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廚”,乍一聽不知何物,近日,見到的“李師傅鄉廚”名片的解釋是:帶菜、帶碗碟、帶桌凳、帶打雜人員,最低價格購酒水、飲料、果點等,只需一個電話,就可在家享受酒店服務。這個李師傅,就是27歲的李高梁。
李高梁是鸞鳳鄉武林村人,初中畢業后拜師學廚藝,滿師后自己在縣城開了一家“家常小炒菜館”初試身手,由于菜好、人好、價也好,生意很是火爆,但到2013年他卻把店盤了,要獨闖新路做鄉廚。“現在農村人青壯年都外出賺錢了,聚少離多,紅白喜事是唯一能讓親朋好友相聚共敘友情和鄉情的機會。”李高梁說,“但在家里辦,難有好廚師,難找幫工,一辦就費時好幾天,殺豬宰羊的,既浪費錢,又浪費人力。去縣城或鄉鎮所在地酒店辦,離家辦酒,喬遷不見新房,結婚不見洞房,東家花了錢,見不到喜氣,客人花了錢費了時,由于要駕車,連酒都不敢喝,很掃興。所以,想到了創辦鄉廚。”
辦鄉廚,就是把城市酒店消費檔次和服務送到鄉村,東家打一個電話,就能在家和親朋好友共喜慶。于是,李高梁購置了桌凳、炊具和餐具,培訓了20多名幫廚和服務員,買了兩輛專用車,指定了采買各類食材、果點、酒水的商店,印制了名片和各類酒宴的“菜譜”,客戶只需一個電話,就可以在家享受城市酒店的美食和服務。
鄉廚真正做起來又不是那么容易。頭一個問題就是知名度不夠。開始時,生意很少,好友和家人擔心走這條路賺不到飯吃,但小李認為“鄉廚既對接了鄉村客人省心、省事、省錢又熱鬧的喜氣需求,又符合節儉、衛生、安全的文明鄉風,只要酒好,巷子深點,也能聞到香氣。”幾年下來,李高粱憑著自己的誠心服務,名氣一傳十十傳百,服務遍及光澤縣的鄉鎮及周邊的邵武農村。
為鄉廚點個贊
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喜事辦個酒,與親朋好友共聚同慶,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種傳統文化。
但鄉村自辦酒宴爆出的大操大辦、中毒事件和“每戶出一人”的互幫互助帶來的誤農時、誤上班,也成為村民們的苦惱。去城里辦吧,請者費錢情難到,吃者費時意難盡。
鄉廚把城里酒樓移送農家,既為東家省了心、省了錢、盡了情,又讓客人省了時、盡了興,同時還為擁擠的城市餐飲業下鄉探了路,只需相關部門在食品安全方面加以把關,不失為一舉多得、多方受益之舉,值得一贊。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建甌市吉陽鎮:全國最大的仙草基地 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