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東南網12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輝宗 鄭昭 單志強)柘樹之地,欣欣向榮。

      《山海經》曾記載,“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先于神話傳說而存在的柘樹,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常被描繪為堅韌不拔、生命力頑強的象征。

      以樹命名、與樹共榮,靜臥于太姥山脈西北麓懷抱之中的柘榮縣,城如其名,柘樹的堅韌質樸深深扎進山區小縣的每一寸土地,在歲月洗禮和時代變遷中,孕育出發展新優勢,展現出勃勃生機。

      以“向死而生”的勇氣成就逆襲路

      北緯27°,柘榮恰巧位于這個神秘地帶。

      沾染了這條緯度線的神秘氣息,柘榮植被繁盛,夏無酷暑、冬季嚴寒,造就了太子參的優良品質。

      柘榮自清末起種植太子參,至今已逾百年。今天,提起太子參,就想到柘榮;提起柘榮,就不得不說“閩東藥城”。

      崛起的“閩東藥城”,是柘榮人奮勇爭先的最好詮釋。

      “小小柘榮縣,兩間剪刀鋪,衙門打屁股,全城聽得見”,解放初期柘榮貧困落后,全縣沒有一寸公路,沒有一盞電燈,沒有一部電話。

      新中國成立后,柘榮曾兩次撤縣,又兩次復縣,素有“省尾”縣之稱。改革開放后,仍戴著“貧困縣”的帽子。

      先天不足,卻激發了柘榮人民骨子里的堅韌與不屈。

      怎么破?逆境中成長,挑戰中蛻變。

      時針撥回到1988年,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到柘榮檢查工作。在察看瀕臨破產的覆銅板廠時,他提出一定要想方設法采取措施,“死馬當作活馬醫”。時任柘榮縣委書記鐘安領悟到,“這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

      柘榮提出“突破工業”的發展思路,實施“以藥興縣、以藥富民”工程,把以太子參為主的藥材產業作為特色產業來抓,創辦閩東第一、第二制藥廠。

      工業產值上來了,“以工促農、以工促富”的山城柘榮在閩東嶄露頭角。

      通過引資嫁接和股份制改革,兩家藥廠分別重組成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有限公司、福建廣生堂藥業有限公司,并迅速成長壯大,成為引領柘榮藥業發展的兩大龍頭藥企。

      “面對困境,柘榮人民自古就有敢于創新的精神和向死而生的勇氣。”柘榮縣博物館原館長游再生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

      翻開《柘榮縣志》,一幕幕英勇抗爭的歷史畫卷躍然紙上。無論是明嘉靖年間抗擊倭寇的英勇無畏,還是清代至民國期間平息匪患的堅定果敢,都彰顯了柘榮人民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精神。

      如今,柘榮縣集聚起20多家藥業及其關聯企業。其中,廣生堂是全市第一家上市民營藥企,擁有全國最全的核苷(酸)類抗乙肝病毒藥物產品線,去年成為全省首個獲批小分子一類創新藥的企業;力捷迅復方太子參顆粒轉OTC項目獲批,微球制劑項目研究進展順利;時珍堂中藥飲片生產線全面投產……今年前三季度,全縣規上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0.18%。

      勇者之力能披荊斬棘。從“一根參”到“一座城”,破繭成蝶的“閩東藥城”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逆襲傳奇。

      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成就大作為

      走在柘榮的大街小巷,耳邊時常傳來各種方言,本地話、福鼎話、福安話、溫州話……南腔北調在這座山城匯集,共同編織出獨有的文化風貌。

      福溫古道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柘榮自古以來便是商貿繁華之地,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沃土。新中國成立后,地處104國道的柘榮,又承接著更加開放的浙南文化影響。

      “由于地利之便,自古以來,柘榮就對不同的文化具有包容性,思路、理念、作為等也曾開風氣之先。”游再生說。

      “包容”的人文種子在這片土地上萌發,并開枝散葉,生出“海納百川”的胸懷。

      “千人經營者全員入股、共同創富”,這是小吃直營餐飲企業“草本湯”開創的運營模式,也是其發展“密鑰”之一。

      “草本湯”創始人林春松是柘榮縣宅中鄉人。10多年艱苦創業,“草本湯”現已進入餐飲百強企業,擁有近600家直營門店,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

      “希望通過這種模式,讓大家賺到錢,每個人好了,企業發展才更快。”林春松的“你發財、我發展”樸素追求,蘊含著開放、包容、共贏的價值觀。

      這樣的價值觀也催生“草本湯”回鄉建廠。正在建設中的柘榮草本湯(全國)生產服務中心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創造直接就業崗位上千個,帶動3000多人發展生態農業,人均增收1.5萬元。

      “海納百川”的胸懷不僅濃縮于一個企業,還滲透在小城的發展理念中。

      柘榮求賢若渴。上世紀80年代,縣里就意識到人才對發展的重要性,先后從上海、吉林、浙江等地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00多人,探索出“打開山門引人才,橫向聯合促發展”的經驗做法。

      今日之柘榮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通過“飛地”引才,各類優秀人才紛至沓來。據統計,柘榮作為全寧德第一個引進國家級人才的縣份,已累計引進培育高層次藥業人才103人,指導藥企建立省級及以上科技研發平臺13個,“閩東藥城”核心競爭力不斷鞏固提升。

      “對于人才,我們始終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柘榮縣委書記張曉容說。

      偏居一隅的柘榮,擁有大格局、大作為,正以開放的臂膀擁抱世界,以昂揚的姿態迎接未來。

      以“厚積薄發”的底蘊成就穩發展

      “地瓜當糧草,火籠當棉襖,火篾滿地倒”被稱為舊時柘榮“三件寶”。歷史上,這里山窮地瘦、交通閉塞、資源匱乏,窮鄉僻壤造就了窮百姓和窮政府。

      窮則思變,錢要用在刀刃上。

      上世紀90年代初,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柘榮創新提出“小縣大城關”發展思路,采取完善城區規劃、修建對外路網、新建發電水庫、新增城市街區等措施,提高城市承載能力,以“大城關”建設帶動經濟發展。

      沒有一蹴而就的神話,只有厚積薄發的堅持。

      “看著它一點一滴在變化。”不少市民這樣形容城關中心區域的仙嶼公園,這座地標公園歷經20多年建設,見證了“小縣大城關”傳奇。

      公園建設伊始,由于缺少資金,規劃預留下地塊,只建了大門。此后,從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從景觀綠化到娛樂休閑,柘榮人一任接著一任干,將仙嶼公園裝扮成城市的共享客廳,正為市民生活打開更多美好空間。

      耐心耕耘必有收獲。

      今年前三季度,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項指標增幅均居閩東第一。一個高效能、強輻射的中心城區,持續帶動城鄉生產、生態、生活空間優化,延續的“小縣大城關”思路成為山區縣發展的寶貴經驗。

      一城發展如是,一行發展亦如是。

      “爐火熊熊叮當響,家家戶戶打鐵忙。”跨越3個世紀的柘榮刀剪是柘榮人的驕傲。

      據《柘榮縣志》記載,早在清朝雍正年間,柘榮就有能工巧匠用生鐵加鋼刃鍛打剪刀,下鋼、淬火、水磨三道傳統技藝代代相傳。

      1984年,在全國剪刀質量評比會上,柘榮剪刀將40層龍頭布一剪到底,刀口堅度、銳利度等10項技術指標均獲滿分,引起舉座震驚,產品馳譽全國。

      時光流轉,輝煌一時的柘榮剪刀卻因產品單一、工藝落后,一度陷入發展低谷。面對嚴峻挑戰,柘榮人意識到,唯有沉下心來,苦練內功,才能在困境中尋求突破。

      柘榮改變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結構,跳出大頭剪、皮革剪、民用剪、紗剪、裁縫剪“五把剪”窠臼,大力開發新產品。

      近年來,當地刀剪企業紛紛不惜重金引進自動沖床、數控自動水磨機等先進生產線,招引全國刀剪龍頭企業張小泉落戶柘榮,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加快“智改數轉”。

      穩扎穩打,不急于成。厚積薄發的柘榮剪刀,挾300余載歷史文化底蘊,鋒芒再現。

      “經過近幾年市場競爭,柘榮已經逐步占有重慶大足、山東臨沂兩個剪刀基地的市場份額。”柘榮縣剪刀行業服務中心主任溫金華說。

      “不銹鋼刀剪看陽江,碳鋼剪刀在柘榮。”如今,柘榮刀剪已形成25個品種、上百種規格的產品序列,年產刀剪3億多把,年產值達18億余元,建成全國最大的碳鋼剪生產基地。

      柘樹向陽,靜待花開,欣欣向榮。這不僅是對今天這片土地的生動描繪,更是對其未來無限可能的期許。

      記者手記

      從“弱鳥”先飛到振翅高飛

      當“小”和“少”連在一起,人們往往將其與“弱”相提并論。

      柘榮就是這樣一個面積小、人口少的山區“弱”縣。然而,柘榮卻用發展的生動實踐證明,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找準了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弱鳥”不但可以先飛,而且可以振翅高飛。

      彼時,基礎薄弱、原料短缺、人才不足,閩東所有的不利條件柘榮都存在,但柘榮工業產值還是上來了。對此,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總結為“柘榮現象”,認為柘榮發展工業的經驗對于閩東發展之路是有所啟發的。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多年來,柘榮牢記囑托,不斷豐富完善“柘榮現象”的內涵和外延,在困境的迷霧中,在變革的洪流里,當地人意志如磐,憑著“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毅,以“鳳凰涅槃”的決心,闖出了一條山區縣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柘榮做對了什么?

      以“闖”為魂。在閩東大地,柘榮勇立潮頭,率先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經濟工作的突破口,走出一條“以工促農、以工促富”的工業發展道路,為經濟穩增長注入新動能,也為干事創業提供了重要方法論。

      以“創”為翼。瞄準專、特、精,柘榮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繡花功夫把傳統產業“智改數轉”做扎實、做到位,將傳統與現代、科技與創新融合,重塑新優勢,為產業升級插上騰飛的翅膀。 

      以“干”為基。堅持城鄉融合的產業發展路徑,“小縣大城關”帶動城鄉資源流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倒逼之苦換改革之甜。如今的柘榮,既有“大寫意”,又有“工筆畫”,處處是產業、處處是景區、處處是笑臉,一派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柘榮的發展歷程,不僅是一部擺脫貧困的奮斗史,更是一部探索自我、超越自我的智慧篇章。柘榮,已不再是那只默默無聞的“弱鳥”,正以振翅高飛的姿態,展示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的決心。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與“泥”相約 樂享創造——閩侯縣實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