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順昌。”順昌是中國杉木核心產區,也是全國首個“中國杉木之鄉”。
近日,在福建省順昌縣升升木業有限公司,省級科技特派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張偉就京閩合作項目“木結構預制構件自動加工生產線技術與裝備研究”作了專題報告。記者了解到,該研究項目結合企業生產實際,解決了集成材柔性制造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多項生產線關鍵問題,這標志著升升木業公司在杉木加工制造方面進一步提檔升級,邁上新的臺階。
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為杉木孕育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截至目前,順昌擁有杉木林面積106萬畝,杉木林畝均蓄積量達16至19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杉木具有重量輕、質地韌、紋理直、耐腐等優點。近年來,順昌大力利用全縣境內杉木資源優勢,通過科學育種,打造領跑全國的“中國杉木育種的搖籃”;推動杉木制造業深度加工,棵棵杉木秀出“百變造型”;積極探索林業股份合作經營新模式,創新設立“森林生態銀行”運營管理平臺,搶占林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高地。
60年接力 孕育全球領先良種
順昌不但擁有豐富的杉木林資源,還掌握著領先的杉木育種技術。全國第一個杉木優樹收集區、第一個杉木無性系嫁接種子園、唯一一個“國家杉木種質資源庫”均在順昌。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順昌縣洋口國有林場就同南京林業大學、福建省林科院等單位合作,開展杉木育種改良研究。1964年,順昌縣率先在國內開展杉木良種選育,建設杉木第一代種子園;1983年,開始杉木第二代改良;2000年,在全國率先建立杉木第三代育種群體;2003年,建成全國第一個杉木第三代種子園;2006年,在全國率先開展杉木航天搭載育種實驗;2009年,建成全國最大的杉木組培苗無性系產業化生產基地;2016年,建成第四代杉木種質資源庫;2022年,嫁接建成全國第一個杉木第四代種子園……
經過60年的努力,目前,順昌杉木良種選育和繁育技術處于國內第四代領先水平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順昌杉木栽培技術同樣發展基礎扎實。初期多用野生苗移植,后來逐步采用插條造林、實生苗造林,經長時期演化,逐步形成了以煉山、插條、稀植間作為特征的一整套栽培制度。
近年來,順昌抓實杉木高品質種苗培育工作,依托洋口國有林場杉木高世代種苗培育世界領先優勢,順昌縣國有林場通過建設省級保障性苗圃等措施,積極開展杉木和其他珍稀珍貴樹種培育,為全面推廣良種造林、提升造林質量提供保障。
目前,順昌收集保存各類優良杉木無性系材料4000多份,建成全國種質資源數量最多、規模最大、良種檔次最高、內容最豐富的杉木種質資源庫,每年向廣東、廣西、湖南、四川、江西等多個省份提供優質杉木苗木。
同時,順昌縣林業局通過制定出臺優惠扶持政策,加大苗木市場管理,嚴把種源、培育、分級、入口關,引導林農選用良種壯苗,為全面提高杉木造林質量奠定了基礎。
除了育種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順昌積極落實杉木林的生態保護工作。據悉,2006年以來,順昌以縣國有林場為示范,在全省率先推廣實施不煉山造林和伐區保留闊葉樹工作,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減少了森林火災。“目前,縣國有林場還利用無人機技術,進行巡航和監測,守護這片杉木林。”順昌縣國有林場嵐下分場場長李貴喜告訴記者。
“有了科學的經營管理,順昌縣國有林場通過了FSC國際森林認證。木材賣給工廠,經過加工后,就可出口銷往歐美國家。”李貴喜說。
千萬種變化 杉木制品銷往全球
豐富的杉木林資源,催生了順昌縣境內一批杉木加工企業。目前,全縣擁有杉木加工企業84家。杉木被精心加工后,也變出了多種花樣:涂裝板、門、窗框、室內外裝飾用線條板、木相框、木欄桿、寵物屋舍、兒童滑梯板等。這些產品主要銷往國內江、浙、滬、魯等地,以及歐美、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順昌縣木竹加工產業示范園通過認定,成為第二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其核心園區位于元坑鎮謨武村,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84平方公里,通過一園(核心園區)和兩區(順昌浙商出口家具產業園、鄭坊工業園區)的聯動發展,形成對順昌全域乃至周邊區域的產業輻射擴展。
位于該園區的福建省順昌縣升升木業有限公司,是國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以生產出口戶外杉木園藝家具系列制品為主,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加拿大、韓國,戶外兒童木制滑梯和木涼亭出口量位居全球單家首位,并與多家世界木制品經銷巨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2023年,公司出口到美國等國家的訂單金額突破5億元,產品在Costco、沃爾瑪這些大型商超銷售。”升升木業董事長毛克升說。
升升木業出口量持續攀升的秘訣在于科技強企。據介紹,該公司大力投入科研經費,擁有多名技術人才,并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共有8名科技特派員,可根據企業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升升木業還與多家科研單位和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設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基地、福建省林產品出口基地商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科研機構。2023年8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張偉研究員工作室在該公司正式掛牌。
杉木換真金 生態銀行撬動金融
近年來,順昌進一步挖掘這片綠水青山中蘊藏的寶藏,探索創新林業發展新模式,在杉木林開發方面實現了從植樹造林到杉下生金的跨越。
2018年,順昌依托縣國有林場,借鑒商業銀行的做法,采取“分散式輸入、規?;?、專業化經營、持續性變現”模式,搭建林業資源管理、開發、運營平臺——“森林生態銀行”,這也是全國首家“森林生態銀行”。2020年,“森林生態銀行”入選全國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截至目前,“森林生態銀行”累計林地林木合作面積突破10萬畝,其中約95%是杉木林。
據介紹,“森林生態銀行”立足林農從業意愿和農村勞動力現狀,創新推出贖買、有林地股份合作、無林地股份合作等模式,與林農、村集體開展合作經營。通過將分散、零碎的林業資源進行規?;?、集約化整合,由縣國有林場實行專業化運營增值,讓林農獲得長期持續穩定的收益,實現森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大化,促進森林增綠、林農增收、集體增財的多方共贏。
記者了解到,順昌通過“森林生態銀行”,持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重點創新“四個一”林業股份合作經營模式:通過建設村級運營平臺,實現“一村一平臺”;推行股份合作經營,實現“一戶一股權”;創新收益分配機制,實現“一年一分紅”;整合資源信息系統,實現“一縣一數據庫”。
經“森林生態銀行”規?;?、專業化運營的林地,效益較農戶個人分散經營平均提高30%至50%,不僅經濟效益大大提升,破解了“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的林改難題,還有效解決了當前農村勞動力不足、林地管護不到位等問題。
此外,“森林生態銀行”創新林業金融服務機制,通過組建林權擔保公司,為林農和涉林企業辦理林權抵押擔保貸款,解決了資金來源問題。目前已累計辦理貸款約3.5億元。
“‘森林生態銀行’貸款利息比直接向銀行貸款低了約50%,大大節約了融資成本。目前節省的融資成本共計約1800萬元。”順昌縣國有林場黨總支書記、縣零碳環保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趙剛源說。
在此基礎上,順昌進一步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2019年,順昌在全國首創“一元碳匯”試點項目,創新開發林業碳匯,將碳匯項目實施產生的碳匯增量,以1元10千克的價格向社會銷售。目前,該項目已在南平全市進行推廣應用,南平市“一元碳匯”運營平臺開始試運行。前不久,“一元碳匯”項目還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亮相。
趙剛源告訴記者,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繼續和深化、創新林業金融服務平臺和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共同構成了順昌“森林生態銀行”的三大業務板塊。“因為有了杉木作為‘森林生態銀行’的支撐主力軍,我們平臺才能持續運營,將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不斷促進增收增效。”趙剛源說。
(本報記者 許可欣 通訊員 池亮亮 徐華山)
責任編輯:趙睿
- 來順昌趕集 享柑橘“圣”會 購“名特優新”2023-12-01
- 順昌:給人才“充電”,為創業“賦能”2023-02-28
- 全省首家有機肥產業研究院落地順昌2023-02-16
- 順昌對1368棵古樹名木進行保護和認養2023-02-13
- 順昌舉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杯”環城跑比賽2023-02-06
- 順昌:24家單位集中參與 “三下鄉”服務暖意融2023-01-16
- 跨境買碳匯嗎?順昌縣實現碳匯跨境交易2022-12-19
- 南平順昌:古村銀杏黃了2022-11-14
- 順昌:做好山水文章 打造生態新城2022-06-24
- 福建順昌:這個小村很“文藝”2022-06-0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政通人和促發展 福建巾幗電商直播活動走進“2024-0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