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唐竹、巴西虎紋竹等60多個竹種根根挺拔,7條竹林運輸軌道往來繁忙,長達千米的休閑木棧道設計獨特……日前,南平市竹產業加工示范鏈現場會在建甌舉行,在房道鎮西沶村的建甌市生態竹林建設示范基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景象令嘉賓們點頭稱贊。
“合作社從105戶竹農中,流轉903畝碎片竹林統一經營。”西沶村西沶農富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麗華說,基地通過套種樹木改善竹林生態系統、建設軌道降低運輸成本,竹林效益顯著提升。相較于基地建設前,該山場的竹材從畝產20根提高到了40多根,節約勞動力6人。
作為中央蘇區縣,建甌有10個鄉鎮都曾設立過區、鄉級蘇維埃政府。茂密的山林,見證無數革命先輩浴血奮戰。如今,當地蓬勃發展的竹產業,又使山林成為老區人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金庫”。
建甌市是全國首批命名的十大“中國竹子之鄉”之一,有竹林面積147.3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145.8萬畝,立竹數2.4億株,年產竹材4830萬根、鮮筍33萬噸。如何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建甌確定了科技引領、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思路。
建甌大力推廣生態竹林建設,累計引導成立專業合作社61家。今年又將新建毛竹生態培育示范片4片2476畝,雷竹生態培育示范片2片570畝,豐產竹林基地3.2萬畝。科技的引領,實現了生態與經濟價值雙提升,全市竹林畝產值相比10年前翻了一番。
“竹的產量提上去了,還要在竹產品研發、高端產品認證上下功夫,使產業鏈更好延伸。”建甌雙羿竹木公司董事長黎志生向記者表示,企業建立了45萬畝FSC認證的毛竹林基地,擁有142項專利,拿到了國際高端市場的“通行證”,今年還將推動13萬畝竹林認證。
為提升全產業鏈科技“含金量”,建甌引進了圣象集團華南總部、大莊竹業、丸美竹木等行業龍頭企業,發揮良好帶動效應。筍竹產業高峰論壇、省級竹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等平臺也紛紛落地,不斷增添竹產業“科技成色”。
一二產同頻共振,三產也乘勢而上。建甌策劃了房道鎮萬頃竹林風景線、川石鄉“雷竹園”等文旅項目,積極培育新增長點;在線下重點打造春天筍竹批發市場、海綠農產品交易中心,線上依托“千年建州·建字號”品牌打造直播基地,拓寬竹產品銷路。
“截至2021年末,全市筍竹產業總產值150.3億元,其中一產23.2億元、二產103億元、三產24.1億元;筍竹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產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1.9%。”建甌市委書記周靖表示,將堅持走好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協同的綠色發展之路,讓“一根竹”更好地造福一座城。
本報記者 賴昊拓 通訊員 魏劍生 林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建甌:如夢似幻北津湖 豁然一片潔凈天地2022-05-12
- 永安:一根翠竹挑起百億元產業2022-04-02
- 建甌市多措并舉落實春耕生產2022-03-18
- 建甌:加快建設閩北物流樞紐2022-02-28
- 建甌竹業:百尺竿頭進一步2021-12-31
- 建甌:不忘初心“帶”新路 全面小康“創”新篇2021-11-11
- 建甌:宅改“動”起來 土地“活”起來2021-10-12
- 功能型黨支部:打通凝聚共識“最后一公里”2021-09-16
- 建甌萬木林獲評省林業生態文明實踐基地2021-09-15
- 建甌博物館新館開館 展出數百件文物2021-09-10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建陽:打好防汛“主動仗”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2022-06-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