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霞浦海參收獲上市。福建御藍記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明照忙著從養殖戶手上收購海參,再將這些“舌尖上的美味”送到加工廠。
“我有兩處加工廠,一個主攻海參片精深加工,一個做以拉缸鹽海參為主的粗加工,每天可加工五六萬公斤活參。”張明照說。
霞浦被譽為“千鮮之城”“中國南方海參之鄉”,以海參為代表的海洋與漁業資源得天獨厚。去年,全縣海參產量5萬噸,占據全國三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總產值達63億元,帶動5萬多人就業。
北參南養寫傳奇
3月25日,霞浦海參參王爭霸賽現場熱鬧非凡。養殖戶精心挑選的海參紛紛亮相,經過集中展示、稱重,最終天潤水產品有限公司選送的海參以1127克奪得“參王”稱號。這也是“參王”重量首次突破1公斤,創霞浦海參參王爭霸賽歷史新高。
霞浦本不產海參,與海參“第一次牽手”始于2003年。那年,霞浦縣首次從山東長島引進海參苗種,在對蝦基地開展室內水泥池暫養試驗。第二年,研究人員又將少部分規格相對較大的苗種移到海區開展吊籠養殖試驗,經過半年多養殖,最終試驗結果平均成活率達到86%,一舉打破南方不能養殖海參的歷史。
此后,霞浦海參養殖戶每年從遼寧、山東等地購進已在北方養殖三年左右的大規格海參苗,然后在霞浦海域進行吊籠養殖。這種南北接力養殖海參的模式,大大縮短了養殖周期,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海參養殖闖出名氣,離不開海上養殖綜合整治。
走進霞浦縣沙江鎮圍江村海參網箱養殖區,放眼望去,一排排方格養殖箱排列整齊,清澈的海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養殖戶蘇必捷正提著餌料,沿著網箱邊緣一邊慢慢行走,一邊投擲餌料。“隨著海參網箱養殖新模式在霞浦興起,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養了一些。這幾年,縣里下大力氣‘清海’,海水越來越干凈,海參長得越來越好。”蘇必捷看好海參網箱養殖的發展潛力,更看好霞浦這片海。
去年,沙江鎮還引進山東安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環境友好型組合箱體刺參規模化養殖示范基地。“我們在圍江村海域新建了1萬多口網箱,投入150多萬公斤海參苗,目前長勢良好。”山東安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霞浦代理公司負責人蘇立群介紹,網箱養殖具有易操作、長勢快等優勢,出產的海參口感更好、品相也更佳。
從“買苗”到“育苗”
4月1日,福建一嘉苗業有限公司育苗室,技術員李景香正在為“福參1號”新品系F3代苗種換水、投餌。
“這批苗種已進入幼參階段,經過精心培育,大苗平均規格每公斤可達400頭。”李景香仔細查看海參苗種長勢。
去年12月,由該企業參與承擔的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項目——仿刺參秋季育苗試驗在霞浦通過現場驗收,此舉在全國尚屬首創。
霞浦海參產量雖高,卻“先天不足”,苗種全部要依賴北方引進。
為打好種業“翻身仗”,2022年4月,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力量,霞浦縣開展海參苗種本土化試驗。“由于海參春季產卵繁殖的生長特性,傳統人工育苗通常在春季進行。可春季培育的海參苗在當年秋季個頭比較小,不適應霞浦探索的吊籠養殖模式。”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林琪說。
讓人欣喜的是,由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海參創新團隊和福建一嘉苗業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仿刺參“福參1號”新品系F3代秋苗共1543萬頭,平均規格每公斤2.8萬頭,總重量達538公斤,苗種體態伸展良好、體色鮮艷、刺型完整、附著力強,順利通過專家組現場驗收。
此次海參秋季規模化苗種繁育填補了中國南方地區仿刺參育種和育苗的空白,標志著福建省在海參(仿刺參)秋季規模化苗種繁育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對推動霞浦海參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秋季育苗比傳統的春季育苗多了一整個冬天的生長時間,這樣苗種有望在第二年秋季達到下海吊籠養殖的規格。”林琪說,新的育苗模式是對傳統人工育苗以及海參南北接力養殖模式的一種重要補充,“一個產業的發展要有多樣性,多樣性是對沖風險的最好方式”。
“鏈”動新未來
在福建御藍記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精深加工廠,全自動生產線正開足馬力高速運轉,一只只Q彈活參經過30多道關鍵工藝壓縮成含片狀。
過去,吃海參是件麻煩事,浸泡、蒸煮,還需冷藏保存。是否有辦法讓海參方便食用、便捷攜帶?
經過不斷實驗,張明照研發出全國首個使用壓片工藝的海參精加工產品“海參片”,采用零下28℃低溫細胞破壁和高濃度壓片成型技術,真正實現了海參即食,為更多人所接受。
緊隨其后,公司又推出第二款海參即食產品常溫海參粥。“通過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霞浦海參發展之路可以走得更遠。”張明照說。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霞浦鼎鴻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舒敏。該公司以海參等海產品為原料,推出了金湯佛跳墻及鮮食海參等產品,并與大型商超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入駐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日產量超過5萬份,年銷售額達6億元。
為加快形成聚集效應,目前正快速推進的霞浦城鄉融合產業發展示范園項目,是當地規劃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交易市場,將打造國際性海洋水產品批發交易、水產品精深加工、冷鏈倉儲物流保稅、農特產品批發交易等四大基地,助力霞浦海參賣得更俏。
立足延鏈升鏈強鏈,多元化深加工空間廣闊。中國漁業協會副秘書長遲飛躍提出,海參市場銷售環節較養殖、加工來說投入太少,市場開發遠遠不夠,要深入市場、研究市場,進一步拓寬渠道,推動海參產業與醫藥、旅游、餐飲等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把做強做優做大海參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霞浦縣順勢而為,在上月底召開的2024中國·霞浦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推動12家金融機構與霞浦縣海參協會現場簽約,計劃今年針對海參產業投放貸款72.1億元,為海參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賦能海參高質量發展。
“深挖‘藍色富礦’,深耕‘海上糧倉’。我們正加快構建海參全產業鏈條,實現海參養殖規模和產量、產值連年增長,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成為全縣首個單品規模超百億的養殖品種。”霞浦縣委書記郭文勝說。(本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顏晨曦)
責任編輯:趙睿
- 賞非遺、品民俗 感受“詩畫霞浦”的煙火氣2024-02-05
- 霞浦縣公開發布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2024-01-25
- 福建霞浦:北方海參 南遷過冬2023-12-15
- 霞浦縣探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上接省市 下聯島村2023-12-04
- 霞浦:遇見蔚藍 向海圖強2023-11-14
- 福建省勘察設計協會工程勘察與巖土分會2023年年會暨新技術交流會在霞浦順利召開2023-11-10
- 霞浦、漳浦、浦城三方共同簽訂“三浦并臻”文化聯盟協議2023-10-24
- 松山媽祖行宮迎千年慶 兩岸上千信眾共敘媽祖緣2023-10-23
- 霞浦:快遞降費 電商“快跑”2023-09-07
- 霞浦:最曲折海岸線,藏著多少浪漫因子2023-09-04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線獅舞動 非遺綻放 蕉城霍童“二月二” 燈會2024-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