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原標題: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溪后村杉木豐產林 王世亮 攝

      閩江源頭的富屯溪自北向南徐徐流淌,來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王臺鎮時,突然折了個90度大彎,向東流去。溪水在此折出了一道道涓涓細流,使這一方山地成了蒼蒼林海,誕生了一個聞名中外的“綠色金庫”。

      入夏6月,前來參觀“綠色金庫”的游客絡繹不絕。但見株株杉木異常挺秀,直指藍天。

      “‘綠色金庫’的地標物位于王臺鎮溪后村安槽下,是一片杉木豐產林。1919年春,由溪后村的3位青年農民用插條的方法栽植活的,到今年剛好100年……”導游員的聲音在林里悠揚。

      歷經百載,這片林子依然參天頂立,氣派宏偉。“這片樹林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明證啊!”一位來自浙江的游客贊嘆。

      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國務院“綠色金庫”獎狀

      百年“綠色金庫”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鎮的‘綠色金庫’是國字號的。1958年12月,王臺鎮選派代表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會上,周恩來總理以國務院的名義頒發獎狀給王臺鎮,授予王臺鎮‘綠色金庫’光榮稱號。”溪后村黨支部書記嚴國平自豪地說,這份國務院獎狀就珍藏在溪后村村部的檔案室里。

      百年“綠色金庫”有許多故事。王臺鎮林業發展歷史悠久,自古就有造林生財發家的風尚。當地人添丁要造“添丁林”、陪嫁有“陪嫁林”、養老有“養老林”。因此,該鎮種杉育林成風。

      一百年前,1919年3月的一天,王臺鎮溪后村魏聲韻、魏聲傳、魏乃揚3位青年農民,在安槽下用插條的方法造下200畝杉木林。由于這里地形好,常年氣溫20攝氏度左右,土壤濕潤,雨水充沛,加上精耕細作,長勢良好。當時村里的大地主魏觀光看到后,看上了這片杉林的優良材質,用“買青苗”的方式從3位農民手中把這片杉林買走作“養老林”。解放后,這片杉木林收歸國有。

      “溪后村安槽下杉木豐產林是有經過權威簽定的。1956年9月,中國林科院薛寶田博士、南京林學院院長鄭萬鈞教授及福建省林科所有關專家一行,對這片杉木豐產林進行樹干解析,經測定初植密度為240株/畝,平均樹高29.2米,平均胸徑25.6厘米,每畝蓄積量高達78.9立方米,居全國之首。”王臺鎮林業站站長康述海介紹說。

      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杉木王 張章銀攝

      王臺鎮是福建省林業重點區,系我國南方杉木主產區之一。自上個世紀50年代至改革開放初期,王臺鎮的林業尤其是杉木,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過很大的貢獻,當地人民群眾對杉木有著特殊的情懷。

      據史料記載,1956年12月,全省第一條簡易森林小鐵路在王臺鎮破土動工,至1963年止,王臺鎮境內建成森林小鐵路32.4公里,優質木材源源不斷外運。1957年以后,王臺鎮每年生產商品木材達4萬立方米左右,高產年份達到4.5萬立方米,優質大徑杉木材備受歡迎,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1957年,全國造林會議在王臺鎮溪后村召開,國內外許多專家實地考察了溪后村安槽下杉木豐產林。之后,多次在溪后村召開全國性的林業有關會議或組織會議代表及專家、學者到實地考察、參觀。

      “我們村自古就有約定俗成的護林傳統。獲得國務院授獎后,全村人對那片林更是視為珍寶,村里成立了林管會,組建了護林隊,呵護有加,禁止濫伐。”現年65歲的村民徐榮廣曾任村護林隊隊長,他回顧說:除了自然損失外,1958年以來,溪后杉木豐產林只有在2013年發生過村民盜砍3株杉木被判刑案件。

      據當地林業站調查,至2008年,豐產林面積2.85公頃,平均樹高35.2米,平均胸徑30.1厘米,保存株數2876株,畝蓄積量70.57立方米。

      林業之外,“綠色金庫”還為王臺鎮帶來了旅游收入。“‘綠色金庫’成為最吸引游客的景點,還帶動了我們鎮其它的景點一起受游客青睞。”王臺鎮鎮長陳羚說,該鎮因越王筑臺而得名。遺存在集鎮路口的歷史悠久的越王臺,矗立集鎮路邊的中國工農紅軍與國民黨第十九路軍代表談判舊址——八角樓等革命遺址,現在都和溪后村“綠色金庫”緊密結合,組成了“王臺一日游”線路,王臺人民群眾從保護自然中受益匪淺。

      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杉木豐產林 章圣德攝

      新時代的“綠色金庫” 見證高質量發展

      樹在年年拔高,人也在天天上進。在王臺鎮,近年來“綠色金庫”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拓展,區、鎮合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驅車駛入溪后村口,遠遠便見到一面“中國科特派員第一村”的大紅底招牌,村中裝飾一新的“中國科技特派員第一村主題館”赫然撲入眼簾。

      “1998年12月,剛從德國萊法州進修過園藝栽培技術的南平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吳敬才,被派到王臺鎮溪后村擔任首位科技特派員,溪后村成為全國科技特派員第一村。全國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20周年大會就要在我們村召開。”嚴國平說。

      在科特派的指導下,王臺鎮的百合花種植面積迅速發展,發展成為延平百合花的主產區,種植百合6500畝,全鎮年產鮮切花近4500萬枝,加速推進了全區百合花種植產業的發展。

      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科技特派員到田間地頭指導 陳茂軍攝

      2014年,延平區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中國百合之鄉”,“延平百合”獲得了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和省級著名商標。目前,延平區百合總種植面積約8500畝,年產鮮切花約6000萬枝,是全國第三大百合鮮切花產區。

      新名片帶來新機遇。“我們全鎮百合花的年產值約2.7億元。百合花成為王臺鎮農民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柱產業,農民把田地流轉租賃給龍頭公司、專業合作社種植百合,他們既有地租收入,還可入股分紅,打工掙錢,實現了家門口奔小康,并幫助貧困戶精準脫貧。”王臺鎮鎮長陳羚表示,“區里還選派許多優秀干部進駐我們鎮、村,幫助我們謀劃、推進高質量趕超發展項目。”

      百合為媒,延平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特色小鎮創建的機遇,將王臺鎮王臺村和姜口村、洋坑村、羅坍村、井窠村、新坑村、元圩村、山尾村、溪后村等8個毗連的村,采取“1+8”的模式,連接成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的“綠色板塊”,推進百合特色小鎮的建設。

      去年,王臺百合小鎮金杉園景觀建設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依托延平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已完成千畝體量的杉木收儲,對重點生態區位內近熟、成熟、過熟的人工商品林進行贖買,而后統一進行林分結構改造、優化、提升,從而實現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并進行科學有序的開發應用。同時,金杉園以溪后百年杉木林為起點,展示不同年齡段杉木,并依托“綠色金庫”科普時光隧道、百花園、百樹園等節點,開展自然生態科普教育。其間,位于園區內杉木王與杉木豐產林為主的森林文化將得到挖掘與展示,共同講述溪后的綠色故事。

      南平延平: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 百年“綠色金庫”嬗變

      百合花 陳茂軍攝

      金杉園還串聯了更多鄉村文化與產業元素,旨在構建完整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

      原本荒廢已久的新坑村小學,被賦予了全新的身份——百合文苑民宿。還有,溪后村的中國科技特派員第一村主題館等建設項目,井窠、王臺等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性教育實踐基地、8420鄉村文化舞臺、延平三千年史館等項目建設已近尾聲;王臺等村的百合小鎮沿線景觀工程、富屯溪水美鄉村建設、越王廣場、王臺社會服務中心、鄉村振興展示館(含游客服務中心),以及環山尾—羅坍—新坑自行車綠道工程等項目在推進中;井窠、姜口、山尾、元圩等村的農業博覽園、清水蝦養殖、中鷺新天地百合產業田園綜合體、臺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王臺南方國際特色果蔬經濟作物引育種示范區等觀光休閑農業項目也都在推進中。這些項目的建成,將使百合小鎮村村景不同,移步一換景。

      農文旅的融合在王臺鎮得到演繹,“綠色金庫”的招牌再次擦亮。

      “區委、區政府決心通過百合小鎮的創建,把農業、生態和旅游結合起來,實現現代綠色農業和旅游業態的疊加融合,打造新時代‘綠色金庫’,呵護王臺鎮的生態環境,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鄉村振興的發力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新坐標。”延平區委書記何明星展望未來,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亚洲色图.com|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