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政和縣創新機制體制,立足特色產業鍛造發展新動能

      產城融合宜居宜業

      東南網4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 通訊員 曾大龍)日前,“政和白茶號”列車冠名首發儀式在福州火車站舉行。通過外車身廣告、車內海報、內外門貼、小桌板、頭片、桌貼、語音播報等方式,把政和白茶品牌元素融入列車各個環節,成了展示政和山水歷史文化的又一窗口。

      近年來,政和傳承弘揚廖俊波精神,在特色產業發展上做足功夫,為高質量發展賦能。“過去五年,我們夯實城市、路網、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走產城融合發展的路子。‘十四五’,我們將持續弘揚廖俊波精神,做大做強茶、竹、機電、旅游和電商等重點百億產業,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政和。”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說。

      發力園區,鍛造發展新動能

      早些年,政和缺少把全縣經濟撐起來的“筋骨”。2011年,時任政和縣委書記的廖俊波幾經調研,提出發展“四大經濟”,其中,“工業經濟”成為破題之舉。

      2012年,政和縣首個省級工業園區同心經濟開發區拔地而起,成為政和提升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的試驗田和主戰場。

      “園區的招商條件和營商環境都很吸引我,對小規模企業友好,我覺得在這里發展有潛能。”黃存森2017年7月從浙江溫州轉來政和辦廠,他的公司主營閥門、管件、機械配件等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他表示,盡管受疫情影響,去年工廠停工3個月,但2020年的產值和2019年基本持平。因此,今年他計劃把擴建的30畝廠房投入使用,繼續擴大生產。

      “企業的發展有一個輻射半徑,周邊的福安、溫州機電產業很成熟,但是他們的土地成本高,用工不足,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契機。”政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魏重勝說。

      通過深化“并聯審批”“全天候服務,24小時辦公”“兩個不見面”等機制做法,政和經濟開發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力機電產業,承接閩東南、浙東南地區產業轉移。“十三五”期間,開發區共引進機電企業81家,總投資近65億元,逐步形成發電機(組)、水泵、閥門、汽摩配4條產業鏈。

      與此同時,借力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功能,政和不斷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如今,政和經濟開發區共有81家企業投產,5000余名工人在園區就業,初步形成以機電制造業為主,食品加工、竹制品深加工為輔的“1+2”產業布局。2020年,開發區克服疫情影響,稅收逆勢增長,達到7300萬元,同比增長45.13%,“造血功能”逐步顯現。

      創新機制,激發產業新活力

      這幾天,政和縣石屯鎮石圳村的茶農們十分高興。

      “國道邊有個‘大寶貝’,今后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姚樹生原是石圳村貧困戶,村里流轉土地成立茶業專業合作社后,他加入合作社從事茶園管理工作。隨著茶產業欣欣向榮,“日子越過越紅火”。

      姚樹生口中的“大寶貝”是中國白茶城,距石圳村僅一公里。

      “白茶城169間店面100%完成招商,商戶已進入裝修設計階段,今年的春茶就可以在白茶城交易了。”白茶城副總經理孫曉偉告訴記者,白茶城投入使用后,全國白茶85%以上產區的龍頭企業將匯聚在此,建成一個集茶葉展示交易、檢測認證、倉儲、物流、期貨拍賣、金融服務、白茶價格指數發布等八大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全國白茶集散中心。

      政和因茶得名,全縣擁有茶園面積11萬畝,茶農占農戶總數的75%。但長期存在資源分散、組織化程度不高等問題。為激發茶產業發展活力,政和創新“白茶+生態銀行”機制,成立政和白茶產業發展公司,集中收儲碎片化、分散化的茶山和耕地等生態資源,實施資本化、項目化經營。

      “集中收儲資源,更有利于我們進行規模化整合提升,從而完善從‘茶園’到‘茶杯’全過程可追溯體系,實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檢驗檢測、統一宣傳推介、統一營銷運作,融入‘武夷品牌’建設,形成生態資產。后期通過轉讓、轉租、合作經營等方式,進行招商引資,擴大盈利規模,此次中國白茶城的落地即打通了‘白茶+生態銀行’的終端市場。”政和縣副縣長裴俊巍說。

      “我們把優勢做優、特色做特,加快茶、竹、旅等特色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茶、竹、旅全產業鏈,拓寬茶農、竹農的增收渠道,讓百姓手頭上的東西不僅是‘鐵飯碗’,更是‘金飯碗’。”黃愛華說。

      產城融合,“內外兼修”造新城

      城市面貌是制約政和發展的一大瓶頸。

      政和地形東西狹長,且鄉鎮主要分布在東西向干道上。因地制宜,政和謀劃了“一城兩鎮”的發展格局,著重增設東西橫向快速通道,拉大城市框架。

      “十三五”期間,政和新建繞城快速通道及鐵路連接線6條,改造提升528、353國道政和段14公里,“小環城”格局基本形成,實現了城市交通流、過境交通流相分離,加強與我省內陸山區重要交通干線聯結。通過提升路網水平,城市拓展區域進一步拉大。

      向外拓展“昂首”邁大步,對內治理“埋頭”細謀劃。目前,政和正著力做活“水”文章,建設一座有歸屬感的宜居城市。

      以念山水庫為中心,發展玻璃棧道、特色梯田、房車基地、露營基地等旅游新業態,提升景區實力;

      石圳古村修繕一新,深入挖掘白茶文化、朱子文化、紫薇文化和廖俊波精神,配套旅游設施遍地開花,水運碼頭再現往日風采;

      中華紫薇園二期項目融古碼頭、濱水景觀、紫薇種植園等山、水、人文景觀為一體,為環石圳灣旅游文化產業帶添新引擎……

      從城區到鄉村,融濕地公園區、古渡棧橋區、茶竹文化區等為一體的水美政和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fuli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亚洲娇小性xxxx色|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