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節假期即將來臨,連日來,位于浦城縣富嶺鎮大水口村的“無憂花谷”旅游度假區,景區負責人朱繼富帶著員工裝點景區,營造溫馨氛圍,以迎接游客。
“大水口村旅游度假區是‘回歸工程’引進的鄉賢投資項目,集生態景區、度假酒店、鄉村民宿、創意田園功能等于一體,現已成為浦城旅游的網紅打卡點。”浦城縣工商聯主席黃菁介紹。
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是福建“北大門”,全縣43萬余人口中,外出經商創業的鄉賢超13萬人,涉及超市、酒店、市場租賃等行業,在鄉賢聚集的北京、上海、福州和廣東等地均有成立商會。
黃菁介紹,近年來,浦城縣高度重視鄉賢反哺家鄉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以鄉情為紐帶,積極推動駐外商會、在外鄉賢的人才回歸、項目回遷和資金回哺,不斷探索“鄉賢+”模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鄉賢+黨建引領
結對牽手促振興
“在外鄉賢有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如何把這些資源優勢落地轉化?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是首要的。”浦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顯國介紹說,浦城縣為此制定印發了《推行“商會聯鄉村、牽手促振興”機制》,并組織30個駐外商會黨組織和19個鄉鎮(街道)、32個重點村結對共建。
萬安鄉吳山村位于南浦溪上游,村莊環繞吳山水庫,生態環境優美,水庫庫容80萬立方米,適合發展庫區魚類養殖、休閑垂釣等產業。2021年,該村與浦城縣駐上海東闊公司黨支部結對共建,成立鄉賢基金會,投資發展水產養殖。
“基金會由上海公司黨支部和我村鄉賢共同出資成立,管理由村黨支部統籌決策。村集體以吳山水庫資源入股占51%,基金會以資金入股占49%。”吳山村黨支部書記、村鄉賢基金會理事長朱清輝介紹,目前水庫養有草魚、花鰱、鯉魚等,預計年底魚產量近3萬斤,可實現產值30余萬元。下一步,吳山村還將發展庫區垂釣、風景寫生、水上運動、農家樂等項目,帶動城郊鄉村旅游發展。
據介紹,目前浦城各村基層黨組織都在積極挖掘和發揮本村鄉賢作用,發展當地特色產業。九牧鎮吳墩村依托黃畢洋發展有限公司和吳杉富聯建村黨委領辦合作社,聯合福州商會、廣東商會佛山支部搭設農產品加工銷售平臺,助力黃畢洋酸腌菜、高山茶等農特產品銷售;官路鄉引進鄉賢成立浦城官鷺酒業有限公司,釀制薏米酒,延伸薏米產業鏈條;富嶺鎮澤潭村引種矮化銀杏,發展中草藥種植產業……可謂百花齊放春滿園。
鄉賢+產業集聚
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浦城縣立足生態、區位優勢,實施生態立縣、產業興縣、文化強縣戰略,重點培育“一粒米、一只雞、一朵芝、一根竹、一瓶藥”等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推進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
“我們根據縣里的產業定位,做好產業鏈梳理,緊盯上下游產業鏈缺失環節,挖掘具有投資潛力的項目回歸落地。”浦城縣商務局局長黃留斌說。
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由鄉賢李曄于2009年回鄉創辦,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靈芝育種、栽培、生產、研發、檢測、銷售、觀光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靈芝產業龍頭企業,產品遠銷海內外,靈芝產品產值、市場占有率均名列同行業前三位。
浦城是“福建糧倉”,有著“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美譽。2019年,鐘安森出于對家鄉的熱愛,回鄉創辦閩越山水米業有限公司。他以“做更好的浦城大米”為宗旨,建立了集源頭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經營于一體的創業模式,建造了水稻主題公園,全力打造“浦城大米”品牌。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的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有力地助推浦城大米產業提質增效和綠色高質量發展。
浦城縣還通過建立“一把手”招商制度,聘請產業顧問、招商大使,拓寬招商引資新渠道,全力招大商、引優商。“除了致力于‘引進來’,縣里也注重‘走出去’,特別是注重利用商會及鄉賢影響力,千方百計拓展本地土特產營銷渠道。”黃菁告訴記者,針對上海鄉賢反映的“家鄉土特產銷路窄、銷售難”的問題,10月下旬,縣里就在上海商會辦公地點一樓設立了上海商會農產品展廳,幫助家鄉的優質農產品直銷上海。同時,縣里也利用廣東商會換屆的契機,在廣東舉辦了浦城大米的品鑒推介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鄉賢+公益事業
飲水思源回饋家鄉
近日,在浦城縣民主小學,福州浦城商會會長周華云為15名春蕾女童代表發放學習用品。
此次福州浦城商會與浦城縣婦聯聯合開展的愛心書包捐贈活動,共捐贈了150份愛心書包給浦城縣春蕾女童。“2020年以來,福州浦城商會對145名春蕾女童已累計幫扶22萬余元。”浦城縣婦聯副主席葉烈芝說。
富嶺鎮在上海市經商創業的鄉賢是全縣最多的,他們飲水思源,情系桑梓,積極投身家鄉教育、敬老等公益事業。2022年初,上海富嶺東鄉青年商會向家鄉富嶺中心小學捐贈32萬元。2011年12月,富嶺鎮上橋村在外鄉賢成立全縣第一個村級老年基金會,每年重陽節均為70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
近年來,浦城縣工商聯持續發揮“聯”的作用,倡導各商會組織和鄉賢積極參與“春蕾計劃”行動及志愿服務,助學幫困、愛老敬老等公益事業,捐款捐物,爭當志愿者,努力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很多鄉賢都想要回饋家鄉,但往往不知道從哪里下手。近期,我們通過開展主題教育,征集到了一些亟須幫助的公益事項,比如孤寡老人養老、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等,并推送給了相應的鄉賢和商會。目前,已經有10余個問題陸續得到了解決。”黃菁介紹,浦城將繼續加強和在外鄉賢的溝通聯系,號召更多鄉賢助力家鄉建設。(本報記者 許可欣 通訊員 吳勇君 柯聰)
責任編輯:趙睿
- 浦城:描繪新時代的詩情畫意2023-11-16
- 廈門湖里區-浦城縣山海協作:筑夢文宣 啟航旅游2023-11-03
- 霞浦、漳浦、浦城三方共同簽訂“三浦并臻”文化聯盟協議2023-10-24
- 浦城:百名科特派助力重點產業集聚升級2023-05-29
- 薏米秸稈“化廢為寶” 福建省農科院科特派團隊有妙招2023-05-12
- 浦城:“三稻”融合 “福建糧倉”米更香2023-05-04
- 浦城:小小“一粒米”壘起“大糧倉”2023-04-12
-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到浦城縣就院地合作開展調研2023-03-06
- 浦城大水口村:旅游業態多 村里人氣旺2023-02-02
- 福建浦城:秋收好豐景2022-10-14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看到這些AED就更有安全感”2023-1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