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人員向附近居民科普艾滋病相關知識。
12月1日是第28個“世界艾滋病日”,為進一步宣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預防和控制艾滋病,11月27日,我市防治艾滋病委員會召開全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協調會。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累計報告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AIDS(艾滋病病人)病例600余例,其中,今年新發現HIV和AIDS病例100余例。近5年來,全市HIV和AIDS病例均有增幅,全市艾滋病疫情總體呈上升趨勢。
據介紹,我市艾滋病疫情有四個特點。感染者以農民、打工者和無固定職業者占多數,但近年來學生、教師、醫生、干部病例也逐漸增多;我市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感染傳播,其中經同性性接觸感染比例上升明顯;感染者主要以青壯年為主;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涉外婚姻增加了艾滋病在農村地區傳播的風險。
副市長、全市防治艾滋病委員會主任劉亞圣在會議上強調,目前,全市防艾工作刻不容緩,各級各部門要認清形勢,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緊迫感,強化健康教育和疫情監測,全面落實“四免一關懷”等防治政策;要加強艾滋病的宣傳工作,不斷提高防治工作水平,切實加強自我保護能力;要齊抓共管,發揮各部門防治作用,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推動全市防艾工作持續健康地發展。
·直擊艾滋·
與患者面對面
“您好,我姓李。”當記者撥通電話時,電話那頭回應的聲音溫和而禮貌。
李先生今年29歲,從事攝影相關工作,是家中獨子,查出患艾滋病已有兩年歷史。
在采訪前,記者從南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感染傳播,其中經同性性接觸感染比例上升明顯。具有男男性行為的男同性戀者成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李先生便是其中一員。
“不知道是誰傳給我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得的。”艾滋病長久的潛伏期讓李先生無法判斷這病的來源和時間。他說,自青春期時發現自己喜歡同性,也陸續更換過幾位伴侶。南平市疾控中心定期會在同志圈中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正因如此,在一次血液檢測中,李先生發現自己“中標”了。
同許多艾滋病患病者一樣,剛開始得知自己得病,李先生心情很低落。“日子總要過下去的,為什么不開心一點呢。”生性開朗的李先生很快調整過來,他開始堅持服藥,改正不良生活習慣,積極配合疾病治療。
父母與朋友也成為李先生的支柱,他們一如平常那般與他相處。可在現實生活中,李先生總難以避免歧視的眼光。“普通人怕我很正常,可醫務人員也如此。”李先生說,他曾帶領幾位疑似患者到醫院做檢查,可領取檢測單時,護士卻像是碰到了什么臟東西,幾乎是扔著將檢測單給他,這樣太過明顯的回避舉動讓李先生難以接受。
盡管如此,面對今后的漫長歲月,李先生依然很樂觀:“現在科學這么進步,我相信某一天也會研制出對抗艾滋病毒的藥物。”
●相關鏈接>>>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簡稱AIDS。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惡性傳染病。HIV進入人體后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使感染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極度下降而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等。
艾滋病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傷口滲出液中,主要有三個傳播途徑:1、性接觸傳播,肛門性交的危險性比陰道性交的危險性更大。2、血液傳播輸血傳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輸入此血者將會被感染。3、母嬰傳播。
和艾滋病人吃飯或被蚊蟲叮咬會傳染嗎?
日常接觸和蚊蟲叮咬一般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大量的事實已證明,HIV在人體以外環境中的生存能力相當弱,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則很快會死亡,HIV傳播途徑十分有限,但仍需規范自身行為來預防。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建甌市吉陽鎮:全國最大的仙草基地 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