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態文明之基 創新綠色發展之路
——部分在閩全國人大代表到南平調研側記
八月的閩北大地,青山巍巍、綠水迢迢、生機勃勃。
綠色是南平最大的特色,生態是南平最大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要求南平“發揮比較優勢,走出山區特色的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南平歷屆市委、市政府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立足當地生態資源優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
8月3日至4日,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之路”,張廣敏、鄧力平、葉雙瑜、劉獻祥、吳偕林、張榮等25名在閩全國人大代表赴南平市調研。
“在南平可以讓人深刻感受到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深入人心、廖俊波精神深入人心、強化黨的政治建設深入人心、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要求深入人心。”“南平發展理念新、作風實、成效好。”南平優越清新的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的創新實踐、干事創業精氣神給代表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閩北之行收獲滿滿………
學習俊波精神 砥礪初心使命
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代表們第一站就來到武夷新區檔案館,觀看“弘揚廖俊波精神,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圖片展。
廖俊波生前是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2017年3月因公殉職。習近平總書記對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不忘初心、扎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
代表們邊走邊看邊聽,一次次被廖俊波的先進事跡深深感動。“作為一名教師,在今后教書育人的工作中,要學習廖俊波夙夜在公的公仆精神、甘為樵夫的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全國人大代表潘越表示。
在“忘我工作的時代先鋒”展板前,郭晶晶代表駐足凝視,面對廖俊波那忙碌的身影,一種敬意油然而生。她說,作為來自一線職工的代表,要學習廖俊波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不斷深化理論學習,提升實踐能力和代表履職能力,更加關注民生問題,讓更多人共享發展成果。
“他的事跡不斷鼓舞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強化責任擔當。”鄭奎城代表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像廖俊波一樣永葆赤子之心,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堅定信念不動搖,立足崗位作貢獻,在工作中用心盡力培養人才隊伍,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幅幅真實感人、催人奮進的畫面,讓代表們再一次真切感受到廖俊波同志任職期間,牢記黨的囑托,盡心盡責,心系群眾,撲下身子拼搏實干的精神。黎立璋代表表示,要在學習廖俊波先進事跡中找差距、明方向,把廖俊波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強化自身建設、實現履職擔當的不竭動力和實際行動。
“我是一名農村基層干部,再次學習廖俊波的先進事跡,感觸更深。”吳金筆代表說,無論是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還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都要認真學習廖俊波深入一線的作風和勤政為民的情懷,時刻不忘肩上的重任,真心實意為鄉親謀實惠、為百姓解煩憂,敢于擔當、甘于奉獻。
點贊“三項創新” 激活綠色動能
南平生態優越、資源豐富,如何發揮好自身最具競爭力的優勢,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勝勢,是南平這樣生態資源富集后發展地區面臨的時代之問。近年來,南平市按照省委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戰略部署,著力“選產業、補短板、延鏈條、強保障”,大力發展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走出了一條符合南平實際的綠色發展新路,有效提振了干部隊伍精氣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上向好,初步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探索了點綠成金、富民強市的路徑。
“南平山好水好空氣好,為全省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當之無愧的綠色寶地。”“南平之美、南平之活、南平之新、南平之進令人振奮。”代表們先后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南平市“生態銀行”試點展示廳和“武夷山水”品牌展示館,了解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情況,特別是對南平探索“點綠成金”的“三項創新”給予肯定和點贊,認為這為全國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提供了有益借鑒,推動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互促,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的創新實踐。
“‘生態銀行’建設是新時代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創新和突破。”葉雙瑜代表說,應探索總結更多行之有效的運作模式,在更高層次試點推廣,打造踐行“兩山”理論、推進點綠成金的地方樣本。“‘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等創新做法值得在全國推廣、借鑒。”郭軍代表說,南平市委市政府在生態保護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下一步,南平應該做好試點示范工作,為全國其他地區做出示范。馮鴻昌代表說,南平生態環境良好,后發優勢明顯,是一片投資創業的熱土。“綠色、生態,是南平一張靚麗的‘名片’,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強化環保理念,發揮‘生態銀行’優勢,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因為綠色生態優勢,才是南平最核心的競爭力。”
在為“三項創新”點贊的同時,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生態銀行建設要注重穩中求進和資本運作。”盧玉勝代表建議,南平市應建立長效機制,引進有責任心的社會資本,有的放矢、逐步推進,通過市場機制,加快推進生態產業化,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陳國鷹代表說,要充分利用“武夷山水”品牌資源,通過“生態銀行”這個平臺,把閑置的資源整合起來,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吳偕林代表表示,“生態銀行”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創新,要把法治保障融入到“生態銀行”建設的全過程,通過明確規則、權利、義務、責任,整合農村自然資源,推動試點取得更大成效,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傳承文化根脈 推進創新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調研中,代表們走訪了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武夷山五夫鎮、建陽考亭書院,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交流,深入了解鄉村振興、傳統村落保護、非遺保護與傳承、朱子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等情況。
閩北文化古鎮建陽麻沙鎮以建本著稱于世,自古被譽為“圖書之府”。該鎮水南村有千年楠木林,保存著眾多完好的古建筑,是我省最早種植發展葡萄基地之一,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四星級”美麗鄉村、國家3A級楠木林旅游景區、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作為全省三個“圓夢村”試點村之一,水南村正圍繞推動鄉村振興,進一步深化“南平機制”,打造在全省有示范帶動作用、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板。
漫步楠木林棧道,入眼都是郁郁蔥蔥、高聳入云的千年楠木,空氣中飄散的楠木香沁人心脾。“南平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正是因為祖祖輩輩的閩北人注重保護環境,才給我們留下這么完整的楠木林。”薛玉鳳代表說道,南平市的鄉村環境都很優美,村民們從小事做起,垃圾不落地,村莊干凈整潔。環境好了,不僅吸引外地游客,更吸引青年人返鄉創業。代表們建議,要拓寬視野、放眼長遠,高位謀劃推進“圓夢村”建設,依托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培養一批“田秀才”“土專家”,鼓勵鄉土人才回村創新創業。同時,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內涵、人文精神、道德力量,將其融入現代社會的“德治”“法治”“自治”生動實踐之中。
南平是“朱子故里、理學搖籃、閩邦鄒魯”,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復旦大學教授蔡尚思曾賦詩:“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加強朱子文化保護建設,聚力朱子文化復興,打響朱子文化品牌,南平既有獨特的資源優勢,也擔負著重要的使命責任。2017年9月1日起,作為南平市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如何傳承和弘揚朱子文化,并讓這種文化產生經濟效益、服務綠色發展?盧玉勝代表建議,可以把分散于閩北各地的朱子文化遺產“打包”起來,與全國各大高校合作,部分可以開發成寫生基地,也可以開發成朱子文化游學基地,把游客吸引進來,讓經濟與文化互相促進,閩北的朱子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揚與傳承。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代表們表示,這次調研收獲滿滿,是一次學思踐悟、議政履職之行。劉遠代表建議南平不斷借智借力,凝心聚力,找準自身的特點、亮點、賣點和制高點、支撐點、盈利點,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和整體實力。
吳偕林代表認為,加強對朱子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各項工作的協調,統一文化品牌,統領建設方向,統籌功能定位,精準定位其保護的途徑和力度,多舉措創新載體和形式,依法辦事、依規傳承、依類保護,推動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邁上新臺階。
葉雙瑜代表建議,在閩北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上要進一步開拓思路,借鑒景德鎮、德化等地經驗,加強產品研發、工藝創新,推動建盞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要不斷擴大影響,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推動朱子文化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武夷山是一張世界級名片,要善于借名氣聚人氣強實力。” “要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體系和制度體系。”“朱子文化的保護開發要注重統籌協調。”調研中,代表們還從創新市場運作、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文化保護開發、強化人才支撐等方面,對南平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提出富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南平強化黨建引領、強化規劃先行、強化業態創新、強化資源整合、強化人才支撐、強化法制保障,多措并舉,激勵創新創業創造,在綠色發展、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等方面邁出新步伐。
盛夏的閩北驕陽似火,涌動的綠潮催人奮進。 兩天的調研,代表們冒著酷暑看現場、察實情、謀發展,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履職擔當,以真摯的為民情懷深入基層,印象最深的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閩北大地日新月異的“新變化”,南平跨越趕超的“新景象”,加快綠色發展的“新希望”。大家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勤勉履職,牢記使命擔當作為,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南平,為新福建新南平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推介鄉村風物 南平首個低碳便民驛站開門迎客2019-08-05
- 南平市領導實地檢查京福高鐵臨時用地復墾復綠工作2019-07-26
- 南平市人社局推進簡證便民工作 取消3類5項證明材料2019-07-22
- “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準備就緒2019-07-17
- 南平浦城:奮戰36小時搶供水2019-07-15
- 44名省派科技人才到南平市掛職服務2019-07-12
- 推介富美南平 促進交流合作2019-07-12
- 南平市教育系統召開“一先兩優”表彰大會2019-07-10
- 南平市長劉洪建到邵武順昌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2019-07-10
- 南平市:抓緊搶通恢復 保障群眾安全2019-07-0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武夷山:“美德銀行”儲蓄鄉村美德2019-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