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水利部工作要點中提出:建設“水美鄉村”任務,以南平為樣板。目前,水利部水規總院編制《水美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導則》已評審通過,為全國推廣制定標準。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去年,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牢記總書記囑托,按照省委對南平的“四個高質量”要求,南平著力創新突破,積極探索水美經濟,致力加快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步伐。這張誕生于閩北的綠色發展新名片,也正逐漸成為許多地方持續關注的熱點,河北承德、遼寧遼陽等地紛紛到南平交流學習,創新探索正由點及面鋪開。
建管一體,讓環境更宜居
水是生態之基,也是南平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全市人均水資源8900立方米,位居福建第一,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10個縣區市至少有一條以上河流穿城而過。但是,因治理不善,閩北曾一度因水而困。
順昌位于閩江上游富屯溪與金溪匯合處,境內溪河遍布,總河長677.3公里。“水環境治理曾是我們生態治理的短板,城市整體防洪等級不高,每到雨季,城區水南片區等低洼地帶就會出現淹沒、內澇,居民飽受水患之苦。”縣水利局局長吳興富說,通過水美城市建設,提升防洪、治污、排澇等功能,同步鋪設污水管網,建設排水涵道,把防洪堤建設與完善基礎設施、景觀美化結合起來。經過生態治理防洪工程的建設,目前城區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了30年一遇。
如今,在順昌新城片區,以富屯溪、金溪以及富金湖“三江四岸”18公里濱水景觀帶為主線,串聯山景公園、文體廣場、休閑廣場,形成了一條集防洪、觀景、休閑、建設、旅游功能為一體的水美長廊,成為城市“會客廳”。
“3年前,這里還只有破敗的工廠和菜地,每到雨季就被淹得一塌糊涂,現在大變樣了。”見證了原先的河邊灘涂變為濱水景觀帶,居民謝先生十分感慨。
嘗到了“因水而美”的甜頭,順昌進一步補偏救弊,嘗試建管一盤棋。2018年5月,該縣首創生態巡查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福州雪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全方位、系統化的生態巡查。
“以往在生態資源巡查監管中,各部門人員獨立,職能既交叉又存在盲區,問題上不來、處置不及時,監管往往流于形式。”生態巡查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慶文說,改革生態巡查工作機制后,將水利、交通、林業、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人居環境整治等6個單位擔負的生態巡查監管職責整理歸納,由76名專職生態巡查專管員進行統一巡查監管。
在水美項目雙溪水南片區,生態巡查員肖學輝和嚴生木每天都要沿河岸、道路和村莊來回巡線近80公里。在巡線中發現問題后,肖學輝在手機上將詳細地點和圖片上傳至生態巡查管理中心,很快,中心就將問題分解給水利局處理。如今,生態巡查員負責“挑毛病”,周邊群眾輔以“查缺漏”,問題到生態巡查管理中心后再分發給鄉鎮或者部門,整改后巡查專管員再到現場核實,形成閉環。
“在治理時效上做加法,在投入上做減法,形成生態共治、部門聯治、全民群治的全方位常態化治理新格局。”張慶文說。
這樣標本兼治的做法,既解決了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突出短板,又探索建立長久管用、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體制機制,讓城鄉環境更宜居。如順昌一樣,從2016年開始,南平在全國首創水美城市建設,策劃實施了12個水美城市項目。去年,南平獲評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和全國森林城市。
延伸鄉村,打造全域水美
2017年,延平區拉開了水美城市建設帷幕,圍繞延平湖“三江六岸”做文章,一系列水城相融的特色景觀和濱岸生態系統陸續亮相。“從水美城市到水美鄉村,我們開始對焦18條小流域,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高鄉村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區水利局副局長張善偉說。
長約10公里的來舟鎮東山溪,見證了水美鄉村的變遷。
東山村原是一個養豬村,14家養殖戶11個養豬場,東山溪變成了藏污納垢之地。“清潔的溪流變成了劣五類水,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可持續!”來舟鎮鎮長溫阿麗說,2017年,14家養豬場全部拆除,切斷了污染之源。次年,謀劃了東山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投入1000萬元開展溪流及其沿岸整治提升工程。
“水安為先,但水美建設并非只是一個流域治理項目。我們把岸上岸下當作一個共同體對待,把水流域治理與產業發展、全域旅游、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實現既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補齊建設短板,又通過以水補山,培育綠色產業。”鎮黨委書記朱承錦說。
如今,東山溪舊貌換新顏,溪水保持二類水質,讓村里180多戶村民換了一種活法。村民王家春拆了豬場,建起了包含櫻花園、采摘園、農家樂的春榮生態農場。與此同時,東山村做足水文章,民宿、垂釣等新業態紛紛冒出。“東山溪現在成了網紅打卡地,許多網友來打卡留影,人氣指數飆升。”村主任王立雄說。
更美的圖景還在后頭。與東山溪齊頭并進,目前,富屯溪溪畔3公里長的水美城市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這條濱江景觀帶的修建,與王臺百合小鎮和美麗來舟連成一體,為山水延城再添一個好去處。
東山溪的變遷是南平全域水美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南平建成了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水美鄉村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村“三位一體”示范村50個,美麗鄉村217個。
全域水美,為水美經濟埋下了伏筆。
因水而興,綠水流金淌銀
點綠成金,是水美經濟的題中應有之義。
“因水而美,水環境好了,水生態好了,水景觀好了,才能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由美而富,把水經濟、水產業搞起來,把現代化、智慧化的水管理搞起來,真正在綠水青山的基礎上建成金山銀山。最后是富而文明,充分表明了水美經濟從過去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向更高級的生態文明挺進。”對南平做活水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這樣評價。
城因水而興,激活水岸經濟,商居業態首享發展紅利。
得益于水美城市建設,讓閩北縣城依山傍水所帶來“塊阜之山,營宇狹小”的問題迎刃而解。順昌順勢拉開了城市框架,新添了3平方公里余坊新城。
“3年前,新城片區土地起拍價每畝80萬元仍無人問津。在新城富屯溪沿岸打造了山景公園、城市道路、環湖慢道等基礎設施后,‘生地’迅速變為‘熟地’,顏值價值雙升。”縣城市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詹美美說,新城自2018年以來已出讓商住用地265畝,收益7.7億元,去年最高拍出每畝506.7萬元的價格。
像順昌一樣,南平全市盤活約6000多畝土地,引進30多個項目,激活了水美業態。而且,這條水美長廊帶來的不僅僅是商、居等水岸經濟,更包含了文、體、游。以水補山,以山帶水,水美建設與旅游發展深度融合,這是南平豐富旅游產品提升旅游層次的務實之舉。
在去年南平市第三屆旅游發展大會上,建陽區麻陽溪畔的考亭村令人矚目。“以往考亭村景點較為分散,無法串點成線,借助水美建設,我們對麻陽溪進行生態修復和合理開發,對全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考亭村下派第一書記林澤勤說,如今,考亭移步易景,麻陽溪猶如玉帶,串聯起考亭書院、觀書園、考亭古街、建盞文創園等文旅項目,滿足游客多元需求。
在南平10個縣區市中,特色鮮明的全域旅游的態勢初顯,政和念山濕地公園、延平斜溪水鄉、松溪梅口埠等各有千秋。去年,這些項目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3億元,成為南平全域旅游的新引擎。
南平市水利局局長周靖說,各地在不斷探索水美經濟的各種產業模式,如武夷山年產百萬噸的農夫山泉項目、建陽的德懋堂臨水康養項目、光澤引進亞洲最大的現代漁業項目等。今年,全市從綠色農業、健康養生、旅游文創等七大綠色產業中挖掘、培育150多個水美經濟項目,總投資達400多億元。
“水美經濟將水流域治理與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發展、城市經營、全域旅游、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等結合起來,并推動向水美鄉村、全域水美延伸,既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補齊城鄉建設短板,又源源不斷策劃生成項目,形成長期持續有效的投資拉動。通過集商、居、文、體、游為一體的水岸經濟模式,培育、激活了綠色發展的新動能。”南平市委書記袁毅說。(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鄭雨萱 通訊員 詹國兵 鄧雪 吳啟榮)
責任編輯:趙睿
- 因鄰里糾紛 福建南平38歲男子砍殺鄰居致兩死2020-03-15
- 南平:科特派助力 穩住“糧袋子”、“菜籃子”2020-03-10
- 南平延平區指導長富科學防控保民生 有序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2020-02-20
- 防抗疫情:南平線務局用心守護通信“生命線”2020-02-06
- 南平三個“圓夢村” 構筑群防群治防疫情2020-02-04
- 南平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2019-12-09
-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到南平市調研2019-12-05
- 《南平市革命舊址保護利用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2019-12-04
- 南平市公布第三批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成果2019-12-04
- 南平市近日降溫明顯 高山區現霧凇美景2019-12-04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三個“圓夢村” 構筑群防群治防疫情2020-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