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喜帶著記者穿過雜草地,這就是他平日里往返多次的線路 平潭時報記者 謝師強 攝
核心提示
蘇澳鎮先進村蘆洋四區,這是個偏僻的自然村,連路都不成路,雜草叢生。
就是這樣一個偏遠的地方,成為“雙百會戰”開展以來,嵐城片區中最早開始簽約的征遷點,目前已經完成簽約3戶。而在這背后,是征遷干部吳正喜和同事們來回踏過雜草叢生的田地所付出的艱辛。
交通不便
用腳在雜草地走出一條路
蘆洋四區是嵐城片區中原高新園區項目用地的一部分,涉及30戶征遷戶。
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吳正喜從到征遷指揮部上班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路難走乃至無路走的難題,“碰到下雨天,草叢里盡是淤積的水,連蹚都蹚不過”。
“一直到現在,有人把車開到村外大道,仍然不相信這里面會有房子,里面還有人居住。”征遷干部林冬冬說,征遷房屋都是隱沒在成排的木麻黃當中,不走近看,根本找不到。車子進不來,做入戶工作,只能靠徒步。
“雙百會戰”啟動后,吳正喜和同事們一天要下去好幾趟,回來時鞋底都是沾滿了雜草。
近日,記者跟隨吳正喜體驗了他平日里不知走多少來回的“征遷路”。一路下來,碰到快淹沒到小腿的雜草,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七繞八繞,近3公里的路程,耗費20來分鐘。
“這里本來沒有路,是被征遷干部硬踏出來的一條路。”看著記者流了一身汗,吳正喜說,走多了,也習慣了。
群眾支持
丈量簽約騰空 一上午全搞定
蘆洋四區7號,是征遷戶高弟弟的家,這是嵐城片區最先完成簽約和騰空的征遷房屋。
10月9日,在四川成都打工的高弟弟特地趕回村里簽約,支持征遷工作。丈量、簽約、收拾屋子、馬上騰空,全在一個上午完成。
“高弟弟特地趕回來,配合征遷工作,讓我們既感動又欣慰。”吳正喜說。
由于高弟弟在外地,征遷工作開始后,吳正喜只能通過打電話和他溝通。從講解征遷政策到答疑解惑,吳正喜堅持每天給高弟弟打2到3個電話,每次通話時間近一個小時,一步步打消了高弟弟的顧慮,最終促成的簽約騰空。
齊心協力
征遷房屋全部丈量完畢 3戶已簽約
“征遷戶有問題、有難處的,他們最先找的就是我們這些干部,既然接手了,就要做到底。” 吳正喜對征遷工作有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作為同事的林冬冬,用“實在”兩個字來形容吳正喜。“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作為征遷小組小組長,他在做好自己包戶工作的同時,他還要幫助小組成員做工作。”
對此,吳正喜說,這是他分內的事。
據了解,蘇澳鎮一共抽調了31名干部負責負責蘆洋四區征遷工作,在他們的努力下,30座征遷房屋在國慶前全部丈量完畢,已有3戶完成簽約并騰空完畢。
■平潭時報記者 謝師強 陳瀾清
責任編輯:曾潔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