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村,村村都有亮點產業,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達到8000萬元——近年來,邵武市水北鎮在深入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的過程中,立足區位優勢和獨特的資源稟賦、人文底蘊,持續創新工作機制,努力培育升級與傳統產業有關的鄉村亮點產業,取得顯著成效。
村村有亮點
初夏時節,光足雨沛,大漠村稻田甲魚養殖基地內稻苗稍長,村民便將半斤重的甲魚投下,每畝投放300只。
現在,大漠村稻田甲魚養殖面積達到50多畝,年銷售成品甲魚1.87萬公斤;同時,基地還能收獲無公害大米1萬余公斤,農田畝均收入達5萬余元。
“恒溫池養殖甲魚各地都有,外塘養殖卻很少,稻田養殖在全省更是我們獨有。稻田養殖的甲魚,一年會長到1公斤左右,野性足、肉質好、價格高、銷路廣。”福建團團稻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行春介紹。
像稻田甲魚這樣的鄉村亮點產業,遍及水北鎮11個村,且各具特色。
作為龍斗村的亮點產業,鄉村游樂已成氣候。這里有航空運動項目和沙雕藝術園,還有古渡親子沙灘運動基地和溫泉,僅云靈山一個景點就有漂流、飛拉達攀巖、高空滑索、古村落民宿等10多個項目。龍斗村還有3000畝楊梅種植基地、1200畝富硒蔬菜基地。作為距城區十幾公里遠的小村,當地周末進村休閑游樂的游客動輒就達數百人次。
故縣村的夜經濟相當活躍,早餐店、燒烤店、飯店比比皆是,白天夜里都門庭若市,周末更是生意興隆,旺季周末有六七百人次前來消費。
作為閩北知名桃村,大乾村嫁接優質新品種,桃子種植面積達600多畝,較10年前增加了300多畝,采摘觀光產業為村子帶來新的生機活力。
據了解,水北鎮11個村的亮點產業,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達到8000萬元,占傳統產業的20%。2023年,全鎮11個村集體平均收入達102.56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7萬元。
人人能干事
2020年,在漳州養殖甲魚近10年的許行春回到邵武,并在大漠村租地10畝,辦起了甲魚苗孵化房和外塘養殖基地,年孵化甲魚苗20萬只,8個外塘養殖甲魚4萬余只。但是在當年冬天,甲魚大量死亡,損失不小。
得知情況后,邵武市紀委監委下派大漠村第一書記荀暉主動找到許行春,并請來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鄒文鄭教授及其團隊一起分析,共同尋找解法。次年冬天,這一問題就得以解決。接著,他們又開始探索稻田甲魚養殖方法,并取得成功。
在荀暉等村干部的帶動引導下,大漠村邵武市文春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為了在稻田甲魚養殖基地引種抗倒伏水稻新品種“綠香2優香九九”,荀暉將研發該品種的福建超禾優質稻有限公司引進邵武,并在大漠村建設30畝新品種展示基地。
水北鎮鄉村亮點產業拔節成長,與荀暉這樣“領頭雁”的實力、能力息息相關。
南平市民政局下派龍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游旭輝,引進閩臺鄉建鄉創團隊、同濟大學楊貴慶教授團隊等“新農人”,助力村莊規劃編修、美麗鄉村改造提升,服務鄉村文旅發展升級。
作為土生土長的年輕村干部,王亭村黨支部書記林金水通過爭取和籌款,將通往村里7個小組、4.1公里長的公路從3.2米拓寬至4.5米,大型運輸車輛得以進入,新品種食用菌種植、優質稻制種等亮點產業項目也順利落地,2000多畝耕地畝均租金上漲近300元,達到700多元。
村村有亮點,人人能干事。在這樣的大好局面推動下,近年來,水北鎮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福建省森林康養小鎮等榮譽稱號,并連續三屆獲評全國文明村鎮。(林傳仁 陳立鋒)
責任編輯:趙睿
- 兩岸師生齊聚福建邵武推動竹創意創新發展2024-07-19
- 邵武市龍斗村:“紅色引擎”舞動“龍頭”2024-07-01
- 邵武:二十余載持續積累,依法治市不斷升級2024-06-12
- “竹”夠出眾的邵武解法2024-06-11
- 邵武舉辦第六屆櫻緣文化旅游節暨第二屆開漁節2024-03-25
- 邵武:百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2024-03-25
- 邵武世遺1號風景道全線貫通2024-03-22
- 邵武:端上“綠色碗” 吃上“生態飯”2023-12-15
- 閩浙贛三省公開水域游泳邀請賽在邵武舉辦2023-11-02
- 邵武:“拿地即開工”讓項目早投產2023-11-02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浦城剪紙:非遺之花,生生不息2024-08-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