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南平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省農業農村廳于日前發出通知,推介第一批14種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模式,南平市共有四種模式入選,分別為南平市“五節一循環”生態農業模式、武夷山市“不用農藥化肥”生態茶園建設模式、浦城縣冬種紫云英綠肥翻壓還田模式和再生稻秸稈加細粉碎還田模式。
近年來,南平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上印發的《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農業的實施意見》精神,積極開展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科學規劃布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廣生態種養模式,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著力管控農業投入品,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組織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嚴格管控,探索創新農業綠色發展機制,涌現出了一批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的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據介紹,“五節一循環”生態模式以構筑“閩江源生態經濟區”為目標,以建設南方山區生態農業全產業鏈、丘陵紅壤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為發展定位,大力推行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能和發展高效生態循環農業;“不用農藥化肥”生態茶園建設模式通過在茶園中套種特選高效綠肥作物,結合溝施茶樹專用有機肥等茶園土壤環境優化技術,有效提升茶園土壤健康、優化茶園生態環境,改善茶葉品質、減少茶樹病蟲害發生,形成武夷巖茶綠色生態循環生產模式;冬種紫云英綠肥翻壓還田模式主要通過冬閑田種植綠肥紫云英,紫云英翻壓后種植水稻,提高肥料利用率,減輕過量施肥帶來的土壤板結、酸化、面源污染等問題,實現耕地質量提升、化肥減量和水稻增產、品質提升,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再生稻秸稈加細粉碎還田模式通過再生稻頭季、再生稻二季收割時,結合機收進行秸稈加細粉碎,粉碎的秸稈做為肥料化利用,既解決了區域內水稻秸稈焚燒、亂扔亂棄問題,又替代了一部分化肥,促進化肥減量。(盧國華 吳成駿)
責任編輯:趙睿
- 南平延平區:綠色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了2021-01-04
- 南平:高海拔公路防凍保通措施到位2020-12-30
- 南平:發揮“綠”優勢,小康路更寬2020-12-29
- 南平2位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2020-12-28
- 南平市檢察機關以國家司法救助改進社會治理方式2020-12-25
- 南平:101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實現“跨省通辦”2020-12-25
- 全省公務員培訓管理者培訓班在南平舉辦2020-12-22
- 南平:織密“三張網” 激活“鄰”聚力2020-12-21
- 南平建陽創新形式宣講全會精神 助推基層發展2020-12-09
-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南平市延平區的做法是:做活山水文章2020-12-06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檢察機關以國家司法救助改進社會治理方2021-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