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這里是一塊被污染的‘廢地’,經過一年的治理修復,現在恢復了活力,新的企業已經入駐了。”8月10日,在南平市建陽區塔山工業園區的一個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現場,建陽區生態環境局土壤與自然生態保護股負責人高盛民向記者介紹道。項目現場,新入駐的建陽區物資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正進行道路硬化作業和廠房搭建,預計9月底正式投入運營。
過去,使用這個地塊的是一家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企業始建于2003年,于2005年3月投產,年產總容量30萬kVAh蓄電池2.5萬臺。2013年,企業停產關閉,廠區地塊于2014年被建陽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收儲。2017年,該地塊被原福建省環保廳列為重金屬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
“我們委托第三方技術單位進行了場地污染狀況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并編制了土壤修復技術方案,使原來受污染的廢地得以重新利用。”高盛民介紹道。2017年8月,建陽生態環境局啟動了宏旗電器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項目,積極探索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經驗,同時強化監督管理,修復全過程及后期管理情況通過“視頻監控”接入省生態云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監管部門全過程實時可視化監管,總結形成了《福建省土壤環境管理“三防三監控”技術指南》,并在全省推廣應用。
去年12月,該修復案例列入生態環境部《土壤污染風險管控、修復項目投資成本分析及估算—固化穩定化技術應用案例匯編》,為相關工作提供經驗參考。
作為全省10個土壤污染風險防控試點之一,建陽區還委托南方科技大學,在全省率先構建縣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以未利用地、耕地、水源地、重點行業企業、畜禽養殖場、交通干線沿線等用地類型為監測網絡建設的關注重點,整合農用地詳查、土壤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等土壤歷史監測點位。
“目前,全區共布設土壤監測點位171個,地下水監測點位85個。通過采樣、監測分析,以鎘、鉛等重金屬污染為重點,兼顧其他突出污染物,重點排查和分析受污染區域當前存在的污染源,為實施土壤污染源頭管控提供依據。”建陽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綠色發展的基礎,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完善土壤風險防控體系,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穩步實施受污染耕地、建設用地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騰出更多空間,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建陽區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敏說。(記者 蔣豐蔓 通訊員 盧國華 莊妍)
責任編輯:趙睿
- 南平建陽:探索小微企業危廢集中儲運新模式2021-08-09
- 南平市應邀參加第八屆中蒙俄萬里茶道城市合作峰會2021-08-06
- 東南科技論壇在南平召開2021-08-04
- 南平:“中國竹鄉”念“竹經”2021-08-04
-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2021-07-28
- 福建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2021-07-28
- 南平龍巖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2021-07-23
- 南平:“e政務”讓群眾少跑腿2021-07-22
- 南平浦城:“科特貸”“貸”動鄉村振興2021-07-21
- 段閩杰:把實事辦在群眾心坎上2021-07-12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首次發現古氏草蜥 武夷山生物圈又“添丁”2021-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