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錐栗賣出每公斤十六七元的高價,比去年高了兩三元,我種了40多畝,凈賺7萬多元。”10月29日,建甌市水源鄉桃源村村民陸麗芳將今年最后一批錐栗賣出去后,喜笑顏開。
目前,建甌錐栗種植面積42萬畝,年產量3.3萬噸,年產值4.61億元。如此高市值的背后,蘊含著什么秘訣呢?
標準生產,科技助力
建甌是我國首個“名特優經濟林錐栗之鄉”,錐栗的栽培品種數、面積、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早在明代,建甌錐栗就作為貢品,以“貢閩榛”聞名一時。“世界錐栗在中國,中國錐栗在福建,福建錐栗在建甌。”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江由給予了這樣的定位。
“在建甌錐栗產業發展初期,栽培品種良莠混雜,管理粗放,單產低、效益差。全市錐栗栽培面積僅5萬畝,平均畝產4.46公斤,產值僅66.9萬元。”在建甌推廣種植錐栗的先行者、南平最早的科技特派員之一詹夷生說。
2006年,建甌市在全國率先制定《地理標志產品建甌錐栗》國家標準,有效解決了建甌錐栗在原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管理粗放、技術落后、品質不穩定等問題。此外,還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姻”,引資引智,先后完成了20余項錐栗種植生產技術的攻關課題研究,推進錐栗產業升級換代。
同時,建甌市還聘請專家、技術能手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截至目前,全市參與錐栗生產技術培訓的人員達到3萬余人次,建立了一支500多人的技術骨干隊伍,全市95%以上的栗農掌握了錐栗生產管理中的關鍵技術。
產業延伸,品牌拓展
“建甌錐栗要完成從規模優勢向產業強勢的轉化,還必須跨過精深加工、品牌推廣等幾道關口。這幾年,建甌錐栗產業就在朝這些方面努力。”建甌市錐栗協會會長李宏英說。
2005年,建甌錐栗協會與浙江大學開展技術合作,研制錐栗脫殼機取得成功,填補了我國錐栗脫殼技術的空白,為錐栗的精深加工開拓了新路。
國慶期間,建甌又一家錐栗深加工企業——福建省光祥食品有限公司投產。“正是看好錐栗這一綠色健康產品的前景,今年公司投入400多萬元,新建錐栗冷庫、加工生產線,年可深加工即食錐栗60萬公斤。”總經理張祥斌說。
“目前,建甌已有17家錐栗加工企業,每年可加工錐栗約1萬噸。這些企業在全國首創錐栗木棉醇曲奇餅干、酸棗糕、月餅、粽子、酒等系列產品。而建甌的錐栗產品更已達四十五種,錐栗加工邁向多樣化、精深化。”李宏英介紹道。
量大了,質優了,建甌市開始想方設法推廣錐栗品牌。最近幾年,建甌市先后組織栗農參加上海世博會、海峽兩岸農產品交易會等大型展會。2001年,建甌錐栗獲評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7年,建甌錐栗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2年,建甌錐栗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牌子大了,更要細心呵護。每年錐栗收購期間,建甌相關部門都會對錐栗市場進行監管,對假冒建甌錐栗的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如今,建甌市已在上海、大連、廣州等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銷售網點,積極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市場,產品已打入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建甌年錐栗加工總量達9303噸,加工總產值達7442萬元。建甌成為全國最大的錐栗市場,每天錐栗交易量達200多噸,銷售額達1700多萬元。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南平副市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