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茂林之中,選手們以越野的方式尋找心中的詩和遠方。
體育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和平古鎮尋找發展的突破口。
28日清晨的邵武和平古鎮已經有了初冬的清冷。
當天,張三豐故里·邵武古道越野賽如約而至。800多名來自全省各地的跑者穿過有著千年歷史的青石板路,用越野的方式尋找心中的詩和遠方。而對于閩北一隅、富屯溪畔的和平古鎮來說,越野跑同樣成為它尋找詩和遠方的支點。
首批中國特色小鎮之一、福建全域生態旅游小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這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鎮身上,貼著不少標簽。
如今,在這個支點上,和平古鎮開始檢視起滿是歷史痕跡的家園,體育、文化、旅游次第鋪陳、延伸,千年古鎮的悠遠、越野跑的激情在這里奏響了屬于自己的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樂章。
體育賦能
來自寧德壽寧的紀小敏第一次到和平古鎮參賽。
“因為這里是張三豐故里,我覺得很有特色,所以過來玩一下。”在千年古道越野挑戰組(21公里)女子組的比賽中,紀小敏以2小時10分20秒拿到了冠軍。除了在賽道上揮汗如雨,和平古鎮的山水同樣讓她不虛此行。
本次賽事設千年古道越野精英組(42公里)、千年古道越野挑戰組(21公里)、和平古鎮探幽健步組(6公里),并同步舉辦線上賽。賽道穿越“福建第一街”,翻越留仙峰、武陽道觀,途經“入閩三道”之一的愁思嶺古道、太極祖師故里坎下村坑池,和平風光盡收眼底。
沖著張三豐故里這張響當當的名片,當天的比賽吸引了不少像紀小敏一樣的選手。
他們初來乍到,張三豐故里·邵武古道越野賽卻已經過了七年的洗禮。
早在2014年,和平古鎮就舉辦了首屆越野賽。彼時,《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剛剛出臺,“體育+旅游”的概念尚在襁褓中,和平人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那個時候只是就賽事做賽事。”在和平鎮黨委書記熊立看來,一切都是從摸著石頭過河開始。
作為本次賽事的執行方,廈門智博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華認為,“就體育而體育、就賽事而賽事的辦賽模式就好像是一條腿在跑,只有結合當地的文化資源、旅游資源才能更加立體”。
融合發展
對于和平古鎮來說,只有邁開第一步,才能走出更加廣闊的天地。
邵武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鄧煒華說:“這幾年來,整個賽事的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賽事的模式也在不斷更新,通過融合當地的傳統文化為旅游賦能,為鄉村振興賦能。”
不斷推陳出新的背后,是和平古鎮探索融合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平古鎮的青石板路一躺千年,但它目光所及的小鎮已經動了起來。
本次賽事期間,“一村一品展”首次落地,攤點火爆到了一位難求的地步。碎銅茶、百香果、游漿豆腐、楓林青白瓷……和平鎮下轄的十個村紛紛獻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在主舞臺上,儺舞、武術表演展示的則是邵武“中國儺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武術之鄉”的品牌。
“通過賽事特色化,提升鄉村游美譽;通過賽事品牌化,積攢鄉村游人氣;通過賽事民俗化,展示鄉村游亮點。”熊立介紹,賽事期間游客人數由平時節假日的平均1000人次/天,暴增至3萬人次/天,隨之產生的餐飲、住宿、農副產品消費也水漲船高,預計可為古鎮帶來營業收入超300萬元。
在這屆越野賽扇形完賽牌的背后還有一個大“彩蛋”。只要跑者連續參加四屆比賽,就可以集齊一個完整的“太極八卦”完賽牌。
讓人來,讓人想來,讓人常來,這就是“體育+旅游”背后最樸素的追求。
未來可期
越野賽帶來的并不僅僅是錢袋子。
在和平古鎮的路口,一條長約6公里的健身步道沿著水系蜿蜒前行。“在打造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把防洪堤建設和全民健身結合起來,形成一條景觀步道,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鍛煉的好去處。”熊立說。
毫無疑問,和平古鎮與體育的緣分,已經注入了肌理。武術為媒,賽事搭臺,文旅唱戲,和平古鎮始終期待將“體育+”的融合戲唱得越來越響亮。
熊立表示,未來將積極拓展戶外休閑運動,不斷探索優化“全民健身運動+精品賽事+戶外休閑”一體化運作模式,通過登山、露營、探險、采摘節等一系列充滿趣味互動的戶外活動,拓寬“旅游+體育”活動。
和平古鎮的融合實踐放在邵武全域依然值得借鑒。
鄧煒華認為,張三豐故里·邵武古道越野賽是邵武的一個品牌,“我們也致力于把它打造成全國越野賽事的IP品牌,把文化、生態、旅游,還有特色產品,都融入到體育賽事里,向大家展示‘邵武是個好地方,和平是塊寶地’的品牌”。
在鄧煒華看來,文化、體育、旅游三者是一個非常好的融合體,“可以讓文化在旅游、體育中得到傳承,可以在體育中把旅游、文化融合起來。尤其是邵武擁有很多的旅游資源、良好的體育基礎,以及深厚的千年文化,理應在這三者的融合中有更多的實踐和嘗試”。
本報記者 肖榕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 邵武和平古鎮:百年豆腐 傳奇豆富2019-04-02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綠翅金鳩顯真容 武夷山國家公園鳥類增至391種2021-1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