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以少換多、以差換好”,要么“一毛不拔、獅子開口”,要么“以風水、祖宗為由,讓你好事難成”,這是不少地方在人居環境整治中遇到的困擾。但日前筆者卻遇到這樣一個“拆遷不要補、缺錢大家出、丑陋自己除”的村莊,它就是光澤縣司前鄉司前村的畬民集居點積谷嶺村民小組。
拆遷不要補
積谷嶺,就在光澤縣城去司前鄉的路邊上。全組48戶、206口人,90%村民姓雷。去年,村里為了改變村莊面貌,爭取來“一事一議”項目,想把村頭路邊的茅廁和村尾溪邊的菜地、竹叢及雜物堆清除,在村頭建一個涼亭、在村尾建個小型休閑公園,讓村民休閑、健身有個去處。
可項目資金有限,如果拆遷要補償,占點地也要錢的話,這事難辦。村干部便找鄭由楊和雷良俤等幾戶相關村民商量。見村干部事辦在了正處,話說到了點上,這幾戶村民都心服口服地表示,村里把這么好的事放到積谷嶺來做,幾戶人不能拗了一組人的好事,立馬清竹叢、除菜地、拆茅廁。
“不要以為是為村民辦好事,就簡化了與群眾商量的環節。”司前村黨支部書記林如華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個“一丈”的回敬力大無邊。后來村中靠公路的近2畝污水潭,十幾戶人都有份,村里要把它建成荷花池,在池邊建休閑漫道,找大家一起開個會,也都二話沒說,讓出來了。
錢不夠大家出
積谷嶺48戶人中,90%都建了兩層以上的“小洋樓”,就連建得比較早的幾棟磚木結構的房子也經過立面改造,唯獨村中那棟雷氏宗祠與集體倉庫合用的土木房子既破敗,又不安全。在今年的人居環境整治中,司前村想將積谷嶺列為人居環境提升試點,把這里建成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其中就有把雷氏宗祠和集體倉庫拆除,新建畬族民俗文化收藏館的想法。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在積谷嶺卻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那天動員會還沒開完,全組人竟齊刷刷地舉手同意。在談到資金問題時,81歲的雷紹長頭一個站起來說,要捐5000元。接著,77歲的雷紹金也站起來說,要捐5000元。全組就這樣你幾千他幾百,當場就認捐了12萬元。
“本來預備好要做很多工作,沒想到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林如華過后說,不管是觀念上、情感上、資金上的坎,只要把工作做到位,把“拆除與繼承”的關系說到點,便一通百通了。
丑陋自己除
積谷嶺背山面田,城司公路穿村而過。原來這里也和其他山區村莊一樣,“三步一豬圈、五步一牛欄、每戶一茅廁”。雖然現在人多數不在家,不養豬了,但豬圈還在;雖耕地不用牛,但牛欄還在;每戶有衛生間,村中有公廁,但茅廁還占據著地方。加上村中插花似的菜地用各色廣告布圍著,把一個好端端的山村弄得既難看又難聞。
人居環境整治,就是要把清新、有序、美麗還給村莊。這一點,積谷嶺人似乎在認識上、行動上都達到了一致。房前屋后養花植綠,保持垃圾不落地。雷紹長、雷紹金等老人還義務當起了村中的衛生監督員。在路邊有塊菜地的雷良浪老人,為了不讓自己那塊菜地壞了全村的形象,就砍自己的毛竹,制竹片,編籬笆,帶病連續5天編了40多米長,把菜地圍成了既古樸又野趣的一道路邊風景線。
現在積谷嶺,豬圈、牛欄、茅廁和菜地的臭氣、難看不見了,畬族收藏館、畬民文化廣場、漫道環繞四周的荷花池等正從規劃圖中走進村莊,加上原建的休閑公園、村中漫道,一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正一步步呈現。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云海金屬:拆遷補償款到位+鎂行業利潤提升助力業績2019-07-29
- 漳州薌城市尾小學學生安置方案出爐2019-07-28
- 一種情況兩種待遇?福州網友質疑倉山區拆遷辦實行雙重標準2019-05-23
- 租店不到半年面臨拆遷 損失誰承擔2019-04-16
- “零釘子戶”是如何實現的?2019-01-29
- 劉毅:做足“功課” 讓涉遷戶樂當甩手掌柜2018-12-20
- 福州南公園片區舊改征收簽約啟動 涉遷居民近3000戶2018-12-04
- 福州登云、鶴林東棚戶區項目第一簽約期簽約率突破98%2018-08-13
- 泉州豐澤天怡花苑安置房項目已竣工 7月21日開始選房2018-07-13
- 金雞新苑項目省測繪院溪口基地征收簽約率97.56%2018-06-20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古韻建甌 食全酒美”建甌市文旅品牌(廈門2019-08-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