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為迎接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召開,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組織人員深入武夷山國家公園科考,編著了《武夷山鳥類》一書,日前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鷺江出版社出版。該書充分體現武夷山鳥類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從不同角度展示武夷山自然遺產的魅力。
武夷山素有“鳥的天堂”之稱,近幾年來,隨著武夷山國家公園的設立,越來越多的鳥類到此棲息、繁衍。“武夷山現在不僅鳥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大家對鳥類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科考調查員衷伯夷說。
良好的生態和愛護鳥類意識的提高,讓武夷山越發成為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吸引眾多科考人員以及觀鳥愛好者慕名前來,記錄下豐富且珍貴的資料。據悉,《武夷山鳥類》全書共收錄16目56科198種400余幅鳥類生態圖片,其中不乏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中華秋沙鴨、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讓這本書更加“鮮”“活”。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開元寺將舉行多項活動打CALL并迎接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召開2020-11-25
- 官宣!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2021年6月/7月在福州召開2020-11-04
- 官宣!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2021年6月/7月在福州召開2020-11-04
- 官宣!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時間定了!2020-11-04
- 受全球疫情影響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推遲舉辦2020-04-16
- 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會徽征集公告2020-02-06
- 鼓樓中小學生助力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2020-01-19
- 本土原創小品《鴨姆弟》首次被搬上舞臺2020-01-19
-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福州市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2020-01-17
- 聚焦2020年福州世界遺產大會:近在眼前的瀕危與除名2019-12-24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建甌市小松鎮再次發現宋代瓷窯址2021-03-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