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尤方明 通訊員 陳秀靜 鄭小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盛夏時節,在霞浦縣溪南鎮西安碼頭,抬頭望去,海面上漁排成片,塑膠浮球隨波蕩漾,勾勒出“深藍牧場”的阡陌縱橫。
霞浦是我省海洋漁業大縣,特別是養殖面積最大的溪南鎮,藻類養殖逾萬畝,漁排養殖近35萬筐。每年養殖高峰期,海上從業人員達3萬余人,其中不少為外來務工人員。
如何維護海域的平安和諧?
借助我省首個建制式海上社區——七星海上社區這個陣地,溪南鎮因地制宜探索新時代海上“楓橋經驗”,聚焦海上養殖相關矛盾糾紛,推動干部力量下沉海區,實現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矛盾不上交。自2022年以來,溪南鎮累計調解涉海涉漁糾紛51起,成功率100%。去年,溪南鎮化解海上養殖糾紛工作法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
溪南鎮司法所調解員謝友忠每天都在奔波。不久前,他剛捧回寧德市優秀共產黨員的榮譽稱號,又匆匆趕回溪南鎮甘棠村,調處兩戶人家間的糾紛。
2012年,謝友忠就任溪南鎮司法所調解員。隨著溪南鎮水產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他的工作重心從陸地轉移到海上。
“溪南鎮海域面積廣闊,若不能及時抵達現場,往往只能憑當事人的陳述來判斷事發情形,調查取證較為困難。”他說。
針對以往海上糾紛底數不清、情況不明、被動應對等問題,溪南鎮對海區矛盾糾紛深入研判,全面掌握轄區4680艘無證船舶、3萬多名作業人員底數,對不同類別重點矛盾分別制定化解預案;同時堅持周研判工作制度,實行鎮平安辦初判、鎮“海上楓橋”專班會商研判、鎮黨政領導班子集體研判的三級研判法,根據不同矛盾風險劃定低、中、高風險等級,分類建檔造冊,同步報送屬地海警部門,協同跟蹤動態變化。
走進七星海上社區海上綜治中心,透過“海上社區智慧綜治平臺”的大屏幕,海區各網格實時情況一覽無余。據工作人員介紹,當地借助高位AI智能感知攝像機、熱成像雙光無人機等信息化設備,對海上24小時不間斷動態監測,推動會商研判精準化、科學化。
溪南鎮還組建了由退休村干部、沿海村網格員、黨員養殖戶等組成的“海管中隊”,形成專職排查力量,分2組按片區一周3次巡查;群眾也可通過熱線電話等方式反映問題和訴求。
針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溪南鎮在實踐中逐步形成流動解紛、包案解紛、溫情解紛等多元解紛新格局。當地更是購置2艘快艇設立“海上流動評理室”,在海上靈活解紛。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謝友忠感慨地說,底氣來自當地打造的“1+6+N”法治服務矩陣。
在海上綜治中心周遭,設立有海上楓橋便民服務中心、海上警務室、七星訴非聯動工作站、海洋生態檢察工作室、海上信訪評理室、法學會海上工作室等6類載體;黨員、法官、檢察干警、民警、網格員等“N種”社會力量匯聚于此,形成基層治理合力。每當遇到“疑難雜癥”,謝友忠既能與下沉一線的工作人員直接對話,也可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向上級政法部門求援。
去年3月7日,化解海上養殖糾紛工作法成功派上用場。彼時,七星海域東安海區養殖戶謝某和李某在漁排上激烈爭吵。“海管中隊”成員在例行排查時發現情況,立即介入干預。原來,謝某發現其漁排受李某漁排擠壓,產生經濟損失,便要求對方賠償。李某則表示,該情況因潮汐漲落所致,不應由其負責。
鑒于現場無法順利調解,“海管中隊”成員帶領雙方當事人前往調取“海上社區智慧綜治平臺”視頻影像。在察看監控視頻、實地確認損失情況后,謝友忠協同“1+6+N”法治服務矩陣駐點單位工作人員擺事實講道理,終于使雙方握手言和。
接下來,謝友忠和他的同事們還將把“海上流動評理室”的紅旗延伸到海域的各個角落,為海上養殖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趙睿
- “行進中國”調研行:來這里“慢下來”,尋找心中的“那片海”2024-06-25
- 福建霞浦:“海帶之鄉”迎來海帶收獲季2024-05-10
- 霞浦加快構建海參全產業鏈條:“慧”養參,闖富路2024-04-02
- 賞非遺、品民俗 感受“詩畫霞浦”的煙火氣2024-02-05
- 霞浦縣公開發布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2024-01-25
- 福建霞浦:北方海參 南遷過冬2023-12-15
- 霞浦縣探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上接省市 下聯島村2023-12-04
- 霞浦:遇見蔚藍 向海圖強2023-11-14
- 福建省勘察設計協會工程勘察與巖土分會2023年年會暨新技術交流會在霞浦順利召開2023-11-10
- 霞浦、漳浦、浦城三方共同簽訂“三浦并臻”文化聯盟協議2023-10-24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東銀器制作技藝:民族文化交融鍛造出新的魅2024-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