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騰在平潭登記注冊政務大廳用了15分鐘領到了“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海上有仙山、東海出麒麟”,平潭又名海壇島、麒麟島。這里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區域,與臺灣新竹僅68海里,是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
如今,平潭開放開發迎來了“千年一遇”的機遇: 2009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隨即福建省委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2014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批準平潭為新一輪自由貿易區建設試點;2015年4月,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正式掛牌成立。
近日,人民財經走進平潭,親身感受到商事制度改革給平潭百姓工作、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
“三證合一”實施前:辦齊各種證件需要7個月
2001年,薛斌,一個靠捕魚為生的年輕人萌發出一個想法:平潭有著優越的海洋資源、干凈的沙灘,為什么不從事旅游業的生意?于是,他準備成立一家旅行社,然而在那個時候,想創業開公司并不簡單。
“記得當時辦理營業執照、公章、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手續就像是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一樣。” 薛斌說。
薛斌回憶,雖然自己有一定的心里準備,但從第一步辦理“名稱預先核準登記”開始,直至再次可以提交所有材料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等了3個多月之久。薛斌在回憶起那段苦澀的“辦證之旅”時,仿佛那些東奔西跑的心酸就在眼前:公安局辦理公章審批—指定刻印點刻制公章—公安局印章備案—質量監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地方稅務局辦理稅務登記證,前前后后又花掉了45天的時間。
商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三證一章”5天辦結
12年后,2013年10月2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目的是改善企業登記環節高昂的設立成本、復雜的程序以及法律不確定性。隨后,2013年12月福建先后在平潭、廈門等部分區域啟動改革試點。
2014年7月,薛斌的公司由于發展需要,籌備投資一家全資子公司。由于根據以前的辦證經驗,他不免有些擔憂。
那時恰逢平潭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廣“三證統發”,即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在同一個窗口辦理,各部門協調、統一受理審批材料,在統一窗口下發“三證”。
“雖然十幾年前的辦證經歷很痛苦,但沒想到這次只用了5天的時間,就可以拿到過去需要花將近7個月的奔波才能領到的所有證件。”薛斌說,“這次我真的是喜出望外,而且不用再辦理注冊資本驗資報告了,以認繳方式就行了,省時又省錢。”
“一照一碼”:3小時立等可取
“取消了前置審批,只用了2天的時間就把我的百貨公司執照辦好了。據我最新的了解,目前平潭自貿區已再加速至3個小時,實現了立等可取的驚人速度。”這位在平潭生活創業15年的臺商薛清德告訴人民財經,“我一直非常關注新政策的發布,相信平潭未來會吸引更多臺商前來投資。”
薛清德提到的“驚人速度”是指平潭在今年4月份開始試行的“一照一碼”,即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合并為統一的工商營業執照,用一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代替“三號”,代表市場主體的身份。
在福州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李銀騰也見證了“平潭速度”。今年8月底,他在網上提交了初審材料,當天下午便通過初審,并收到了提醒短信。9月8日,他帶著初審后的股東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復印件等26份材料,從福州趕往平潭辦理登記手續。10點半到達營業廳、整理材料,11點開始在窗口辦理,15分鐘后便領到了“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這太便捷了,給我們省了多少跑來跑去的事兒”。這短暫的15分鐘讓李銀騰感嘆。
自2014年12月福建自貿區獲批以來,平潭推出了一站式服務的商事主體設立審批“六個一”服務模式。即“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照一碼、一章審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將商事主體的設立登記審批時限壓縮至3個小時以內。”
從227項縮減至6類15項,今年7月又縮減為6類9項,平潭是目前全國保留前置審批事項目錄最少的地區,只保留了銀行業、證券業、期貨業等6類別的前置審批。
這種“一條龍”服務使得平潭今年1—7月,新增市場主體總戶數4572戶,其中內資企業1627戶,同比增長47.37%;外資企業185戶,同比增長76.19%;個體工商戶2760戶,同比增長68.91%。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