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行搭建的木屋懸在邊坡上
20日,在延平區西芹鎮衛生院,不少病患前來看病。醫務人員告訴我們,他們每天都要接待上百名患者,而且大部分是腿腳不靈活的老年人,如果有災害發生,就算緊急撤離,也非常麻煩。他們所說的災害,緣于衛生院后門的邊坡。
記者看到,將近5層樓高的邊坡,不少地方露出新土,那是前一段時間被雨水沖刷的。
一說起邊坡的危害,余廣玲醫生還心有余悸。他回憶說,2011年春夏之交,連續下了幾天大暴雨,后門始終都是黃泥漿,有一天,邊坡上的3棵大樹隨著大雨沖刷而倒,砸到了衛生院的職工食堂。幸好那天不是工作日,職工食堂沒有工作人員,因此沒有造成傷亡。
余醫生說,他們曾經在雨季后,一次性清理了1000多立方米的泥土,也嘗試著種植毛竹鞏固邊坡的泥土,但治標不治本。醫院年年都向上級部門反映此事,卻一直都在擔驚受怕。醫生們說,雨季未至之時,邊坡下也算是個散步休閑的場所,醫院還曾添置了一套石桌石凳,可年復一年的雨水沖刷后,“石桌石凳都沖沒了”。
這個年年都會“瘦”一點的邊坡上方是原磷肥廠的職工宿舍,現在那里還住著許多居民。記者看到,這些居民自行搭建的木屋,有一些已經是懸空在邊坡上了。附近住戶說起這個邊坡也滿是擔憂。居民們說,這幾他們年年都關注邊坡問題,“每年下大雨都提心吊膽,我們何時才能不再擔驚受怕”。
如今,邊坡頂部的一條通道路面已出現裂紋,遇到下暴雨的時候,離邊坡近的幾戶人家都不敢在這里住,“就怕房子也會倒下去”。
既然這里被確認為地質災害點好幾年了,相關部門也來勘察過,為什么安全隱患還是一直存在呢?帶著疑問,記者來到西芹鎮政府,分管國土工作的鎮宣傳委員楊開超給出了答案。
據悉,西芹衛生院邊坡地災點確立后,已逐級上報至省國土廳,目前,這個地災點治理項目已完成了前期的勘探和設計,由國土廳進行預算,同時由省里安排招投標工作。楊開超表示,在下一階段工作中,鎮里會全力配合省國土廳地災點治理工作。西芹國土所的工作人員應小玲印證了楊開超的說法:“這個項目是由國土部門和市人大督辦的。去年居民們曾看到勘探隊,就是來自省國土廳的工作人員。”
開工之期可待,卻還有準備工作未了。楊開超說,邊坡上的木屋都屬于臨時搭蓋,在治理邊坡的時候,這些木屋也將一并拆除,希望屆時居民們能給予配合。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建甌市吉陽鎮:全國最大的仙草基地 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