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遷戶人在外地,大談“深圳標準”,簽約前三度反悔……面對重重困難,平潭北厝鎮蘆山村征遷小組耗時一個多月,一天入戶數次,多措并舉,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要求無理 陷入僵局
蘆山村征遷戶林先生長期居住在深圳,這給包戶干部林嘉霖和李萬明帶來不小挑戰。
無法上門面對面交談,只能電話溝通。從9月21日入駐征遷指揮部開始,他們就每天給征遷戶打電話,講解了征遷政策和方案。但林先生并不太買賬,有時干脆拒接電話。
“沒辦法,我們做征遷的就得臉皮厚,不怕磨。”李萬明說,他們堅持每天給林先生打幾個電話,直到對方接通為止。一個月下來,話費就要花掉幾百元。
然而,該征遷戶總是回復說:“別人先拆,我再看看。”同時,還提出了多項苛刻訴求和“深圳標準”,拿深圳征遷的政策和標準與平潭征遷政策對照。
一時間,林嘉霖和李萬明不知如何繼續開展工作。
任務分解 分工合作
“就是再難也要啃下來。”李萬明說,之后,征遷指揮部開始嘗試任務分解,分工合作。
他們開始從外圍入手,了解對方的親戚和朋友關系,讓林先生的女婿和好友幫忙做思想工作,尋求突破。
為了讓征遷戶更清楚實驗區的拆遷方案和政策,包戶干部特意將政策通過郵件發給林先生女婿,由其幫忙打印提供給林先生。
終于,征遷戶從深圳回到村里。對方前腳剛到,李萬明后腳就登門做思想工作。“每天基本都入戶兩三次,有時一坐就是一上午,晚上回來繼續打電話,保持溝通。”林嘉霖說,兩天后,征遷戶就同意丈量。
但直至10月12日征遷戶離開平潭,仍不答應簽約。
冷熱兼施 取得突破
10月24日,林先生再次從深圳回到蘆山村。但出人意料的是,李萬明和林嘉霖并沒有馬上與對方取得聯系,而是決定“先冷他幾天”。實際上,在這半個多月來的電話溝通中,他們就開始嘗試“冷處理”。
“當然,前期思想工作要先做到位,才不會起到反效果。”在他們看來,冷熱兼施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征遷戶回村第二天早上,就主動給蘆山村村委會主任打了電話,問起征遷的事。
“這下有戲了!”在李萬明看來,征遷戶內心已經松動了,只是不好意思直接找上門。
輪番上陣 最終簽約
但是,征遷戶的苛刻訴求仍是一道“攔路虎”。
“我們對實驗區征遷政策進行逐條解讀,態度很明確,不行就是不行。”林嘉霖說,對于征遷戶提出的土地測量規定等問題,他們還專程請教律師,再將了解到的情況一一反饋給征遷戶。
一來二去,10月28日,林先生終于答應簽約了。不料,簽約前對方又臨時反悔。原來,征遷戶對房屋面積補償存在異議。得知情況后,包戶干部再次入戶丈量確認,消除了對方的顧慮。
10月29日,征遷戶臨簽約前,因附屬物補償問題再度反悔。“群眾合理訴求肯定要最大化地幫忙反映,但必須要在政策角度耐心去做解釋。”李萬明說,這很考驗人的耐力,不能讓自己先敗下陣來。
征遷指揮部決定全員出動,輪番上陣給對方做思想工作。“越早征拆越早選房,越早享受優惠政策。”最多的時候,征遷干部一天入戶十來次。經過十多名征遷干部的軟磨硬泡,對方再次被說服了。哪知10月30日簽約前,征遷戶第三次反悔了。
“做征遷工作要耐心,有理有節,在堅守底線的前提下,保障征遷戶最大合理利益。”李萬明說,征遷戶要求只要符合政策,就要給以兌現,這樣事情就成了。
最終,在征遷干部的努力下,林先生近日終于簽約了。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