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南平光澤縣華橋鄉牛田村的龔二南和妻子劉秋花正忙著翻整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準備著新一季的煙葉種植。
這對看似平凡的夫妻卻有著不平凡的傳奇故事。龔二南,今年58歲,原是光澤縣止馬鎮雙坑人,10歲那年因生父去世,家中兄弟姐妹多,母親被迫把他送給華橋鄉牛田村無生育兒女的龔金龍與陳水金夫妻當兒子。龔二南的妻子劉秋花比他小3歲,也因生父去世,母親又改嫁,3歲時同樣被送給了龔金龍與陳水金夫妻當女兒。
這對苦難人相繼被送到龔金龍與陳水金夫妻當兒女后,成了兄妹,原本以為有好日子過。可沒想到他們的養父20幾歲就得了胃病,家境十分貧寒。龔二南說,他十歲送到這個家天天都要勞動,早上放牛,白天砍柴。到了讀書年齡,在老師的再三動員下才勉強上了四年學。那時養父總擔心讓他讀多了書日后會“飛走”。所以15歲他就被迫輟學當農民。學耕田、學插秧、挑牛糞,到外村開馬路、平整田地……龔二南小時雖然是在打罵中成長,但他沒因此而生怨恨。
再說劉秋花,因為她是女孩,養母說女孩讀了書,是別人家的,靠不住。所以她沒上過一天學,從五六歲起,就要天天揀豬草,看母豬,拾稻穗,挖泥鰍……
這對兒女在同一個貧寒家庭中成長,患難與共,有情有義,相互安慰,相依為命。二老見他們兄妹感情一直很好,年齡也相當,為了省錢就來了個“兄妹配”。這事也正合了他們兄妹的意愿。從此,兄妹成了恩愛的夫妻。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長大成婚后對養父母依舊不離不棄,比親生的還要孝順。本村的龔書記說,你們雖然不是二老的親生子女,但比很多親生子女更孝順老人,我們村里人都很感動。
龔二南的養父龔金龍是個老胃病患者,后來越來越嚴重。龔二南當家后,聽人說野豬的“肚”可以治胃病,他一聽到哪里可以打到野豬,不管多遠都會想辦法弄給父親吃;后來又聽說蜂蜜可以治胃病,又買蜂蜜給老人治。他聽到父親說,吃了蜂蜜好了很多,胃也不再那么痛。后來為了省錢和方便,他自己學養蜂,年年割的幾十斤蜜都給老人療養胃病,連自己兒子都不讓嘗一口。老人胃病在他們夫妻精心照顧下漸漸養好了。可老人的風濕性的腰痛又來了,村里人都說“老人是長期偷懶習慣了裝病,要不精神、氣色怎么那么好?”但龔二南夫婦卻總說,老人長年生病體質差,只要老人身體好,我們從來就沒要老人做過事……老人從20來歲就生病,由于兒子、兒媳孝順,所以活到前年91歲時才去世。
劉秋花對婆婆也是照顧有加。她說,婆婆陳水金是個小腳婆,一不小心就摔跤,幾次都摔斷了骨頭,一服侍就是幾個月,屎尿、吃喝全靠她一個人處理,家中7口人洗衣、煮飯,喂養牲口也全靠她一人,但她從沒怨言過。她說,有一次老人爛脖子,土郎中都請遍了就是不見好,脖子腫得老大,濃水都要流出來了,勸她去縣醫院動手術,但老人死活不肯去。后來,劉秋花好不容易托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才做通了婆婆去動手術的思想工作。動了手術后,劉秋花寸步不離地守在婆婆病床前,幾天幾夜都沒睡過一次好覺,連續服侍了3個多月才愈合。如今,陳水金已是93歲的高齡老人,雖然眼睛瞎了,但身體其他狀況良好,一日三餐都由劉秋花夫妻伺候著……
二南夫婦說:“他們看著別人一幢幢新房蓋起來,早就想到外地打工賺錢,但二老一個常病,一個眼瞎叫我們怎么能丟下……”為敬老盡孝,他們寧愿暫時受窮選擇在家伺候雙親。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他們的確算是大孝。
責任編輯:黃小群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