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29日訊(林文強 文/圖)8月26-29日,來自中央、省、市及地方30多家媒體齊聚光澤,參加了由光澤縣委宣傳部、光澤縣融媒體中心聯合舉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光澤故事暨“無廢城市”建設主題采訪活動,并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實地走訪。
會上總結,會后走訪。本次活動以媒體見面會與實地走訪兩個部分組成,結合光澤縣脫貧攻堅、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聚焦經濟回歸、企業助力脫貧攻堅等工作特色亮點進行。分別在光澤縣十里鋪村部、數字影院、晟成生態食品產業園、圣農集團總部舉行了四場媒體見面會。光澤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進財主持以上見面會。光澤縣委副書記陳高宏,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水彪,圣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及杭川鎮領導、縣生態環境局、晟成食品企業相關負責人分別就脫貧攻堅、抓黨建促脫貧以及無廢城市建設、回歸經濟等有關工作向與會媒體進行介紹,并就媒體記者現場提問進行解答。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 四個不摘”打贏脫貧攻堅戰
光澤縣“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新聞媒體見面會上消息,近年來,光澤縣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充分體現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不斷強化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注重發揮領導干部、駐村干部、群團組織等骨干隊伍的作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實施“富民強村”工程來進一步增強村級組織“造血”功能,借助圣農集團“民企幫村”發展機遇,通過穩定就業促進增收脫貧,實現了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同屏共振。
據介紹,光澤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2017年作為全省首批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摘帽”(省政府于2018年底公告)。幾年來,光澤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目標,聚焦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經濟活力、發展后勁明顯增強。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大關,人均GDP達7.83萬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2016年的47:30:23調整為37:34:29,財政收入6.81億元,年均增長6.8%,比全市平均高2.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增速居南平全市首位。全縣83%的村集體經營收入超10萬元。2016年至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444元增加到15124元,年均增長9.43%,比全省同期增幅高0.3個百分點,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改善群眾生活、穩步提高自主脫貧能力奠定堅實基礎。至2019年底,全縣2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在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17戶4588人全部脫貧,90%以上貧困人口得到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占比上升,轉移性收入占比下降,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4809元增加到2019年的13521元。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無一人因貧輟學,所有村衛生所完成標準化建設、開通“一體化”醫保終端服務,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全部納入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范圍,均可享受疊加保險“一站式”服務。所有貧困戶房屋完成安全鑒定和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444處,安全通水率達100%,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已全部解決。
陳高宏表示,下階段,光澤縣將圍繞落實“四個不摘”,堅持“戰貧”“戰役”兩手抓兩不誤,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推進攻堅,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多措并舉建好“無廢城市”守護入閩“西北門戶”
光澤作為入閩的“西北門戶”,近年來在獲評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級生態縣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后,于2019年4月作為全國首批“11+5”唯一縣級代表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這一光環不僅是榮譽,更是考驗。
“‘無廢城市’作為全新的課題,光澤縣也將代表南平市、代表福建省接受著國家的大考。”在27日下午舉辦的光澤縣“無廢城市”建設媒體見面會上,光澤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傅龍潤表示。
據介紹,在統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中,光澤縣多措并舉,從縣域實際出發,突出“無廢農業”、“無廢農村”文章,通過項目化、市場化運作方式,積極探索各類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利用、無害化處置技術路線、商業模式、體制機制,走出具有光澤特色的“無廢城市"綠色發展道路,力爭為全國同類縣級農業農村城市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固廢處置模式。并將無廢城市融入鄉村振興、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全過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
黨建引領促脫貧攻堅
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光澤縣委組織部緊密聯系實際,創新實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充分體現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實現了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據悉,為加強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讓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堡壘更有力發揮作用,自2018年選派了省、市、縣33名黨員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其中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做到全覆蓋。創新“鄉聘村用”高校畢業生培養計劃,直接參與村級扶貧工作,為全市基層黨群工作者選拔項目提供經驗借鑒。開展村干部集中辦公、牌匾制度規范整頓等專項工作,因村制宜整合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認真落實“六要”群眾工作法,創新“包片聯戶、網格服務”等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平臺。2016年以來,各村黨員共為群眾代辦各類事項64200余件,辦好事實事14500余件,切實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優秀的年輕干部,他們擁有高學歷、高素質,在脫貧攻堅戰中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是一支強大的中堅力量。”提起黨建引領,光澤縣組織部長黃水彪向記者介紹,“目前,全縣83個村配備了基層黨群工作者。其中鄉聘村用高校畢業生培養計劃,就是我們組織部黨建引領促脫貧攻堅的一項成功典型案例。”
民企帶村 助力鄉村振興
福建圣農集團是位于光澤縣內的一家集原種研發、飼料加工、種雞養殖、種蛋孵化、肉雞飼養、加工、銷售及快餐連鎖為一體的聯合型肉雞生產食品加工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擁有500多個生產基地和員工2.7萬人。肉雞產量達5億羽,居全球第七、亞洲第一、中國第一。
在“圣農集團助力脫貧攻堅戰”媒體見面會上,記者了解到,圣農集團在專注主業,做大縣域經濟的同時,也帶動了十幾萬農民發家致富,成為南平市脫貧攻堅戰線上的重要榜樣與優秀模范生。
據介紹,自2015年起,圣農集團已幫扶過一個村(光澤縣中坊村)、五個縣(光澤縣、蒲城縣、政和縣、江西資溪縣、鎮原縣)、一個市(南平市),且在圣農集團黨委書記、南平市工商聯主席傅光明帶動下,共有112家民營企業和商會積極參與到“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中來,結對幫扶123個村,累計投入資金6億余元(其中圣農集團3. 7億元), 幫扶貧因戶3450人。
“人不是為錢而活著,是為希望而活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能給很多急切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希望,我感覺很欣慰!”傅光明說,“我們要跟黨走、聽黨話、感謝黨。”
記者心聲 將好的經驗宣傳開來
為期兩天的活動,與會記者分別走訪了學校、鄉村、企業、社區等地,與鄉村干部、村民、企業負責人詳細交談,更進一步了解了光澤縣在脫貧攻堅、無廢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特色經驗和做法。
“光澤縣在脫貧攻堅尤其是黨建引領脫貧的方面,有很多創新且有意義的做法,這次來到光澤縣我學習到了不少東西,之后我會就黨建引領脫貧和無廢城市作一個深入報道。另外,我覺得光澤縣圣農食品的無廢化處理做得非常好,比如白羽雞養殖產業,之前因為養殖產生的廢料沒辦法處理,造成了環境的污染,現在把雞糞用于發電,雞身產生的其他廢料用于制作飼料,而臭氣的集中化處理也沒有造成二次污染。”光明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再次踏入光澤,感覺不到以前未到光澤時老遠就能聞到的臭味,確實,在無廢城市建設中,他們很用心,他們做到了。”在實地走訪圣農集團旗下凱圣電廠雞糞發電項目時,多家媒體記者異口同聲地表示。
責任編輯:陳錦娜
- 光澤探索治水興水新路徑:讓水資源“流金淌銀”2020-08-04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光澤:仁厚村里話稻魚2020-07-13
- 第三屆中國(武夷)生態食品博覽會在光澤舉辦2019-11-15
- 看光澤——創新驅動 因“綠”生“金”2019-09-23
- 讓山區小城瓜果飄香2019-08-19
- 守護“源頭水” 南平光澤縣探索“綠水維護補償”機制2019-08-05
- 南平光澤縣副縣長江暉到李坊鄉管蜜村查看汛期受災情況2019-07-10
- “無廢城市”,綠色光澤再出發2019-06-30
- 光澤舉辦2019夏季旅游景點推介會2019-06-28
- 南平光澤縣作為特例入選“無廢城市”試點名單2019-05-27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科研報國鋪就富民路——記福建洋口國有林場杉2020-08-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