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加大品牌創新力度,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東南網4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何興明)
邵武是閩北工農業重鎮,史稱“南武夷”,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放眼其主導產業,都是細分領域的翹楚,洗潔巾企業近30家,產量占全國七八成份額;大大小小的竹制品加工企業近300家,年加工毛竹量達4600多萬根,供應了全國九成的精品竹筷筷坯、六成的竹涼席半成品,一次性竹筷占全國市場六成,竹勺占七成。
但審視其產業結構,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長期駐足微笑曲線中低端,停留在制造者的角色,缺少叫得響的品牌。
路該如何走?靠品牌創新,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強調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作為閩北經濟的排頭兵,邵武經濟發展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要做好‘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借品牌這支箭,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緊跟南平‘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戰略,推出子品牌‘南武夷’,打響大武夷品牌。”13日,南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武市委書記何光松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好設計創出好品牌
從每雙筷子利潤不到一分錢,到原創家居產品附加值成倍數提升,一款網紅原創產品“懶時光衣帽架”,利潤是生產成本的3倍,單單這款產品產值就達3000萬元。經歷20多年風風雨雨,福建味家集團董事長鈄祖軍有切身體會。
改變緣于設計。從賣筷子、砧板到賣原創設計,品牌成就企業內涵之變。“邵武一天出去的筷子20個車皮,但每雙筷子利潤不到一分錢,依靠資源的初級產品無法提升附加值,并非企業長久之計。”鈄祖軍說,工藝筷已做到全國第二,但沒有核心競爭力。
從2014年開始,擺脫速度焦慮,這家中小企業向玩創意的竹家具產品延伸,創設“橙舍”品牌,求量與質的平衡。不過,山城創新資源何來?得益于“張三豐杯”竹產業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這個平臺,味家承辦了首屆賽事,共征集作品6855件,最終創意組18件作品入圍決賽,5家企業與設計師簽約成功,成為不可多得的創意金庫。
“10多款單品我們進行落地生產,‘懶時光衣帽架’是其中最火的一款。”鈄祖軍說,從原來的代工生產,到如今整合了來自中國美院等地的48名設計師,比拼設計,比拼品牌,企業按用戶個性需求量身定做整體竹家居方案,利潤一般為生產成本的兩三倍,效益一下子就上來了。
無獨有偶。已坐穩工程定制門行業龍頭老大的寶座,福建誠安藍盾實業有限公司不走尋常路,從一扇門到一間屋,一站式解決高端家居整體木作問題,毅然進軍房地產精裝市場。2017年,企業打出“誠盾美居”品牌。“100個設計師是企業的法寶,依靠數字化工廠,數據庫有1.5萬多個模型,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全屋的木作問題,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成為發展強引擎。”公司副董事長諶麗玲說。
好文化滋養好品牌
有口碑無品牌,有市場無價格——這個成長的煩擾如影隨形,曾經是邵武發展之痛。
如何讓“小家碧玉”長成“大家閨秀”?除創新設計這個內功外,打出邵武IP,做好文化與產品融合文章。
“邵武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品牌賦予更多文化內涵,也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許多方程式,實現借船出海。”邵武市常務副市長李敏飛說。
留仙峰碎銅茶,邵武當地一個響當當的品牌。茶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曹琦金說,碎銅茶有百年制作歷史,量少物稀,但藏在深閨人未識,散茶每公斤2000元左右,20多家企業主要靠批發和出口。“酒香也怕巷子深,沒有好牌子,產業只能在中低端徘徊。”當碎銅茶遇上當地最具影響力的張三豐文化,誕生了有厚度、有溫度的特色品牌,如“三豐醉泉”很有辨識度,打開了市場,價格翻一番。更讓曹琦金高興的是,去年企業獲許使用“武夷山水”品牌,零售市場額占到兩三成,真正讓好產品賣出了好價格。
邵武是我國最大的洗潔巾生產基地,有30多家企業,28個品牌。如何攥指成拳?利用“南武夷”文化標識,注冊商標“南武夷”,為產業騰飛插上品牌的翅膀,擺脫了一味求量的路徑依賴。目前,產值突破億元的企業達5家。
用好本土文化,邵武注冊“和平古鎮”“三豐故里”等公共資源商標248件,讓品牌更具辨識度、影響力。
好品質塑造好品牌
竹木行業是邵武傳統優勢產業,有不少金鳳凰。比如,邵武的杜氏木業在業內出類拔萃——我省實木木制品出口量排名第一,連續五屆入圍我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靠匠心,杜氏品牌才闖出天地。”杜氏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錦祥說,企業創造了獨特的本木生產流程標準,所有工作模式化,將優化過的工作流程固化下來。正是占領了行業標準的高地,杜氏成為行業內一面金字招牌,與宜家、網易等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不僅是工業,農業亦如此。據介紹,所有武夷山水產品按“一品一碼”銷售,每件產品都做到“一物一碼”產品認證溯源。以品牌倒逼農業生產流程再造,確保從田間地頭到舌尖上的安全。如邵武市留仙峰茶業有限公司的2000余畝“碎銅茶”種植園區參評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建立了從種植到生產全過程的標準體系。
經過這兩年運營,品牌戰略成了邵武產業發展的共識,形成鑫富牛肉、康大兔肉、和平游漿豆腐等極具邵武地方特色的品牌產品,將登高粉干、邵武茶油、邵武和平鯉魚、邵武香菇、邵武使君子等分散的區域特色農產品從市級層面打包串聯,形成邵武農產品品牌矩陣。杜氏木業、誠安藍盾等50多家知名企業成立商標品牌協會,既實現行業自律管理,又實現產業鏈互補。
目前,邵武有效注冊商標2600余件,馳名商標5件,所有優質品牌都在黃峭廣場品牌展覽館平臺上展示,助力企業“走出去”。“我們不僅草船借箭,還借船出海,引進鄉賢,授權卓理股份有限公司來運營,打破地域限制,代理南平所有‘武夷山水’品牌產品線上銷售,實現閩北所有產品強強聯手,并建成‘武夷山水’品牌產品分撥中心,以新零售理念打通線上線下,助力南平高質量發展。”何光松說。
責任編輯:趙睿
- 2019邵武云靈山山地戶外節圓滿落幕2019-12-09
- 福建邵武:衛閩鎮舉辦“農民豐收節”2019-11-11
- 綠水青山“林三代”2019-09-18
- “賈寶玉”的邵武印象——電視劇《廖俊波》拍攝側記2019-06-04
- 邵武交警大隊、運管部門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18-12-13
- 南平創建首個雙重預防機制藥企試點落戶邵武2018-11-26
- 南平邵武:經濟因旅游而旺 人民生活因旅游而幸福美好2018-09-29
- 南平邵武市環保局成功處置罐車泄漏事故2018-09-13
- 福建邵武:黨建引領 脫貧致富2018-09-12
- 邵武男子好心留宿同村村民 竟是“引狼入室”2018-06-08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延平區指導長富科學防控保民生 有序促進2020-04-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