剪紙文創為主的文農旅產業,剪紙越賣越火,游客越來越多,先后獲得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稱號。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守住耕地紅線,村里的600畝水田、300畝農地,一厘一毫都要珍惜。”“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在蕉城區八都鎮猴盾村,寧德市委講師團團長陳慶義從干部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講起,將理論政策轉化為大白話,讓群眾在對比中感受發展變化。
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寧德市面向基層建立常態化宣講機制,不斷創新宣講形式,打造基層群眾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直通車”。近3年,寧德市縣兩級共組織宣講小分隊180多支、宣講員2500多名,宣傳宣講4萬多場次,受眾達310萬多人次。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訪工作
寧德市擁有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1/3左右,全市約60萬人從事海上養殖、捕撈和海產品加工銷售。
夕陽西下,霞浦縣北壁鄉東沖村碼頭海域碧波蕩漾。“漁民的大部分作業時間在海上,日常辦事不方便。”北壁鄉黨委書記林彥伶說,鄉里在這片漁民出海的必經之處建立“海上社區”,成立黨群服務中心、訴求服務中心和設施技術服務站、綠色養殖服務站,為漁民提供證照辦理和養殖技術服務等,同時調解矛盾、化解糾紛。
“前不久我家養殖證丟了,出?;貋眄樎肪偷?lsquo;海上社區’補辦,方便多了。”大黃魚養殖戶雷宗相說,過去要專門抽時間上岸,乘公交車到鄉里辦理,費時費力,還影響生產。
著眼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寧德市各級領導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市縣主要領導每月輪流到本級信訪部門接訪群眾,并逐案落實包思想轉化、包問題化解、包息訴罷訪‘三包’責任。”寧德市信訪局副局長藍曉清介紹,信訪部門提前一周公開接訪領導姓名、職務及接訪地點等信息,方便群眾知曉以及案件線索收集。
“希望能幫助重建家園,同時加大幫扶力度,解決島上居民出行難。”今年3月,寧德市委書記梁偉新在霞浦縣接待信訪群眾時,沙江鎮竹江村幾名遭受火災的群眾表達訴求。梁偉新仔細了解受災情況、重建困難,現場與市縣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探討解決辦法,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幫助受災村民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為從根本上解決海島居民出行問題,進一步改善海島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梁偉新還對全市海島村發展情況開展調研,牽頭研究制定支持海島振興的9條政策措施。竹江村也被納入政策支持對象,目前正在積極打造“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和美海島村。
寧德市信訪部門梳理了一批典型問題,推行重點事項帶案下訪。2022年,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共下訪接待群眾2812批6172人次,推動解決各類信訪積案和信訪突出問題184件,化解矛盾糾紛1178件。
持之以恒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寧德市信訪秩序不斷好轉。2022年,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4%,重復信訪同比下降18.5%,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答復率均達100%。(人民日報記者 蔣升陽 付文 王崟欣)
責任編輯:趙睿
- 人民日報頭版報道:寧德傳承“四下基層”優良作風2023-07-23
- 寧德:人在事上練 一線長才干2023-07-17
- 福建寧德市提升鄉鎮紀檢干部履職能力2023-07-15
- 閩江學院地海學院“河小禹”專項雙碳青年行隊開展實地調研2023-07-12
- 寧德蕉城區:村干部“屆中考” 村民當“主考官”2023-07-07
- 周祖翼赴寧德福鼎市開展工作檢查2023-07-06
- 寧德:項目“加速度”發展勁更足2023-07-04
- 福建寧德首個超十萬噸級深水泊位通過交工驗收2023-06-26
- 全國黨刊全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在寧德啟動2023-06-15
- 寧德放“大招” 硬核舉措做熱暑期旅游市場2023-06-12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周寧禮門鄉:山鄉留住客 美景變財富2023-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