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藏在屏南縣大山深處的“網紅村”——熙嶺鄉龍潭村游客絡繹不絕,村里的民宿更是一房難求。
從“寂寂無聞”到“遠近聞名”,龍潭的蛻變吸引眾多原村民回流、新村民入駐、自駕游打卡。今年上半年,龍潭村接待游客預計超28萬人次,其中“五一”假期接待游客3.79萬人次;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65.2萬元。龍潭村取得的亮眼成績中,農村公路升級改造功不可沒。
“大地為琴路作弦,縱橫捭闔總是歌。”作為山區縣,曾經的屏南深陷交通桎梏,重重大山阻隔了連通外界的腳步:外面的人進不來,山里的好產品出不去,導致“昔日屏南又貧又難”。從因山所阻、因路所困,到人車暢行、景美業興,從車遙馬慢到形成“半小時交通圈”、“一縱一橫一環”干線公路交通網絡,一條條蜿蜒交織的“天路”打通物流配送和游客進村“最后一公里”,構建起山區交通“末梢微循環”,讓屏南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去年,屏南縣獲評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暢銷路 高山蔬菜熱銷全省
炎炎夏日,在屏南縣棠口鎮棠口村至西村新建公路施工現場,挖掘機轟鳴作響,渣土車來回穿梭,工人們干勁十足。
眼下,正是屏南高山蔬菜錯季供應市場的旺季。棠口鎮是屏南最大的高山蔬菜種植示范基地,耕地面積近萬畝,一年四季可輪種花椰菜、玉米、黃瓜、茄子等蔬菜,年產量上萬噸。隨著鎮區經濟發展和沿線開發,原來擁擠、易堵車的舊道路已滿足不了蔬菜外銷需求。
“我們村主產花椰菜、玉米、茄子,銷售以客商上門收購為主。路建好后,將給客商上門和蔬菜運輸提供更多便利,菜農也將享受到大實惠。”棠口鎮仕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張維祿介紹,這條在建的“四好農村路”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途經棠口鎮仕洋、孔源、西村、上厝等4個村,全長5.183公里,路寬6.5米,計劃于本月底通車。
“過去每畝地年收益只有千把元,現在高山蔬菜品牌越來越響,種時令蔬菜每畝產值超萬元。”棠口鎮村民說。
經過20多年發展,屏南縣高山蔬菜產業從業人員達4萬多人,種植面積達15萬多畝,平均畝產值約2萬元,供給全省20%以上夏秋蔬菜。預計2023年上半年,屏南縣蔬菜產量15359噸,同比增長4.8%,種植面積6.5萬畝。
今年,屏南計劃完成“四好農村路”提級改造30公里,投資1.11億元。預計前三季度,可新改建21公里,完成投資8000萬元。道路的建設,幫助屏南高山蔬菜打開銷路。據介紹,屏南縣結合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促進企業開展線下門店、線上交易、冷鏈物流、宅配服務等服務拓寬蔬菜銷售渠道,并組織郵政、農村客運和快遞企業開展“交郵快合作”,促進“網貨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破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拓寬蔬菜銷售渠道。去年,屏南縣年銷售額超千萬元電商企業達13家。
通旅途 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不斷,屏南的避暑勝地白水洋又一次“刷爆”人們的朋友圈。“五一”期間,白水洋景區舉行的“五一水上魔幻泡泡節”活動吸引近萬名游客參與;5月27日,又迎來來自上海、潮汕、泉州、廈門等地的千人游客團隊,當日景區總游客量2000多人,宣告旅游旺季提前到來。
近年來,隨著寧武高速、政永高速、衢寧鐵路屏南站、“鎮鎮有干線”建成,屏南縣城至鄉鎮形成了“半小時交通圈”,極大提高游客的可進入性,成為擁有“天然大空調”美譽的理想生態旅游、養老養生、休閑避暑勝地,先后獲評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國家紅色景區景點名錄、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并被省旅游協會自駕游專業委員會授予“自駕游目的地”稱號。
龍潭村就是文創旅游受益于交通建設的典型案例。此前,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古村落,龍潭村一度因為交通不便,面臨“空心化”的危機。2018年,12公里長、6.5米寬、按4級公路標準建設的熙嶺龍潭出村路正式通車,龍潭村至熙嶺鄉的路程縮短至12分鐘,龍潭村開始大力發展文創旅游產業,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如今,龍潭村距屏古高速連接線浙洋高速出入口僅25公里,車程僅需30分鐘;至屏南縣城只需40分鐘車程,至寧德市、福州市僅需1.5小時車程,旅游觀光十分便捷。
近5年來,屏南縣域內762.8公里農村公路被納入“路長制”管理。同時,設立縣、鄉(鎮)、村三級路長,按季度對鄉(鎮)進行考評,并招募農村公路專管員,依托“智慧路長”App進行巡檢,一月一考評一通報。“比起平原地區,山區的管護成本高。我們采取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探索委托養護、合同養護、分段承包養護等多種模式,實現農村公路精細化養護全覆蓋。”屏南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陸建康告訴記者,在此基礎上,屏南縣還加大糾治力度,有效遏制公路違法違章、侵占路產路權等行為,保障群眾安全出行。去年,屏南完成養護大中修工程14個,共計110公里,涉及7個鄉鎮,投資594萬元;修復農村公路路面1萬平方米。
為更好地助力農村經濟發展,屏南縣把建設“四好農村路”與美麗鄉村、紅色文旅、特色產業發展相融合,每年7月向鄉鎮征集第二年項目建設計劃,篩選后編制建設項目庫;倒排時間節點,確保項目當年開工、當年驗收。同時,建立“資金池”,統籌建設資金,探索“先建先補”原則。交通建設的提速,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2023年上半年,屏南縣共接待游客271.05萬人次,同比增長30.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23億元,同比增長43.7%。(本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甘葉斌)
責任編輯:趙睿
- 屏南:今年預計實施民生項目24個 總投資72.73億元2023-07-19
- 媒體采訪團走進屏南 感受電商產業蓬勃發展場景2023-07-06
- 福建省報業協會新媒體會議在屏南召開2023-07-05
- 屏南:為1406棵古樹名木投保2023-05-25
- 屏南:打好“人才牌” 山村活起來2023-05-16
- 鄉愁有歸處——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的屏南實踐與探索2023-05-08
- 屏南法院:“司法夜調”點亮便民“燈”2023-04-03
- 屏南縣:品牌助力,高山蔬菜四季常青2023-03-01
- 福建屏南萬畝李花盛開 助推鄉村振興2023-02-23
- 全國首個“云村民”計劃在屏南啟航2022-05-26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安:一杯涼茶沁人心 他們已堅持了15個年頭2023-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