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三夏,正是“福建糧倉”浦城中晚稻插秧農忙時。連日來,位于仙陽鎮的閩越山水米業有限公司千畝糧田上,水光瀲滟,數臺插秧機來回穿梭,一幅美麗的鄉野農忙景象。“在謝華安院士專家團隊指導下,今年我們繼續推廣‘福香占’優質稻種,推行綠色栽培技術,既降本增效,又提升了浦城大米質量。”閩越山水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鐘安森高興地說。
謝華安院士專家團隊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正是浦城糧食產業提質增效的“金鑰匙”。近年來,浦城縣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推動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發展,全力探索打造“橫向拓展、縱向延伸”的科技特派員制度“升級版”,將其作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真正寫在了浦城的田野大地上。
精準選派
一個團隊帶強一個產業
“近年來,縣里提出‘1+4+2’重點產業布局,糧食產業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緊緊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精準選派,以助力重點產業集聚升級、提質增效。”浦城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長陸佐灃介紹,每到年初,工作人員就深入各重點產業的企業車間、山頭田間,實地了解其需求,不斷創新和強化科技力量服務。
浦城,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播種面積及總產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在做精“一粒米”文章上,浦城縣高位對接謝華安院士專家團隊和再生稻科技小院平臺,從水稻的育種、優質稻遴選、再生稻種植、食品加工等環節都精準選派科技特派員,構建起“浦城大米”產前、產中、末端布局的全產業鏈科技服務體系。“通過發揮科特派的作用,大力推廣科技種糧后,這幾年來全縣糧食畝產平均遞增3%左右,糧農平均收入提高8%,優質浦城大米價格實現翻番,有效推動了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浦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述斌說。
科研攻關
龍頭企業賦能產業發展
生物產業是浦城縣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浦城縣以浦潭生物專業園為載體,緊緊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工作思路,聚力打造百億生物產業集群。
綠康生化是浦城生物產業龍頭企業。該公司與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科技特派員團隊對接,通過技術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共同合作解決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不僅有力地提升了企業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有效帶動了整個生物產業的發展壯大。
浦城生態環境優越,適合優質靈芝生長與培植,規模栽培靈芝已有30多年歷史,以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龍頭。該公司董事長李曄被評為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員”,并獲授權發明專利33項、植物新品種認定3項。目前公司擁有“兩中心兩站點”(兩個國家級研發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和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創新研發平臺體系,并建立“院士+博導+博士后+技術骨干”的研發梯隊,成為當地靈芝產業發展的“科技引擎”。
加強服務
高層次人才紛至沓來
“為助力科特派機制創新,浦城先行先試,探索推出科技創新風險基金,并推出科特派貸款貼息管理辦法。”陸佐灃說,現已累計發放“科特貸”20筆1305萬元,有效解決科技特派員個人及其服務的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為讓科技特派員安心工作和發揮更大作用,該縣還加強管理,實行“一人一檔”,著力為科技特派員提供“保姆”式服務。據悉,兩年來浦城縣借力“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科技小院”等平臺,全縣共選派省、市、縣級科技特派員194名,科技特派員團隊20個,絕大部分來自高校院所,其中包括謝華安院士專家團隊,省級高層次人才(A類)、全國扶貧先進個人高允旺等一批高尖端科研團隊。(吳勇君 袁野)
責任編輯:趙睿
- 薏米秸稈“化廢為寶” 福建省農科院科特派團隊有妙招2023-05-12
- 浦城:“三稻”融合 “福建糧倉”米更香2023-05-04
- 浦城:小小“一粒米”壘起“大糧倉”2023-04-12
-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到浦城縣就院地合作開展調研2023-03-06
- 浦城大水口村:旅游業態多 村里人氣旺2023-02-02
- 福建省建立科特派利益共同體備案登記制度2022-12-16
- 2023年福建將精準選認省級科特派2000名左右2022-12-02
- 南平溪后村:有了“科特派”,振興路上百合香2022-11-21
- 福州:來了科特派 種養更生態2022-10-24
- 扎根一線 科特派為海上福州“添翼”2022-10-17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邵武儺舞:老龔家的“四世接力”2023-05-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