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著名史學家蔡尚思的評價,道出了朱熹這位儒學巨擘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朱熹一生在福建,尤其在武夷山、建陽、政和、建甌、延平等地成長學習、著述講學、立說授徒長達50年,朱子理學在此萌芽、發展、集大成,并向海內外傳播,朱子文化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在省委的高度重視下,全省朱子文化品牌建設工作扎實推進,以“一個保護區(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五項工程(保護、學術、傳播、教化、交流工程)、一項機制(朱子文化品牌建設領導機制)”為抓手,深度挖掘朱子文化精髓,積極打造世界級朱子文化品牌。
擦亮文化品牌
近日,武夷學院三玄湖畔,剛掛牌不久的朱子書院古韻悠悠,盡顯儒雅。武夷學院朱子書院的成立,將助力福建打造海內外朱子文化交流重要學術基地。
去年12月,首屆考亭論壇在南平市成功舉辦,20多位國內朱子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說“理”論道,共同探討如何推動朱子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學術成果。目前,第二屆考亭論壇籌備工作正有序進行,將進一步打造考亭論壇,擦亮朱子文化學術品牌。
朱子創造了璀璨的閩派儒學,留下了豐富的遺址、遺存。
2017年9月,作為福建省朱子文物遺存最集中的區域,南平率先頒布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近年來,我省組織有關部門先后對劉氏家祠、興賢書院、五賢井、紫陽書堂、連氏節孝坊等文物古跡進行修繕,對屏山書院等遺址開展保護;聘請文化協管員、文物保護員,負責五夫文物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建陽區恢復重建考亭書院,并開展區域內書院(宗祠)調查、古村規(禁碑)調查、朱子文化遺存普查等工作。目前,我省有朱子文化遺存116處,與朱子文化遺存相關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
為傳承發展好朱子文化,我省提出建立“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先后將尤溪的朱熹祭典,南平的程門立雪傳說、朱子家宴、朱子祭典、朱子家禮(成年禮、拜師禮、婚禮)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開展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前期工作,形成《朱子文化流播圖與行政區劃圖》《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文化活動》等,推動南平、三明啟動編制《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取得顯著進展。
文化的繁榮興盛離不開制度的創新和完善。今年省委宣傳部牽頭健全完善福建省朱子文化品牌建設聯席會議機制,進一步明確成員單位和組成人員主要職責,進一步加強對我省朱子文化品牌建設各項工作的總體規劃、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創新多元傳播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今年國慶假期剛過,由省文旅廳主辦、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承辦的2022年閩臺青年朱子文化研學營在武夷山市五夫鎮紫陽樓開營。
“朱子文化是福建走向國內外的重要文化名片。”研學營主辦方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明朝時期朱子文化傳入臺灣,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歷史文脈。
在為期一周的研學營活動中,兩岸青年深入朱子故里三明市尤溪縣、朱子理學發祥地南平武夷山市,參訪朱子文化園、朱子文化非遺展示體驗館、朱子故居、興賢古街及朱熹紀念館,觀歷代理學摩崖石刻,從豐富的朱子文化遺存中感受朱子理學繁榮昌盛之風。
近年來,朱子文化品牌交流傳播不斷強化。我省成立海峽兩岸書院聯盟,加強海峽兩岸書院交流,連續舉辦五屆“海峽兩岸書院論壇”;省市有關部門持續舉辦“朱子之路——閩臺書院文化之旅”、“走萬里茶道,尋朱子足跡”臺灣青年攝影營、“朱子之路研習營”等文化交流活動,將朱子文化之旅列為港澳臺青少年入閩研學線路產品。
省教育廳將朱子文化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在中小學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相關學科教學中積極挖掘朱子文化相關內容,在《海西家園》設置《理學宗師朱熹》課程,鼓勵并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開發朱子文化校本課程。
我省還連續七年采用“國學講座+國家課程+文化展覽+文化活動+文化交流”等方式面向社會弘揚朱子文化,先后舉辦《朱子家訓》解讀講座、“追尋朱子的講學足跡”展覽等系列活動,讓朱子文化進一步浸潤尋常百姓。
深化文旅融合
以朱子故里五夫鎮為首,武夷山市推出“朱子+田園+茶葉+黨建”系列文化研學線路,為武夷山水游增添了人文氣息。
連日來,在建陽考亭旅游度假區考亭古街二期項目建設現場,白鶴書院、五鳳樓、天瀾閣等古建筑已遷建完成,施工人員正在對樓棟外墻及內部進行裝修。該項目是南平市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五大行動中的重點項目之一。
為充分發揮朱子文化生態保護核心區的優勢,南平市規劃建設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帶,著力打造集觀光、文化體驗、科普教育、休閑度假、研學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通過實施一批以朱子文化為核心的精品文旅融合項目,爭創以朱子文化為主的國家級研學基地。
旅游與文化相互賦能。2018年,《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編制完成,對全省朱子文化旅游的項目建設、品牌打造、產品研發、生態保護等提出了規劃指引。
去年,我省將“朱熹”列為“福建文化標識”,通過串聯武夷精舍、興賢書院、云根書院、考亭書院等景點,推出了朱子文化旅游線路,突出推介朱子文化旅游產品。此外,朱子文化建設已列入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發展專項規劃,對朱子文化建設進行中長期布局,進一步強化朱子文化對文旅項目的引領作用。
近日,南平市建陽區松柏村的朱子卡通畫令游客耳目一新。2015年以來,該項目以朱子為原型打造“卡通朱子”形象,依托新媒體矩陣和傳統文化載體,著力打造助力地方發展的文化IP,成為新時代朱子文化活化利用的生動實踐。
文化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支點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朱子文化產業建設,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先后安排1670萬元支持南平市朱子文化產業項目,包括支持考亭書院二期、朱子文化慶典主場館建設項目、考亭書院提升項目(朱子博物院)等。2021年起,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第一屆期(2021—2023年)安排朱子文化重點地區南平市建陽區、武夷山市每年各300萬元,共計1800萬元,支持考亭書院、朱子博物院等朱子文化產業帶項目建設,扶持資金占全省總數的1/6。
本報記者 郭斌 蔣豐蔓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8基地擬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022-11-04
- 財政部提前下達福建省2023年新增政府債務限額1034億元2022-11-04
- 福建援藏工作隊積極協調、對接骨科專家進藏2022-11-04
- 突破|把根留住,福建古厝守護出新姿2022-11-04
- 名單公布!福建這些教育基地上榜2022-11-04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121次主任會議召開2022-11-04
- 省委省政府印發《福建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2-11-04
- 福建省規上工業企業經營顯著回暖2022-11-04
- 福建出臺疫情紓困措施:最高補助1000萬元2022-11-04
- 福建:綠色債券為綠色發展插上“金翅膀”2022-11-04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小巨人”如何舞起來?我在建陽“共竹舞”2022-1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