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毛樣生 蘇燕梅
楊臣至今還記得,2017年冬天,他狠心地將剛滿月的小女兒送到岳父家,自己跑到南平市浦城縣永興鎮虹垂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每當想起這一幕,他總會有一種心酸感。
楊臣
楊臣大學畢業后到福建省藥檢院擔任檢驗員,沒有下過村。這次駐村,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一年半過去了,楊臣干得有聲有色。
“楊書記來了以后,村里變了很多”
近日,筆者在虹垂村采訪。一提起楊臣,村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楊書記來了以后,村里變了很多。”
虹垂村面積5.99平方公里,距鎮政府5公里,距浦城縣40公里。現有人口829人,常住人口300余人。虹垂村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經濟落后,發展薄弱。
楊臣
楊臣給村里帶來的變化還真不小。廢物烤煙房、垃圾堆變成了村里的休閑廣場。村里有了第一座公廁,告別了以前蹲在木板搭成的旱廁里捂著鼻子解手的尷尬場面。村里的自來水,從1個水源,變成了3個水源,原來的膠水管改為PVC管,改變了一到冬天就裂的毛病。村里的自來水以前也沒有過濾,一到下雨天就變成了“洪泥水”,別說喝了,就洗臉也不行。楊臣來了以后,利用省綁資金開展飲用水升級工程,尋找優質水源,為其免費檢測水樣10余批次,幫老百姓徹底解決了飲水的問題。
就一個項目,前期實地調研考察了20余次
變化的背后,是楊臣默默的付出。楊臣駐村以來,幫村里爭取資金700余萬元,涉及縣國土局、民政局、公路局、省局扶貧資金和省財政捆綁資金。其中,村里已竣工建設項目有7個,主要項目有高標準農田土地平整項目、村級飲水升級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老年活動廣場(黨群活動廣場)、幸福老人院、衛生所及文體中心等。村里在建的永平至虹垂路段四好公路項目、垂山組機耕道硬化項目等2個,投入資金510萬元,預計今年底竣工。
楊臣
在國土局土地平整項目及公路局四好公路項目中,了解到有關項目資金后,楊臣多次與鎮里站辦所及縣里有關部門溝通協調、調研、立項等一系列工作,前后耗時6個月,光前期實地調研考察就跑了20多次。
楊臣
項目落地后如何有效的開展實施也是面臨的主要問題。楊臣表示,有些項目由于涉及到征地、拆房、移樹等,個別村民不理解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面臨阻力很大。如土地平整項目、老年活動健身廣場項目、四好公路項目均遇到此類問題。如何有效化解矛盾,按期完成項目工程,給以后爭取項目留下空間是楊臣一年多來面臨的重要問題。他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通過村兩委干部多方努力,采取集中開會、個別談心、親戚調節、村民投票等多種方式,成功解決了征地、拆房、補償等一系列問題。
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努力壯大村財
發展才是硬道理!楊臣帶領村里兩委,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努力壯大村財。通過交流學習,認真實踐,多方考察,村兩委一致覺得村集體適合通過出租固定資產、保本收益、政策托底等形式壯大村財的模式。于是,村里投資購買國投店面、投資發展光伏產業,每年均有固定的村財收入。
楊臣
同時,村里根據多方調研結合實際情況,落實的產業項目。村里依托“生態銀行”試點項目(福建翠劍德富實業現代生態農牧業循環經濟產業園),通過土地流轉、資源入股分紅等多種方式參與生態銀行試點項目,目前已流轉南山組閑置山農田土地60畝,在洽談田地流轉面積220畝,村集體可增收4萬元。還通過浦城龍頭企業仙芝樓科技公司開展合作,依托村主干組織成立的合作社管理運行,采取“公司+集體+基地+農戶”合作模式,仙芝樓提供技術支持及產品回收保障,開展袋裝靈芝試點項目,周期1年,也可為村集體增加了一筆收入。
因戶施策,精準扶貧,積極脫貧摘帽
楊臣帶領村兩委干部因戶施策,精準扶貧,積極脫貧摘帽。針對村里的低保戶、五保戶和一般貧困戶,通過提供公益性崗位、財政兜底、助學捐款、醫療保障等多種措施,現已全部實現脫貧。
楊臣
今年7月,南平浦城遭受了洪災,虹垂村正是受災嚴重的村。楊臣和村兩委干部沖鋒在前,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楊臣把村民的福祉掛在心上,關心村民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51歲的老潘,老婆和小孩均患有遺傳性精神疾病,需長期服精神類藥品,日子過得很艱難。楊臣多次到老潘家走訪,了解了老潘的情況后,為他們申請了國家低保金,給老潘找了村保潔員的工作,每月工資1280元,工資由縣財政支付,讓他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去年,老潘的小孩在浦城縣醫院住院治療精神疾病,通過醫療保險幫扶政策累計報銷醫療費用2萬余元,個人醫療支出僅花費1500元,大大減輕了老潘的經濟負擔。
本村的張恩姑娘,父母雙亡,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今年考上江蘇師范大學。看著年邁的爺爺奶奶,小張一直為自己上大學的學費發愁。楊臣了解到她的情況后,幫她申請了五保戶,每月領到800元補助,并為其申請一次性大學獎勵金2萬元、助學捐款5300元、過節慰問金1000元,以及學校每年助學金4000元,幫她解決了學費及生活費困難問題。除此之外,楊臣看到小張家里住房破舊不堪,幫她申請了危房修繕資金5000元,進行了修繕改造。
“在駐村做第一書記工作中,會遇到很多難題,決策時需要艱難抉擇,一定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只要你做出的決策是為了百姓,你做的決策就不會出大問題。”采訪的最后,楊臣在談到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感受時表示,農村工作關系到百姓的疾苦、心系群眾的安危,是歷練年輕人品行、磨礪年輕人意志的寶地。駐村,是人生重要的社會實踐課。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劇目2019-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