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回信勉勵壽寧下黨鄉鄉親們堅定信心、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這給我們在新時代聚力脫貧攻堅、加快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近日,在政和縣鐵山鎮,副鎮長魏重桂告訴記者,過去,鐵山鎮貧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產業和技術支持。近年來,該鎮聚焦“一村一品”發展思路,致力打造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四大千畝產業帶”,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果鐵山”。
鐵山鎮能將農業產業做得風生水起,得益于各級科技特派員全方位的技術指導。“我們與致公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黨支部、省農科院果樹所黨支部簽訂了技術幫扶協議,成立了全省首家鄉鎮級博士專家工作點,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魏重桂向記者展示科特派在鐵山鎮的分布情況:鎮區圖上,11名省市縣級科特派已進駐10個村,一個個有特色、能致富的產業,正在村里生根開花。
“芽要舍得抹,果子才會長得好。”在鐵山鎮向前村獼猴桃基地,省級科技特派員、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獼猴桃專家陳義挺博士正在指導農戶種植。
向前村是革命老區村,也是省定貧困村,全村耕地面積1053畝,山地面積15670畝,毛竹、茶葉、錐栗是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不滿足于微薄的收入,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村里的耕地大面積拋荒。2014年,省農科院果樹所在一次野生果樹資源調查中發現,向前村的野生獼猴桃數量多、品質優。經過土樣化驗后,又發現村里的土壤、氣候等條件都非常適合獼猴桃種植。得知這一消息,向前村村支書余邦貴心里一動,馬上找到科特派陳義挺,希望他為村里發展獼猴桃產業提供技術指導。
陳義挺對野生獼猴桃有研究。根據政和獨有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氣候,他為政和引種了華特、金艷、東紅、黃金果等十幾個品種,在鐵山、外屯、楊源、星溪等鄉鎮建立了1000多畝的獼猴桃基地,引導村民發展產業經濟。在他的發動下,2015年,向前村建立惠民農林專業合作社,農戶開始試種獼猴桃。除了在村里舉辦技術培訓班外,陳義挺每個月都會從福州趕到向前村獼猴桃基地,及時幫助村民挑選苗木、指導種植和管理,村里人都熱情地喊他“陳老師”。
“我認真按照陳老師綠色高效栽培的方法種植,樹藤長得非常好。”種植戶吳國金用3年時間分批種植了8畝獼猴桃。如今,一棵棵筆挺的樹藤整齊排列,獼猴桃果實掛滿枝頭。吳國金欣喜地告訴記者,去年,第一批樹藤產出2000公斤果實,最大的達到140多克,總產值近4萬元,成為他家主要收入來源。“今年是第一批樹藤豐產期,預計產量可以翻一番。”吳國金說。
“去年沒有聽陳老師指導,結果果實小,品質也不好,最后3畝只賣了1萬元。”種植戶吳昌富十分慚愧,去年他的獼猴桃長勢旺盛,花蕾掛滿枝頭,但由于沒有經驗,他舍不得疏果,結果因樹藤掛果太多,營養跟不上,獼猴桃品質差。今年,他轉變態度,認真向陳義挺討教方法,目前正靜待豐收。
如今,向前村76戶村民共種植220多畝獼猴桃,在陳義挺的精心指導下,去年總產量4萬公斤。果實由村委統一收購,銷往福州、廈門、泉州、漳州、杭州等地,為村民創收近100萬元。
“曾有泉州、福州等地的超市采購商前來商量收購事宜,想在超市里零售,但是目前村里獼猴桃產量還遠遠不夠。”陳義挺說,有了良好的開局,他將繼續幫扶向前村村民擴大獼猴桃種植規模,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向前品牌。
相較于向前村的種植潛力挖掘,江上村的臨江四季農場則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從無到有并逐步壯大。
2015年,在浙江溫州經商的吳勝恩回到村里,在經過前期對當地氣候、土壤以及農業品種的充分考察后,流轉了江上村周邊750畝土地,成立政和縣鼎豐果蔬專業合作社,種植藍莓、櫻桃、火龍果等12種水果。“和以往農民種植單季稻不同,我們通過土地流轉整合碎片化資源,按照成熟季節不同,農場四季都有鮮果。”吳勝恩說,由于農場走高端差異化道路,如果僅憑自己和農戶發展種植,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缺乏經驗。“鎮里給我們派了5位專家進行技術幫扶,涉及從種到收各個環節,其中就有3位省級科特派。”吳勝恩說,科特派們根據農場的相關情況,先后舉辦了6場培訓并到場指導50多次,有效解決了農場藍莓土壤改良、櫻桃蟲害防控、火龍果設施栽培和生態果園建設等問題。
在科特派的指導下,在農場務工的貧困戶鄭立標也逐步掌握了火龍果的種植技術。“今年,我從農場承包了2畝火龍果,農場負責技術指導,統一收購,每畝每年保底能獲得1萬元純收益。”鄭立標說,等把技術、管理知識摸清學透后,他將通過傳幫帶的形式,帶動周邊更多貧困戶學習種植技術、真正進入產業中來,提高經濟收入。
據了解,近年來政和縣深化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堅持“按需選派、雙向選擇”,從高校、科研院所、省市縣單位選派140名科技特派員,并從中選派49人對9個鄉鎮40個貧困村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高校及科研院所派出的科技特派員人數占全縣科技特派員總人數的60%以上,服務范圍涵蓋全產業鏈。目前政和縣已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87個、示范基地38個,實現科技特派員行政村全覆蓋、鄉鎮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全覆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寧德市“三新”經濟發展風生水起2019-08-19
- 央視主播助力閩東鄉村振興 “放飛夢想的翅膀”公益活動在福建舉辦2019-08-15
- 農業專家“進千村入萬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2019-08-14
- 漳州龍海田頭村做好“治水”文章 好生態成了“聚寶盆”2019-08-14
- 貫徹習近平回信精神:支部引路 群眾共富2019-08-13
- 閩侯縣廷坪鄉:“鮮花經濟”助力鄉村振興2019-08-13
- 福清:創新模式卓有成效 鄉村治理風生水起2019-08-12
- 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重要精神2019-08-09
- 下黨鄉: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19-08-08
- 莆田市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 助力產業發展增收致富2019-08-07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古韻建甌 食全酒美”建甌市文旅品牌(廈門2019-08-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