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新聞
-
2023-12-05
東南網12月5日訊 今年9月,萬木林沉水樟古樹群入選全國100個最美古樹群,其所在地沶村也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成了生態文明建設典范。 與其他林區不同的是,萬木林是我國唯一以人工林起源的自然保護區。這顆綠海明珠的誕生,源于沶村楊家一條“禁砍禁伐”保護萬木林的祖訓。 1354年...
-
2023-12-04
“多虧了幾位評理員,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兄妹二人的積怨會越來越深。”11月26日,武夷山市嵐谷鄉橫墩村“紅色評理站”成立不久,村民翁某找上門來,就自己與妹妹之間的遺產繼承糾紛申請調解。“我們是親兄妹,父母遺產也不多,如果鬧到法院,兄妹關系就破裂了,我真不想走到這一步。”...
-
2023-12-04
12月6日,2023年福建南平綠色高質量發展暨碳計量人才峰會將在南平市延平區舉行。本屆峰會由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共同主辦。 才聚武夷,智匯閩北。去年以來,南平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打造“閩浙贛交界地的重要人才集聚區”目標定位...
-
2023-11-28
24日至26日,2023首屆北苑貢茶文化節茶商交流活動在建甌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舉行。活動期間,茶商在現場與當地茶企簽訂了2024北苑春茶季購銷合同,總量達2500噸左右。 活動期間為“2023小橋鎮第十三屆斗茶大賽”進行頒獎,還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了共享茶席等茶文化現場體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先...
-
2023-11-28
位于建甌市東游鎮的萬畝鮮食玉米基地正值收獲期。 27日,記者從省種子總站獲悉,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日前授予我省建甌市“中國東部鮮食玉米之鄉&r...
-
2023-11-23
22日,袁隆平雜交水稻專家工作站在武夷山市五夫鎮正式啟用。中科院院士謝華安、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等專家參加活動。 啟用儀式上,“袁隆平雜交水稻專家工作站”“中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項目科特派示范區”“中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項目科特派示范活動辦公室”...
-
2023-11-23
11月6日,南平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澇管理辦法(草案)》,管理辦法中有3條吸納了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建議,聽取了來自基層的聲音;在松溪縣和延平區,小小“民生驛站”通過開展普法宣傳、拓展社情民意收集途徑、搭建民生實事監督平臺,推動人大社會建設力量不斷下沉…… 近年來?...
-
2023-11-20
19日上午8點,隨著起跑槍響,1.2萬名馬拉松運動員從武夷廣場出發,中國聯通·2023武夷山馬拉松賽拉開帷幕。 本屆賽事由福建省體育局、南平市人民政府主辦,比賽設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5公里)三個項目,以“縱馬國家公園,聯通武夷山水”為主題,賽道串聯起武夷廣場...
-
2023-11-18
全國廣電融媒體記者福建調研學習采訪團走進武夷山 東南網11月18日訊(通訊員 李泰曦 文/圖)11月18日,“福滿海絲,茶香武夷”——全國廣...
-
2023-11-16
這里,是南朝著名詩人江淹“夢筆生花”的地方,是“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作者葉紹翁的故鄉; 這里,貓耳山商代古窯群遺址、管九周代土墩墓群分別入選2005年、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里,全國縣城中規模最大的現代美術館正在譜寫文藝發展新的篇章…… ?...
-
2023-11-16
作為第四屆海絲茶文化論壇的線下體驗環節,福茶推介和品鑒活動于15日下午在武夷山舉行。與會嘉賓參觀了紅天下和武夷星兩大茶企,并進行了福茶品鑒活動。 在紅天下,活動以“正山傳承”為主題,邀請到了武夷紅茶(正山小種)非遺傳承人張筆清及其團隊,講述武夷紅茶的制作技藝和心得,并舉行了“閩茶匯&rdquo...
-
2023-11-15
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 立冬剛過,南平市茶產業迎來盛事連連——第四屆海絲茶文化論壇于15日開幕;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將于16日舉行。 茶葉?...
-
2023-11-14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福建考察首站來到武夷山,在燕子窠生態茶園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武夷山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持以“三茶”統籌為引領,以“千萬工程”為帶動,以“四...
-
2023-11-09
11月7日,由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平市委網信辦、南平市建陽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見•盞”——首屆尋美建盞釉面晶體微觀大賽頒獎儀式在...
-
2023-11-06
首屆“潭陽好味·河鮮宴”大賽暨南平市新閩菜評選活動4日在南平市建陽區舉行。活動旨在貫徹落實我省“新閩菜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要求,挖掘和傳承優秀的閩菜文化,提升河鮮宴制作技藝,同時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個品嘗美食、交流文化的平臺,打響“潭陽好味”美食品牌。 本次大賽共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