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拂,萬物復蘇。走進南平政和,茶香四溢,竹海茫茫。近年來,政和縣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矢志不渝地深耕茶、竹兩大縣域重點產業,同時積極培育機械裝備、食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蹚出一條山區小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茶香四溢,白茶產業煥發新活力。政和縣是世界白茶原產地,素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的美譽。茶產業作為政和縣的富民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月26日,在瑞和白茶莊園,新引進的生產設備已經安裝完畢,工人正忙碌地進行最后的調試。
瑞和白茶莊園是“一把手”招商引進的省市重點項目,總投資2.1億元,該項目以茶產業為主導,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發展,集茶葉生產、加工、經營、休閑、觀光、文化、科技等為一體,推動采茶、制茶、銷茶產業的延伸。
“這些設備分別是白茶、紅茶和綠茶加工的自動化生產線,可以做到茶葉全程不落地,實時監控各項的指標數據。”瑞和白茶莊園項目負責人蘇元銘介紹,“當前,我們正在廣納賢士,誠邀業界人才,共創輝煌未來。”
瑞和白茶莊園是政和踐行“三茶”統籌發展理念,推動三產融合、帶動當地茶農增收致富的生動實踐。
建一個市場,興一方產業。政和縣與全國供銷總社旗下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了中國白茶城,發揮央企優勢,聚力打造中國白茶集散中心,實施“三茶”統籌創新推進行動,用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
“我們持續舉辦白茶大會等系列茶事活動,組織茶企參加茶博會,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成立政和白茶科技研究院,開發茶食品、茶妝等衍生品,引進白茶博物苑、羅金山茶旅康養、瑞和白茶莊園等項目,打造‘直播平臺+供應鏈基地’的‘三茶’融創園,通過文化賦魂、科技賦能、產業融合,提升政和白茶品牌知名度。”政和縣茶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陳立芳介紹說,“政和白茶”躍升區域品牌百強榜單第58位,獲評中國茶業百強縣、茶業新質生產力研發基地、白茶重點產區等稱號。
竹韻悠長
竹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政和縣是“中國竹具工藝城”,全國70%竹茶具來自政和,也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竹具產品加工基地。
近日,福建祥福工藝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福建省“標準穩鏈鏈主企業”,成為全省7家標準穩鏈鏈主企業之一,參與標準穩鏈工程項目建設。
實施標準穩鏈工程,是福建省推進實施建設標準化強省工程、助力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福建省祥福工藝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這家企業從一個小作坊到如今的集竹制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中國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竹茶盤行業企業標準起草單位,祥福工藝始終堅持以設計與創新為核心競爭力,擁有191項專利。
“祥福的優勢是設計和創新。我們在廈門的研發中心有設計師20多名,平均年齡30歲以內,得益于強大的研發能力,他們能在3個月時間開發出幾十款新產品。”祥福工藝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忠底氣十足地說,打造自主品牌,向國內外中高端竹家具市場進軍,是我們的目標。
祥福工藝的成長歷程是政和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政和縣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現有竹林面積46萬畝,竹具工藝加工企業多達220余家。近年來,政和縣緊抓“以竹代塑”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和竹資源稟賦,統籌做好竹產業、竹科技、竹工藝、竹文化“四篇文章”,全力打造中國竹具設計、制造、集散中心,已形成竹家具、竹空間等七大系列3600多個品種。2024年,政和竹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73.4億元。政和縣竹產業集群入選2024年度福建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從全竹利用到全鏈開發,政和縣竹產業不斷升級,讓整個竹加工產業鏈更完善,毛竹被‘吃干榨凈’,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百姓收入。”政和縣竹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張富強介紹說,政和縣被福建省林業局列為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縣,福建省竹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地政和。
在竹科技賦能方面,政和縣同樣不遺余力。竹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和全省首個竹業科技小院的成立,為竹企“智改數轉”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政和縣已培育出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6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
“當前,總投資5.1億元的中國竹具工藝城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成為集展示、體驗、營銷、活動組織于一體的‘線上+線下’全竹產業發展融合展示窗口。”政和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局長魏貴忠說,“我們將運用產業鏈思維抓好中國竹具工藝城招商工作,努力讓‘一根竹’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雙翼齊飛”
特色優勢產業引領經濟新飛躍
近年來,政和縣在穩固茶、竹加工兩大縣域重點產業鏈的同時,主動融入長三角和閩東北經濟協作區,勇于探索,引“鳳”筑巢,對機械裝備與食品加工兩大優勢產業進行招商引資,形成了“雙翼齊飛”的強勁發展格局。機械裝備產業作為其中的一翼,更是迅速崛起,成為引領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走進政和經濟開發區的機械裝備產業園區,這里已聚集了96家機械裝備及配套企業,總投資近87億元。園區內,電機、泵閥、汽摩配三大領域的企業分別構建了一個較為完整且充滿活力的產業鏈條。這些企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當地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更為政和的工業現代化進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們企業入駐園區以來,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福建美科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劍均說,他2022年從上海來政和投資,去年3月,公司總占地面積72.8畝、投資金額8000萬元、具有18000噸高端鑄件項目生產能力及配套的閥門精加工能力的廠房投產,做到當年上規,新建入統,年產值超1億元。
據統計,2024年,政和縣的機械裝備產業工業產值占全縣的31.55%,稅收貢獻近億元,充分展示了其作為新經濟增長點的巨大潛力和強勁動力。
“去年底,第九屆鑄造產業集群年會在政和召開,2024年度政和經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位列全省山區縣開發區第1名。我們將繼續強化龍頭帶動,在傳統的鑄造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發揮集聚優勢吸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企業延鏈補鏈,加快已升級形成的機械裝備產業新鏈條智改數轉步伐。”政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明說。
與此同時,政和的食品產業也展現出勃勃生機,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開發區內現有食品加工企業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以圣農食品為龍頭,構建了一個多元化、高品質的食品加工產業體系。圣農(食品)有限公司憑借先進的10條熟食生產線,不僅大幅提升了政和食品加工產業的規模與檔次,更為當地經濟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24年,全縣食品加工全產業鏈產值達26億元。
下一步,政和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深學廖俊波、“三爭”作表率,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動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深化“一統二引三聚合”機制,因地制宜,久久為功,奮勇爭先,再上臺階,努力把一片葉、一根竹做精做細,做到極致,打造機械裝備、食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積小勝為大勝,化量變為質變,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奮力打造閩浙邊現代化生態新城。(曾大龍)
責任編輯:趙睿
- 政和考古出圈出彩2025-02-14
- 政和:打造一站式服務的就業創業家園2025-02-11
- 首次“錦旗+感謝信”,政和中職校項目收獲業主“雙倍”認可2024-10-16
- “福文化走進政和”系列活動舉行2024-09-24
- 福建政和:激活內生動力,山村產業振興2024-07-15
- 政和縣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會長蘇久勤調研中茶福建公司2024-06-19
- “翡翠錦屏”,深山里的茶銀古村2024-06-11
- 政和縣海茶會會長蘇久勤一行調研五里亭茶業市場2024-05-27
- 政和縣海茶會會長蘇久勤一行調研五里亭茶業市場2024-05-27
- 政和:三產融合做強茶產業鏈2024-04-15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舉辦“朱子杯”中華詩詞大會2025-03-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