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上周六去壇南灣玩,凌晨時分沙灘上還全是游人
海峽網8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贄超)近日,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平潭壇南灣看“藍眼淚”,卻失望地發現沒有“藍眼淚”,只有人山人海的沙灘,不禁發問:“藍眼淚都去哪兒了?”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技術中心的蔡雷鳴解釋說,“藍眼淚”一般是3到6月份會比較頻繁出現,此外,“藍眼淚”是種相對脆弱的生物,游客暴增帶來的污染,會對“藍眼淚”帶來影響。
馬祖也有“藍眼淚”,但他們采取了嚴格的“預約觀光制”保護美景,僅限每晚7至9時接待48人。平潭旅游公司負責人表示,這樣的嘗試若要在平潭推行,難度比較大。
沙灘游客爆滿 垃圾遍地
“去年我和朋友來壇南灣時,人還很少,‘藍眼淚’非常好看。”林女士告訴記者,上周六她和朋友再次去平潭,卻發現曾經空曠的壇南灣,如今已是人山人海,沙灘上垃圾遍布,迷人的“藍眼淚”已不見蹤影,“到處都是人,搭帳篷、露營、燒烤,很多都是旅行團一車一車拉來的。”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技術中心的蔡雷鳴說,“藍眼淚”有一定的季節規律,每年3到6月,海螢和夜光藻溫度合適、處于繁殖階段,聚在一起時,才會出現“藍眼淚”的景觀,而且還要有合適的風擾動海水,刺激海螢產生熒光素,“‘藍眼淚’本身是一種自然景觀,不能保證百分百會出現。”
游人“擠爆”壇南灣,會讓“藍眼淚”減少嗎?“如果人類活動過于頻繁,對于‘藍眼淚’影響不小。”蔡雷鳴說,這里的人類活動主要是指污染,普通的下海游泳對海洋微生物的影響不大,但沙灘上的固體垃圾要及時清理走,從事餐飲產生的廢水不能直接倒進大海。
“福建這么多沙灘,壇南灣的‘藍眼淚’出現得最頻繁,這和平潭海域相對清潔的海水是分不開的。”蔡雷鳴表示,這是海洋帶給人類的禮物,希望大家能保護環境,守住“藍眼淚”美景。
馬祖推“預約制”平潭實行有難度
馬祖也有一片美麗的“藍眼淚”,根據臺灣媒體報道,馬祖發現“藍眼淚”后,去年開發為旅游資源。過去馬祖一年平均游客約8萬人次,去年增至13萬,不少人就是沖著“藍眼淚”而來。為了保護這片“藍眼淚”,馬祖采取“預約觀光制”,采用傳統的夜間搖櫓方式,進入坑道欣賞“藍眼淚”,時間僅限每晚7至9時,只接待48人。
平潭壇南灣游人暴增,能否嘗試推行類似的“預約制”呢?平潭綜合實驗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壇南灣是個開放式的海域,馬祖的范圍比較小,因此平潭要實現這樣的管理和預約制度還比較困難,“我們也注意到游人增多的情況,已投入大量清潔人員,也希望游人能夠愛護美景。”
“藍眼淚”名片
“藍眼淚”是海里微生物在海水的擾動下發出藍色的熒光,是一種自然現象。
具有一定的季節規律,多在3到6月間出現。
海水的富營養化,也會使“藍眼淚”增多,因此“藍眼淚”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