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2日訊 8月28日,在建甌市南雅鎮朱峰果蔬專業合作社葡萄種植基地,果農正在通過“水肥一體化”設備對葡萄園進行精細化管理。依托標準化現代種植方式和先進的技術管理,該合作社每畝葡萄產量控制在1000公斤以內,葡萄糖度控制在18%至20%,單串葡萄數量35粒至40粒,實現了葡萄從量到質的嬗變。
“種葡萄不能閉門造車,哪里有新品種、哪里有新技術,我們都要了解、都要學習。而且,還得摸清市場需求。”從1996年開始,該合作社負責人吳澤榮就緊跟葡萄種植的“風向標”,對最新栽培技術和主要葡萄市場情況了然于胸。
在南雅鎮,像朱峰果蔬專業合作社這樣的葡萄專業合作社并不少。
南雅鎮是農業大鎮,一直有種葡萄的歷史,但都是本地的葡萄品種,也沒有形成產業化、規范化。1986年,在建陽考亭百畝巨峰葡萄示范園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南平市農科所在南雅鎮白水源村劃出了1.32畝的土地進行巨峰葡萄的試種。當年7月,葡萄藤上就掛起一串串葡萄,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當時的價格達到每公斤4元。
山安村海拔高,生態環境優美,晝夜溫差大,利于葡萄著色,增加糖分,提高葡萄品質,是種植葡萄的理想之地。1991年,村民吳澤榮、葉火明、葉和明將巨峰葡萄引到村里種植,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村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植葡萄。目前,村里種植葡萄的農戶從3戶發展到205戶,葡萄面積從3畝發展到1000余畝。
南雅鎮按照自愿的原則,鼓勵引導村民種植,并不斷引進葡萄新品種,紅地球、京亞、夏黑、峰后、美人指等品種紛紛進駐各村的葡萄園。多年來,南雅鎮通過培育模式精細化、追溯體系全程化、避雨栽培全域化等方式,不斷提升葡萄品質,打響葡萄品牌;成立葡萄分會、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葡萄專業合作社,為葡萄種植戶無償提供技術指導;鎮里年年還舉辦葡萄評比大賽,提升葡萄的品質,提高競爭力;探索葡萄產業多元融合發展模式,不斷加強葡萄基地建設,將市場需求傳導到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立足資源優勢,調整葡萄產業結構,構建葡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的格局。目前,南雅葡萄種植面積達1萬畝,畝產值超萬元,全鎮葡萄產值6000多萬元,葡萄種植戶人均增收4100元。
在諸多措施的“灌溉”下,南雅葡萄產業茁壯成長,注冊了“朱峰”、“誠康”牌商標;2007年,梅村村、山安村葡萄參加北京葡萄評比大賽獲優質獎;2008年,朱峰葡萄榮獲中國南方精品葡萄“臨山衛杯”金獎;朱峰合作社獲評福建省著名商標、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朱峰葡萄取得了無公害論證,打入了福州、廈門、廣東等超市,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特供產品。
品質好,品牌亮,南雅葡萄變成了村民脫貧致富“金串串”。“我們南雅葡萄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劣到優、從線下到線上、從內銷到外銷的轉變。”南雅鎮黨委書記丁炳鋒說,南雅鎮從上世紀80年代引進試種,到如今在種植技術、發展規模、果實品質、科技創新、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下一步,他們還將打造集立體生態、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高科技農業休閑園,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魏劍生 吳貴濱)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安:“甜蜜”的豐收總在夏日里2019-07-25
- 葡萄熟了!2019福州·瑯岐葡萄旅游節周六開幕2019-07-17
- 福安市高山晚熟葡萄主產區 今秋期待“致富果”2019-07-16
- 夢想在葡萄架上“開花結果” 漳州四名“85后”抱團創業2019-07-15
- 泰寧縣音山村依托旅游產業成功走出“造血式”脫貧致富路2019-07-03
- 福安象環村:鹽堿地“種出”甜美生活2018-08-16
- “黨建+產業+扶貧” 壽寧大石村:葡萄園里果飄香2018-07-30
- 福安賽岐鎮:果農以工匠精神雕琢金字招牌2018-07-19
- 漳州霄縣東廈鎮休閑農業又添新寵!葡萄采摘正當時2018-07-17
- 福州舉辦農村脫貧致富人才示范培訓班 50人參加2018-05-2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首家縣級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試運行2019-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